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坚强已入弥留上热搜,舆情发酵背后体现怎样的网民心态?

猪坚强已入弥留上热搜,舆情发酵背后体现怎样的网民心态?
2021年05月12日 17:30 蚁工厂

5月10日12时22分,@建川博物馆聚落 发布博文称,“据兽医说#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的晚期”。#猪坚强已入弥留#随即登上热搜榜,引发网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汶川地震中,“猪坚强”被掩埋地下36天奇迹存活,因此得名并红遍中国。建川博物馆表示,“它是一个奇迹,生命的奇迹。它是一个符号,坚强的符号。它没有在36天暗无天日的废墟中弃生,而是坚强活过14年,实现了一只猪的天赋之年。”关于“猪坚强”具体情况和相关安排,博物馆方面不接受任何采访。

“猪坚强”为何如此被舆论关注?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自10日中午建川博物馆发布猪坚强已入弥留这一最新消息后,网络上关于猪坚强的讨论开始呈现上升态势,在爱看头条、中国新闻网、北京晚报、封面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的大力传播下,13时之后舆情热度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仅用1小时即到达舆情峰值。关于猪坚强更多的信息得到了网民极大地好奇与关注,在媒体持续追踪下,#猪坚强中午吃了十斤特制饭#、#猪坚强被抢注食品商标#等延伸话题推动舆情热度持续性发酵。

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到来之际,猪坚强已入弥留形成全社会层面是热点舆情事件体现出了更多的“公共”价值与意义。一方面,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作为特定的节点事件,对公众情感本身具有一定的唤起作用,在媒体议题设置之下自然产生强烈的舆论反响;另一方面,“猪坚强”背后的精神和共同记忆引发网友情感共鸣,对此网民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舆论热议中进一步强化情感共振的传播效果。

猪坚强事件网络舆论折射怎样的社会心态?

于“猪坚强已入弥留”这一负面消息的悲剧性来讲,舆论外显本应是负面情感占据上风。但基于鹰眼速读网分析可见,正面情感占比高达79%,负面情感为13%,另有8%的中立态度表达。这一“反常性”背后,实际上意味着网络言论和行为的越来越趋于理性和成熟,网民积极的舆论表达反映了整体社会心态变迁。

特别是网民在争议“撑过512”说辞背后体现出了情感和理性的对抗。14岁的“猪坚强”令不少网民感慨到,“作为汶川大地震的符号和亲历者,猪坚强即将寿终正寝,结束自己传奇的一生”“带给人坚强与力量”,继而希望猪坚强能“挺到512,走个圆满”“撑到5.12那天”,为猪坚强加油,是网民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的具体展现。而更多较为理性的网民则反驳了这一话语,认为“生老病死自然法则”“何必痛苦坚持”“愿它安详的去吧”。这些相对正面的情感表达在网络上弥散,促使现实中的人们通过网络使用加剧对积极情绪的感知和接受,产生正面舆论影响。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