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宙说,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当看到有人使用新手机,自己就会很开心。
因为作为一个电信人,尤其是先后掌舵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这两家世界级电信运营商的经历,让他见证了移动通信从无到有,直至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过程,而他职业生涯心之所系,就是“人人都有手机”。
对于电信行业的重大节点事件,他如数家珍,不带一句官话——尽管他执掌过两个大央企。
他看见了华为、中兴的崛起,也目睹了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沉浮,而且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7月13日下午,王建宙接受了正和岛的专访,以下是本次专访的口述实录。
口述:王建宙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高级顾问
采访:潘磊
来源:正和岛
01、垮掉的巨头们
我从未想过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等巨头会倒下,而且垮得那么快。
(所以)整个移动通信的发展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的确存在企业优胜劣汰的现象,那些曾经很优秀的公司,包括北电网络、摩托罗拉、朗讯科技、阿尔卡特、西门子电讯,还有诺基亚手机,这些都是非常有名,而且当时是非常优秀、市场占有率很大的公司,但依然垮掉了。
这些垮掉的企业的CEO们,我也都跟他们打过交道,我们的企业跟他们的企业也都有过交往,所以我当时第一个没有想到这些企业会倒下、会垮台,真是没想到,因为当时(这些公司)太强大了。像诺基亚手机连续十年在全世界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真的很了不起,没想到这么优秀的企业都会倒掉。
第二,没想到它们倒得这么快。我们经常说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但这些企业说不行就不行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还请了他们的CEO来参加开幕式,结果这些企业回去没多长时间就倒掉了。北电网络、摩托罗拉,无一不是如此。
这些企业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觉得大体有几方面的原因:
1. 忽视创新
随着技术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企业要具有能够改造自己、创新自己的基因。
诺基亚手机是最明显的例子。从我跟诺基亚手机几任CEO的交流经历来看,诺基亚手机不是不知道当时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以及智能手机的时代,当时它也很努力,做了塞班系统(后来用了安卓系统),也做了应用商店,还从北美找了个CEO,想了各种方法改变自己,这说明诺基亚手机真的是努力了,但依然不成功,我觉得还是基因问题。
诺基亚手机熟悉原先的设备制造,缺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设备制造基因,所以只能是跟在后面追,最终追不过人家。所以这是一个根本原因,(倒闭的)企业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自己。
2. 盲目收购
收购是扩展自己最快的方法,也是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最快路径。
但是过多的收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像朗讯就是靠收购迅速扩大了体量,而且那时候的收购还不用花钱,全是用股票去换,而且换一次股价涨一次,所以朗讯就迎合(资本市场)这种情况,收购了很多资产,但是有些资产消化不了,有些资产本身质量就不符合企业的发展,后来就变成累赘了。
3. 资本推动
除了上述诺基亚手机和朗讯两个不同的案例之外,我在《从1G到5G:移动通信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中还提出了这些企业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出问题不是加强研发、引进优秀人才,而是裁员、出售资产,而且卖掉的往往是最优质的资产,因为可以卖高价。所以这就是资本在推动了。
从这个角度看,资本可以使一个企业火箭式地快速成长,同样也可以使一个企业迅速垮掉。虽然这些曾经的大企业垮台各有各的原因,但垮得这么快,就是因为资本不允许你花很长的时间来自救,同时还裹挟着这些企业,不给调整的机会,所以这些企业不是不想前进,而是受到了包括资本在内的各方面的限制。
对于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来说,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体系竞争力,我们的5G也是全球领先,也涌现了很多代表企业,比如华为和中兴,所以尽管现在有一些打压影响到了我们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当然要更加努力,另一方面领先的趋势不会改变。
02、中国5G不惧打压
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全球领先的过程。
中国内地第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是1987年在广州建立的,由此开创移动通信时代。当时价格很贵,因为那时候只有两个大的供应商,一个是摩托罗拉,一个是爱立信。
那时候我在杭州市电信局当局长,也建了一个移动通信系统,系统扩容时什么都缺货,设备也缺货,手机也缺货,但那时候国内的厂商没有这方面的设备,所以我们作为运营商来说干着急,因为消费者急切地希望买到手机,使用移动通信网络。
今天5G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做到了好几个领先:
网络规模方面:建立了80多万个基站;5G用户数量超过7亿;
产品制造层面,华为、中兴都是全球主要供应商;5G手机终端我们有很多家制造商,而且都是最早一批推出5G手机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参与了标准的制定,我们还拥有大量的5G专利。
所以这就是从1G到5G,我们从零做到了世界领先。
至于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早在2G时代,我们就拥有全球最多的手机用户,中国移动已经成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市值最高的运营商。市场带动了(电信设备)制造业,这个很重要,(因为)制造的东西不仅可以在国内大量使用,同时也在国外使用。
第二是政策的支持。移动通信产业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家优先发展的行业,有优惠的政策来鼓励发展,这个也很重要。
第三就是人才培养。一开始我们真的是没有人才,就是空白,现在我们看到一批批的年轻人不仅掌握了通信技术,而且在研发方面也非常有作为,包括从芯片的设计,到操作系统的设计,再到制造工程管理等。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努力。企业确实是很拼,因为那么好的市场机会,包括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这样的都是如此。
当然,现在海外一些非市场因素对于中国5G的打压,属于客观存在,而且已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第一,无论怎么打压,都无法改变中国5G在整个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因为我们这种领先,既包括研发方面,也包括具体制造,比如手机等,这是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强大基础,包括刚才说的人才基础,供应链的基础,这些优势不是一两年就能积累起来的,所以现在这种打压改变不了我们的领先趋势,这点我很有信心。
第二就是面对这么困难的情况,我们的企业还是很努力。6月底、7月初,巴塞罗那举行了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因为疫情)很多设备制造商都没来参加,包括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三星等,但是华为和中兴都参加了,而且受到了好评。
第三,还是要承认我们还是有短板。人家越打压,越显示出补短板的重要性。比如芯片制造、操作系统,等等。所以我觉得总体上我们还是会继续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需要更加努力。
还有就是国外一些公司发展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星链技术”等),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技术,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探讨。
但是也要看到,低轨卫星系统跟我们的地面系统有着不同的定位,就像摩托罗拉当初的铱星系统,最初的定位就是普通人使用的个人通信工具,但是后来等到系统建成以后,蜂窝式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很发达、覆盖得很好了,价格也很便宜,所以铱星的市场定位就失去作用了,没法实现当初设定的目标。
但是后来铱星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修改了自己的定位,服务于一些地面通信没法覆盖的偏远地区,或者是用于救灾等特殊用途,通过这种方式得以继续生存下去。所以现在做的低轨卫星系统,也不会替代地面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6G已经开始研发了。6G研发中有几个关注点,其中一个就是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所以也会考虑把这个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跟地面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在消费者层面,现在的5G的确存在着体验变化不明显的情况,这一方面需要时间,另外也需要手机功能出现比较大的改变。
03、5G手机需要出现颠覆性功能
关于消费者对于已经大规模部署的5G比较“无感”,实际上从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次技术升级,消费者一般很快就会感受到:
比方说1G就只能打电话,2G可以发短信了,这是很大的突破,因为从语音通信变成了文字通信。
到了3G,一开始(消费者)也没明显感受,但是后来智能手机出现了,3G可以上网的功能马上就凸显了,然后大量的App就出现了。
从3G到4G的体验也很明显,看视频不再卡顿了、实时支付也出现了。
至于现在消费者对于5G感受不太深,有的还觉得5G似乎没有太大用处,一方面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看具体用户。因为行业用户的感受还是很明显的。
比方说山西的煤矿用5G来进行自动采矿。因为煤矿开采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想通过远程采矿来解决,但是需要通过4K视频实时把煤矿开采情况反映过来,4G速率大概也就10M-20M,所以传输4K视频信号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5G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把网络优化以后,可以同时存50路的4K视频。
至于消费者感受到5G带来的体验变化,某种程度上还需要时间。这也有先例可循,比如3G在国际上是2000年推出的,但是真正的爆发是在2007年,这时候4G都快要出来了。所以5G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终端没跟上。现在的5G手机跟4G手机没什么区别,没有新的功能。我们看到从2G到3G的体验爆发,是因为3G有了智能手机,功能大大扩展了。而从4G到5G,虽然现在用了5G芯片,以及天线模组,但还需要具备一些新的功能,这也是目前开发者需要引起重视的。
我曾经跟手机开发者交流,我说现在5G有这么强的功能,能不能做一个手机导盲,从而替代导盲犬,因为从功能上看应该可以实现,比如手机的计算能力很强,传输速度也可以。但他说(现在)手机的功能还不够强。如果要做导航系统的话,首先需要激光测距系统,而且手机的摄像头也要有特殊的功能,这些就需要5G终端进行改进。我估计可能会出现新的手机,具有新的功能。另外包括头盔在内的可穿戴设备,也会有大的发展。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的更迭非常快,中国公司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尤其是深圳这个城市,诞生了华为和中兴两家世界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04、深圳诞生华为和中兴并不偶然
华为和中兴都来自于深圳,这其实并不奇怪。
深圳是我经常去的一个城市,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深圳特别重要。我最看重深圳的原因,就是这种创新的氛围。
前几年我去深圳调研科技创新,见到了几十家跟移动通信相关的企业,他们如果要搞一个创新的话,既不需要扶持,也不需要去申报什么项目,更不需要最后获得什么奖项,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就好,这就是目标。
但是有些地方就不是这样,而是忙于立项,各种评奖,或者成果鉴定,等等。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创新氛围,所以我感受很深。
那么到了今天,我最看重深圳的就是它的供应链。就移动通信行业而言,以深圳为中心50公里之内,就可以把装配一个手机所需的元器件全部采购完成。你只需要拿出一张订单,写明所需的数量,深圳就能按照需求把这个订单做出来,这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的一种供应链,是很难再复制的。
华为和中兴的崛起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运营商我们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其中有很多高光时刻,比如类似于珠峰覆盖中国移动的信号。
05、珠峰覆盖中国移动信号成为里程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简直太多。因为那段时间是移动通信增长最快的时候,用户增长、收入增长、利润增长,而且是持续很多年不断地增长,光是每个月新增的用户就超过了500万。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有一次来到中国移动,问我们每个月可以增加多少用户,我说每个月增加500万以上,他惊讶地说500万用户就是瑞士电信的全部用户。
所以那时候真的是处于一种很兴奋的状态,每天早晨起来想到我们今天又有几十万用户会用手机了,是我们的新用户了,就会觉得很兴奋,激动人心。
在2007年,中国移动的信号覆盖了珠穆朗玛峰。那时候迎接奥运会,奥运火炬要传递到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我们刚刚把系统覆盖上去,正好有个英国人在登山,他打开手机,发现可以通电话了。这个消息被英国的《泰晤士报》报道了,其中的内容说中国移动的网络进入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无线通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篇文章还说,也许有人会担心全球第一高峰最壮美的景观可能会(因为手机信号)受到干扰,但是登山者们却欢呼雀跃,因为手机会成为他们的救命工具。我偶然看到这篇报道后也非常激动,我觉得能够做这样的事业,是一种光荣。
当然,从我们经营管理,以及各方面的角度来说,还是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比方说,我们一直想让中国移动回到A股来上市,但是没有完成,至少在我退休的时候是没有完成。第二个,根据中国移动当时的实力,可以在并购方面做的更大一点,当然我们做了相应的工作,但是还不够。
06、持续学习能把技术类书籍从头读到尾
我一直很注重读书。在任职期间,我主要关心两类书籍,第一是技术类,第二类是管理类。
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发展很快,不管具体做哪一项管理工作,技术类书籍必须要读,而这些书一般都很厚,但是整个行业从1G发展到5G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技术类书籍我都是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因为我觉得如果你不了解技术,做管理工作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定要老老实实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把这本技术书看完。
第二就是管理类,它可以使你比较快地去改进自己的管理能力。当然管理者自己也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管理能力,但是通过看管理类书籍,就可以比较快地提升这种能力。
就我个人而言,我确实很幸运,能够从事一辈子电信工作,而且在我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时候,正是移动通信事业发展最快的阶段,那时我们看到了全球每个人一定都会拥有一个手机的趋势,所以当时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没有手机的人都拥有手机,让拥有手机的人能够享受更多的手机服务。
既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那么就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进去,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动力。所以当时我只要看到有人用新手机,都觉得很幸福——这不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