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烤鸭店铺正在批量倒闭?网红冒烤鸭这是怎么了?

冒烤鸭店铺正在批量倒闭?网红冒烤鸭这是怎么了?
2024年06月21日 08:05 江瀚的视野

从去年开始,一种网红小吃开始在全国各地走红,这就是冒烤鸭,就在最近一则冒烤鸭店铺正在集体倒闭的消息冲上热搜,网红冒烤鸭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冒烤鸭店铺正在批量倒闭?

新浪财经的报道,#冒烤鸭从爆红到即将消失只用了1年#,冒烤鸭小店转手频繁,关店颇多。二手回收商老板直言“末期品类,最好别碰。”早在2023年年底,有人预言“冒烤鸭品类即将迎来大批倒闭,”现如今,预言似乎成真。

2023年,冒烤鸭门店全国遍地开花,有品牌为抢占品类势能,早早进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去年,网红品牌李叙青冒烤鸭、朱大力冒烤鸭、钢一区伍妹冒烤鸭等品牌进京开店,打开了冒烤鸭在北京的市场,有品牌4个月开出50多家店,有品牌一年猛增150多家店。

近日,李叙青冒烤鸭更名为李叙青冒菜·冒烤鸭,回归冒菜。去年在北京开出四家店,现在还有两家,全国门店数仍然停留在2023年公开的超50店。无独有偶,去年此时,朱大力冒烤鸭首店选在了北京798附近,一度有美食博主打卡,现在早已不见其踪影,大众点评显示该店已关闭,目前重庆仅有两家店。曾标榜“二十年老字号成都正宗冒烤鸭品牌”的钢一区伍妹冒烤鸭,于去年5月开放加盟,随后几个月,其官方公众号上几乎每天发布各种开店喜讯,不过最后一条停留在了去年11余。一位河北加盟商说,去年10月加盟了钢一区伍妹冒烤鸭,加盟费是32880元,但是开业两个月就关门了,并且赔了30多万。

二、网红冒烤鸭这是怎么了?

近年来,冒烤鸭在餐饮市场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特别是在2022年前后,从川渝地区迅速走向全国,成为许多食客争相品尝的美食。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年间,不少冒烤鸭店铺纷纷关门歇业,批量倒闭的现象,那么,曾经红极一时的冒烤鸭为何会遭遇如此境遇?

首先,冒烤鸭其实并不是一种新生事物,早在2016年笔者在四川工作的时候,成都就遍地都是冒烤鸭店铺。然而,冒烤鸭从川渝地区走向全国却是去年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冒烤鸭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消费者对其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有限。

其次,冒烤鸭这种将传统北京烤鸭与四川冒菜相结合的创新菜品,巧妙地融合了南北风味,既保留了烤鸭的香酥口感,又融入了冒菜的麻辣鲜香,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体验。作为一款融合菜,其创新之处在于尝试打破地域界限,满足消费者对于新奇口味的好奇心。然而,这种跨界融合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吸引了大量追求新鲜感的食客,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乐于尝试并分享这类独特美食,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冒烤鸭迅速走红。另一方面,融合菜往往面临着受众基础的局限性。尽管初次尝试可能会让人眼前一亮,但并非所有食客都能够接受这种口味上的混搭,尤其是在复购率上,相较于传统单一风味的餐饮,冒烤鸭显得更为脆弱。许多消费者在尝鲜之后,可能因偏好问题或新鲜感消退而不再光顾,导致顾客粘性不足,难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第三,冒烤鸭的火爆也吸引了大量创业者涌入这个市场。然而,由于很多创业者缺乏市场分析和经验积累,往往只是盲目跟风开店,缺乏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这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竞争的冒烤鸭店铺,消费者在面临众多选择时往往难以分辨哪家更好。然而,这种基于短期流量红利的商业模式,往往忽视了餐饮业的核心——食物品质和服务体验。当新鲜感逐渐消退,缺乏持续创新和品牌忠诚度支撑的冒烤鸭店铺,便如同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退,便难以为继。市场的过度饱和、同质化竞争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不足,使得众多跟风开店者迅速陷入困境。

第四,在快速迭代的消费市场中,任何试图依靠单一爆款产品或短暂的流量优势来维持经营的策略,都难以持久。正如我们所见,冒烤鸭的兴衰,正是这一市场规律的生动体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餐饮还是其他行业,持续的创新力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要在服务、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构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