2020各大媒体平台年度热词综合盘点 你的热词是什么?

2020各大媒体平台年度热词综合盘点 你的热词是什么?
2021年01月14日 20:00 蚁工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流行语更像一面镜子,如实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化。2020年已经结束,各种年底总结和盘点也陆续出炉,2020年的热词有哪些?呈现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状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Part1:2020年各大媒体、平台热词盘点

综合归类各大媒体和平台总结的2020年热词(流行语),可以看到前二十的词涵盖了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娱乐、国民心理等各个方面。其中上榜次数最多的是“后浪”、“内卷”、“逆行者”,随后是“打工人”、“凡尔赛/凡尔赛文学”、“爷青结/回”、“集美”、“双循环”、“有内味了”、“云监工”。

具体参考榜单如下: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货、云监工、光盘行动、奥利给、好家伙、夺冠、不约而同、集美。2020年度十大新词语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0公布五大候选国内词和五大候选国际词,分别是:脱贫攻坚、口罩、抗疫、逆行者、健康码;新冠疫情、群体免疫、熔断、美国大选、科比。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

《青年文摘》发布2020年度十大热词盘点:逆行者、云监工、打工人、尾款人、后浪、集美、工具人、网抑云、双节棍、专业团队。

上海教育出版社《语言文字周报》公布202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逆行者、甩锅、后浪、打工人、爷青回、凡尔赛文学、你品你细品、有内味了、内卷、社会性死亡。

2020百度沸点网民搜索热度最高的十大流行语:集美、一起爬山吗、u1s1、九漏鱼、爷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击式尽孝、七夕蛤蟆、深藏blue。

2020百度沸点年度知识热词榜单:新型冠状病毒、凡尔赛文学、核酸检测、内卷、715工作制、职场P UA、新基建、云监工、弹性工作、股票熔断。

头条搜索发布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逆行者、集美、后浪、豪横、打工人、网抑云、内卷、凡尔赛文学、尾款人、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B站发布2020年度弹幕TOP5:爷青回、武汉加油、有内味了、双厨狂喜、禁止套娃。

搜狗输入法“字媒体”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有内味了、爷青结,后浪,豪横,淦,干啥啥不行xx第一名,直呼内行,duck不必,内卷,啥也不是。

讯飞输入法2020年度流行语TOP榜单:武汉加油、爷青结(回)、干啥啥不行xx第一名、凡尔赛文学、后浪、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早安打工人、一起爬山吗、内卷、年轻人不讲武德。

飞猪2020年度十大旅游关键词:直播云游、周末周边游、南北两头热、随心飞、玩酒店、品质至上、有房有车、后浪崛起、出游带狗、不负丁真不负川。

Part2:热词归类

2.1选词偏好

根据以上各大热词盘点,我们可以发现,媒体的热词更偏向于选择政策性、社会性、行业性等宏观性表达,如民法典、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光盘行动、夺冠、复工复产、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天问一号等。据专家表示,评选流行语时,首先是通过词汇时空运动模型及相关算法从语料库里提取本年度的候选词。随后会对候选词进行人工筛选,再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评议。社会价值和语言价值成为评选流行语的重要标准。

而以用户为基础的平台选词更偏向于用户的个性表达,如“打工人”、“干啥啥不行xx第一名”、“后浪”、“豪横”等,激励、认同和吐槽并存。

2.2热词类别

核心主题“抗疫”

无论是媒体还是平台的热词榜单都绕不过“抗疫”这个大主题,相关词占比超四分之一。

在2020年“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贯穿始终。人们自觉的戴起了“口罩”,建立健康第一道防线;为支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等“逆行者”点赞;为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鼓劲“武汉加油”;了解了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收治确诊的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还有千万网民“云监工”火神山、雷神山疫情防控医院建工。在疫情在全球蔓延时,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催生了一些新鲜事物和经济模式。“健康码”的出现,让检查人员可以轻松掌握并核对流动人员的健康信息,体现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让技术应用更好地为疫情防控加码护航。“核酸检测”成为是否感染的确诊标准,用于排查风险隐患,尤其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在这场史上罕见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得到了极大彰显。

年初“神兽”们通过“网课”复学,商家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复工复产”,“干饭人”通过“无接触配送”满足日常饮食穿用。

热衷立人设

如今明星艺人需要靠立人设来吸粉固粉,而广大网友们亦是乐此不彼,忙着给自己和他人立人设,以此获得认同。其中最火的人设莫过于“后浪”和“打工人”。

“后浪”原来自于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央视在《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段播放B站宣传片《后浪》,随后该视频刷爆朋友圈,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转发,王兴等一众企业界人士点赞相关内容。大批中年群体以及Z世代的人纷纷加入讨论,有人热泪盈眶有人尴尬反对,但不管怎样,“后浪”成为了2020年上半年最火爆的“人设”。

“打工人”往往起早贪黑,拿着微薄的工资,但工作却十分辛苦,最早因网红“抽象带篮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专生的身份而走红,引发了身在职场、时刻承受着生活压力的网民们情感共鸣。于是互联网上的打工人不断改编打工语录,形成一次声势浩大的模因传播。

与“打工人”同样上榜的流行语还有“715工作制”、“职场PUA”、“弹性工作”、“内卷”、“甩锅”,可见戏谑之下众人的心酸和压力。

“光明日报”发布的文章《关注社会结构性变迁中的“打工人”》对“打工人”有更为深层次的解读:当“打工人”成为上班族们的普遍自嘲后,它意味着一个新的转变,即便是金领、白领这样的上班族,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我剥削”不再如过去期待的那般能够“自我实现”,而同样不过是为了守住“饭碗”的无奈选择。“打工人”的自我定位,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看清职场“真相”后的妥协与和解。“你我皆打工人”的自嘲是当前这个压力型社会的一种微观镜像。它们多是从职场所衍生出的问题,但背后的原因又不仅仅是来自于职场,而是深嵌于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之中,对应着诸多宏大社会命题。

千人千面,除了争议性的“后浪”和无奈的“打工人”,2020年还有其他亮眼“人设”,如“飒”,为抗疫而剪的短发的医护人员就又美又“飒”,是最美的“逆行者”,但“飒”字被娱乐时尚圈用的更多,用来形容帅酷、干净利落的形象。(“逆行者”不归类为人设是因为这是对英雄的称呼,代表的是那些在困难面前逆向而行的人。)

还有对自己或别人人设的调侃吐槽,如“干啥啥不行xx第一名”、“工具人”、“双节棍”、“七夕蛤蟆”、“上海名媛”、“凡尔赛”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了。

娱乐出圈

影剧乐综也贡献了不少出圈的热词。比如表达疑惑的流行语“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出自周杰伦早年发行的歌曲《听妈妈的话》;既表示强暴蛮横又可表示爽朗有力的“豪横”出自电视剧《新世界》;“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出自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几位训练生将说唱歌曲《Melody》唱出了朗诵的感觉,人们常用改编的表情包来表达尴尬、无语、迷惑等复杂的情绪。“一起爬山吗”出自于2020年爆款口碑神剧《隐秘的角落》,用来表达不怀好意,或者说想对他人进行生命威胁,当然这只是网友们在调侃而非真威胁。

Part3:热词的流行演化

回顾过去的年度流行语时,人们会发现:有的流行语能一直沿用至今,被权威的词典收录成为正式用语,如正能量、给力、点赞等;而有的则难逃从一夜爆红到一夜爆冷的命运,如火钳刘明、蓝瘦香菇等。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人常用的“之乎者也”到现代,无论是书面还是日常生活都不怎么会用到。现代的流行词更像一锅大杂烩,有谐音的“集美”(姐妹)、有拼音数字简写“u1s1”(有一说一)、有中西结合的“duck不必”(大可不必)、有概括性的“爷青结”(爷的青春结束了)等,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

流行语反映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脉搏,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时代的全部,它只是反映了某些侧面。专家认为,“一句流行语能否被大众流传并长期留存,在于它对自身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具有长期影响以及它在语言系统里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流传至今的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被现代提炼、重新解读为“后浪”,这是一种语言的自然演变,也是一种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盛行。从不同机构发布的年度流行语来看,网络用语的占比较大。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指出,网络语言经历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发展路径;它呈现给公众的样态,从起初的“多语码化”发展为当下的“多模态化”;它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大虾”等“小众”的专利,而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

然而,在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部分网络流行语在非理性传播过程中,带有明显粗鄙、贬损、低俗等色彩,如“坦克”、“蝈蝻”等,既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网络交流氛围,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养成。因为语言具有反向塑造作用,人们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这类的语言便会反过来塑造人们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是出口成章还是出口成“脏”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因此,有不少专家和网友们呼吁,对于网络流行语要有所区分,切勿盲目跟风,应自觉抵制低俗的流行语。

此外,流行语、网络热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文化潮流,甚至成为一种“合群”的社交货币,但大众不可能也没必要穷尽所有信息,苛求自己或他人成为一部行走的流行语“百科全书”。毕竟每个圈层都有属于自己的“黑话”,对一些流行语感到陌生或不理解也很正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