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传播视角下的潘博文事件:基于网络热度与情感演化成因的多维分析

舆情传播视角下的潘博文事件:基于网络热度与情感演化成因的多维分析
2021年01月21日 17:30 蚁工厂

在2019年8月,知乎问答“你所经历的哪些事情让你怀疑这个世界是假的/有bug的?”评论区一匿名用户以“不存在的同学”为题讲述了一起难以置信却又令人难以反驳的故事——2013年4月25日,高三最后一节体育课,原文作者和同学们一起打羽毛球,并不幸将球掉入了一栋非常空旷的宿舍楼里,作者就打算和潘博文以及第三位同学找球,潘博文说自己的钥匙落在了楼梯口,然后转过头去找钥匙,当作者及第三位同学出去之后才发现潘博文不见了。诡异的是,回到教室之后,竟然意外地发现除了他们两人,其他所有人都不认识这个叫潘博文的人,而且在生活当中更是没有这个人留下来的一丝一毫证据。多年过去,第三位同学远在澳大利亚,还时不时与作者联系。这个故事就是潘博文凭空消失事件。

近日,消失的潘博文再度火爆全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关于平行时空、曼德拉效应、幻觉记忆、真实还是虚构等话题争议愈演愈烈。随着潘博文事件舆论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原文作者“衡谨卧石”进行了相应澄清,称自己当初患上双相情感障碍才会杜撰出这个故事,潘博文本人并不存在。但是,民间舆论场上同理心已经被强势激起、网民纷纷现身说法吐露类似遭遇,这为推高潘博文事件舆情热度提供更多“燃料”,从而延长了生命周期。

在潘博文事件舆情发酵过程中,网络舆论聚焦于特定场域产生了一系列的个体与群体反应。研究发现,初始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异化导致“标签化”现象,这种路径依赖性进而颠倒了舆论个体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事实真相变得不再重要;民间舆论嵌入后群体性议论产生负性张力左右着公众情感演化,大多数网民更注重的是个体的话语表达和情感宣泄,产生更多“细思极恐”式的情绪感染和猎奇心理下的猜想空间。

从知乎到社交平台:潘博文事件为何再度翻红?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自1月10日起,网络平台上关于“潘博文事件”的讨论量开始显现,至1月16日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此后3天始终维持在高热度水平。从1月17日至18日分时段舆情热度趋势来看,期间17日23时到达峰值。整体而言,潘博文事件舆情热度之所以时隔2年再度发酵,与不同网络平台不同的传播特性以及这一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

实际上,去年12月B站up主“大佬何金银”将潘博文事件做成视频进行了传播,基于事件本身既非严肃性的社会新闻也不具备弹幕视频二次创作的需求,当时仅引起了平台内部少量人群的关注,没有实现出圈。1月10日,抖音平台“UNCLE想象家”发布视频,#潘博文事件#传播到了普通网民视野,助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与知乎/B站的受众更乐于探讨事件本身相比,抖音的草根性、弱链接特征更加明显,且限于平台内部的关注也由此而产生外溢效应,逐渐衍生到了其他平台上,进入舆情酝酿期。在舆情酝酿期,知乎、今日头条、微博客、抖音等平台上都出现了关于“潘博文事件”的相关讨论,比如“潘博文事件真的是世界的bug么?”“潘博文到底是不是出现过?曼德拉效应越来越多了”“潘博文消失事件,你觉得是真实的吗?”各种类似的疑问令潘博文事件扑朔迷离,暗示和扩大着网民的求知探索欲,网民强互动的过程也是的高密度信息输出的过程,舆情热度一触即发。

1月17日零时左右,@艺术家蹿子 将“潘博文凭空消失事件”视频搬运到了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上,经@李喜猫 @米瑞蓉 等大V转发后网络关注度激增,同时#潘博文#登上微博客热搜榜,既让原本关注此事网民有了更广阔的话题讨论广场,也吸纳着新的关注人群将受众面进一步拓宽。舆情爆发期,“潘博文”被贴上“凭空消失的人”这一标签,用来解释“平行时空”这一不能被所属文化接受的状况,作者本人和网民都对潘博文的“他者”身份与现实进行了人为区隔,进而实现“自我”群体身份认同。但可以看到,个体针对“潘博文”的贴标签行为并非特意而为之,由于此时作者已经删除了原版的知乎问答,潘博文事件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诸多视频博主的二次创作讲述和网民对于相关事件的截图等,这些碎片化信息自然无法使网民产生强烈的信服感。另外,虽然连日来原文作者“衡谨卧石”多次出面澄清,特别是《“潘博文”事件,赛博世界中一场落下帷幕的大梦》一文明确表示“潘博文”并不存在,与此前该事件的舆情热度相比,这些澄清信息在传播面上显得微不足道了。

潘博文事件真相不再重要:网民话语表达下隐含情感负性张力

相较于客观存在的舆情热点话题,潘博文事件的爆发属于创造性的虚构的舆情事件,网民即便有着对于“真相究竟是什么的”的持续性追问,真实与否的需求也是有限且短暂的。在不明确的信息源头以及公众猎奇心理的互构作用之下,网络大V和网民的话语表达迅速发酵成为基于潘博文事件的“群体议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舆论情感聚合体的声音出现一定的分化。

潘博文事件舆情酝酿期,细思极恐、吓人、疑问等话语多出现在评论区,网民争议停留在假定事件为真、寻找能够解释平行时空确实存在层面,以恐慌式的情绪感染为主;进入舆情爆发期,公众讨论基数的扩大提出了更多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漏洞,打破了负性情感张力的平衡,降低了事件整体可信度;在传播后期,#潘博文#又重新出现在热搜榜,网民出现了一定是审美疲劳,被认为是“硬买热搜、替郑爽挡枪”,信息逆差加剧了情绪化传播,诉诸恐惧的情感转向到逆反心理。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