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背景之下,各地都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供热领域正处在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之中。相较于开拓全新的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特别是改造市场,凭借其庞大的基数和迫切的升级需求,成为了燃气壁挂炉、空气能热泵、工业热泵等供热技术与产品的全新角逐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就从多个维度来探讨一下供热领域在存量市场下的发展之路。
北方农村煤改电:二次改造需求提升
从地域维度来看,中国的南北方冬季供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南北方分界是以秦岭至淮河为基准线,基准线以北地区往往由城市集中供暖,解决居民采暖问题。基准线以南地区并没有提供集中供暖措施。
最初,北方地区冬季采暖都依靠燃烧化石能源,煤炭、天然气成为了主要燃烧物。在提供集中供暖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从而造成雾霾频发,对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威胁。为从根源上扭转这一局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大力推行煤改电工作。在城市地区的集中能源站,先后置换掉老旧的燃煤锅炉,转而采用热泵、模块机等电驱动的设备。同时,很多地区也依托当地的余热资源,开展综合能源利用,打造区域供热站,为城市居民实现清洁供热。
在农村地区,从2013年到2018年进行大规模开展农村地区户式煤改电工作,空气源热泵、热泵热风机等产品成为主要的供热设备。从2013年开始,北京就率先开展煤改电工作。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专项行动。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累计实施了3660个村约138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93%的村和96%的农户实现清洁取暖,其余村实现优质煤全覆盖。
根据艾肯网的了解,从2014年开始,北方其它地区就开始集中进行农村地区煤改电工作。事实上,受制于当时的进度要求很多设备在生产、安装、调试乃至售后服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隐患。经过近10年的工作,目前最早一批空气源热泵产品已经开始出现置换的需求,各大企业都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到这部分需求之上。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不仅可以参与改造自身的品牌,也可以改造竞品的产品,市场空间较大。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空气源热泵行业已经进行了多轮品牌和渠道的洗牌,当初参与煤改电的企业不少已经退出行业。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下行的当下,更应该严格做好自身工作,从产品制造上着手,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从服务上提升,为用户提供高效且完善的服务体验。只有获得良好的用户口碑才能让企业行稳致远。
南方燃气壁挂炉更新:消费升级下的新需求
南方地区虽没有集中供暖传统,但随着居民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长江流域,冬季采暖的需求愈发强烈。这其中,燃气壁挂炉以其安装灵活、使用便捷等特点,在南方市场迅速普及。
其实,南方壁挂炉市场的火热与地产市场和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高度吻合。从2010年开始,家装零售领域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家用中央空调+燃气壁挂炉的组合,成为了很多南方家庭装修的首选。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燃气壁挂炉市场保有量约为3010.8万台,正式突破三千万台,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这也为广大拥有供热业务的平台,提供了新的可以挖掘的商机。
燃气壁挂炉置换需求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安全。根据《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GB17905-2008的规定,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燃气壁挂炉的报废年限为8年。因此,对于很多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用户来说,在维修、保养、更新和置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需求。不过,市场还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一方面是用户的产品到了使用年限,不知道要保养和更换,另一方面是很多燃气壁挂炉企业甚至是经销商都没有关注用户的需求,也并没有搭建明确且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很少有品牌会直接致电用户明确保养。如此看来,企业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优化和提升。
第二个是产品功能的迭代。受制于当时的研发水平,很多已经销售出去的燃气壁挂炉是二级能效、普通炉,在追求高效节能的当下,这些产品的基础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面临着使用体验不高且花费相对较高的痛点。当前,随着冷凝技术的引入,很多燃气壁挂炉的热效率已经从过去的80%提升到95%,两用炉的温控、出水温度同比有较大提高。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可以较好的解决用户痛点。
通过近两年的供热展可以看出,很多企业研发了三联供系统,通过将燃气壁挂炉和热泵产品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多能源互补的能源解决方案。这一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可以根据室外环境和用户需求,自动调整采暖形式。例如天冷的时间点由燃气壁挂炉供热、气温恒定的时候由热泵供热,并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生活热水。这些都是企业在不断的市场摸索过程中的创新,是针对南方存量供热市场很好的解决方案。
工业改造:广阔的蓝海市场
相较于北方的煤改电以及南方市场的燃气壁挂炉,供热在工业领域同样具有高度可开发性。相比前两个方面,工业领域的使用范围更为宽广,对于产品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根据了解,工业供热的需求随着场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温度需求。举例来说,食品加工、制药、油田、煤矿、金属加工处理、化工等细分领域,对于温度的需求跨度从55℃到200℃,过去这些领域大都以电锅炉、蒸汽、燃气、电量子能等为主要供热形式,随着双碳要求的提出,这些供热形式都将发生改变,而工业热泵机组是最好的替代品。
通过观察对于近几年各个主流企业的新品发布来看,工业热泵产品成为主流。新产品不仅采用绿色环保制冷剂R1233zd(E),而且热水最高出水温度更高。凭借高效节能、稳定可靠、应用灵活等特点,将在工业锅炉的替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工业领域同样存在信息差,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生产工艺和流程对机组的要求极高,往往要求机组长时间稳定工作。因此,很多工业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对于新品牌都会较为谨慎。这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但是,一旦开发成功,往往都是长期合作。
综上所述,供热领域在存量市场中,无论是北方地区的煤改电、工业领域的热泵改造,还是南方地区的燃气壁挂炉更新,均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持续推动,这些领域都将为品牌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