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笔记本硬盘到底多大才够用?

聊聊笔记本硬盘到底多大才够用?
2025年03月23日 10:03 奥拉猪汪

昨天,我们点评了低配版MacBook Air 13,那台电脑硬盘容量仅有256GB,实在小到令人发指。

但有几位读者指出,256GB对于他们的需求来说已经够用了

令我大开眼界。

笔记本硬盘到底多大才够用?

256GB都能用,难道512GB对他们来说已经属于浪费?

今天我们就用一台512GB的笔记本为例,来简单调研一下吧:

惠普 星Book Pro 13

左滑看接口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R7 8840U 处理器

16GB LPDDR5x 6400MHz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盘

13.3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sRGB色域 60Hz刷新率 IPS屏

电池容量 43Wh

厚度 15.6~16.4mm

重量 990g

适配器重量 333g

参考售价4640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机身便携性很强

2,同尺寸机器中,接口较多

3,超轻薄本中,价格较低

缺点!

1,金属机身外壳质感一般

2,屏幕不支持高刷

3,原装适配器较重

【升级建议】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并不难,卸下D壳的螺丝后即可取下后盖。

双通道16GB LPDDR5x 6400MHz内存能满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内存为板载无法更换。

测试机的固态硬盘容量为512GB,型号为三星 PM9A1,支持PCIe4.0×4和NVMe,机器仅有一个2280规格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换固态。

【购买建议】

1,追求较便携的机身

2,对接口数量有一定要求

3,不需要高刷屏

惠普 星Book Pro 13目前还是2024款在售,处理器有U和HS后缀两个版本,今天这款U后缀的整体配置更低,机身更轻,价格更便宜。

其实我个人更推荐HS后缀的版本,但那款硬盘是1TB,太大了,不符合今天的主题。

屏幕方面,实测色域容积101.1%sRGB,色域覆盖95.0%sRGB,以sRGB为参考,平均ΔE 1.37,最大ΔE 5.86,实测屏幕最大亮度约440nits。

接口方面,机身左侧有一个USB-A 5Gbps和3.5mm音频接口;

机身右侧有两个USB-C 10Gbps(均支持100W PD充电和DP1.4视频输出)、一个USB-A 10Gbps、HDMI 2.1接口

续航方面,日常应用仿真脚本的测试成绩为6小时30分。

噪音方面,它的满载人位分贝值为39.7dB。(环境噪音为32.1dB)

今天聊的这台星Book Pro 13的售价是5799元,国补后价格为4640元,在重量

所以如果你的预算不足,又想要一台超轻本,那么这台电脑比较适合你。

但如果如果你对存储规格要求较高,或者想要更长的续航,那么这台电脑不太适合你。

【散热分析】

上图是惠普 星Book Pro 13的拆机实拍图,单风扇单热管的组合。

室温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F.05

针对标压处理器,我们使用Stress FPU进行压力测试。

在满载状态下,开启性能模式,CPU温度最高70.0℃,稳定在67.4℃,功耗约24W,核心频率3.0GHz。

左滑看烤机背面温度

机身背面温度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最高温42.6℃出现在“N”键上,WASD键为33.7℃,方向键37.4℃。左腕托温度为30.7℃,背面中心点37.4℃。

总的来说,惠普 星Book Pro 13的散热表现中规中矩,与8840HS款相比,8840U款的表面温度没有降低,但噪音、功耗和核心温度都要低一些。

【猪王的良心结语】

曾几何时,笔记本行业里普遍只配512GB固态硬盘,游戏本会预留硬盘位给用户自行升级,轻薄本就只能被动接受,因为硬盘的价格实在太贵了(1TB接近1000元),主流价位的电脑用1TB硬盘会降低性价比,导致失去竞争力。

如今,1TB的固态硬盘在JD自营仅售400元左右,所以对于笔记本来说,1TB硬盘普及难度是很低的。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个别特殊机型硬盘太贵,其他电脑我都建议选购1TB硬盘的版本,今天这种512GB容量的太小了,1TB即便用不完,也可以解决存储焦虑。

硬盘不能“将将够用”,而是要留有余量。

至于256GB容量也够用,那我只能说他们属于特殊人群,可能使用习惯特别好,“勤于清理硬盘空间,亦或者他们根本不怎么用电脑,需要存储的东西就很少了。

当然可能性还有很多,比如昨天我认识到某一类群体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公司配发了256GB硬盘的电脑,大型文档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也不允许存储私人文件在公司电脑里,自然256GB也够用了,总之可能性无穷无尽……

今天我想开两个投票,分别统计一下WinPC和Mac用户对于硬盘容量的需求究竟是多少,感谢大家的参与。

再次感谢大家参与,我想知道一下大家的使用情况和需求,尽可能避免自己的认知与真实用户需求产生误差。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