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森生物希望可以借力和复制Cytiva在人才、技术、项目等方方面面的先进经验、优势资源,快速实现成果转换,争取做到快跑一步,形成后发优势。
文丨haon
排版丨慢慢
从一个个创新方案闪亮登场,到一次次重要合作伙伴隆重亮相,在全球生命科学服务商Cytiva(思拓凡)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看来:“连续四年参加进博会,每一次都收获满满。进博会是Cytiva与本土企业开启高效紧密合作的良好开始,同时也是加速Cytiva创新产品和服务落地中国的良好机遇。”
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右)、圣森生物副总经理罗柏贵先生(左)
在如此重要的舞台,Cytiva今年再次带来了与扬子江药业首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圣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森生物)的重要签约,双方就人才、技术、项目等达成合作意向。
其中,以“生物制药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为切入点的合作方向备受行业关注。
“为何两家企业如此重视人才培养?双方携手的契机是什么?”
“深耕中国多年,Cytiva在生物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与优势?”
“以人才合作为切入点,未来双方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有什么愿景?”
……
为探寻以上答案,新浪医药在进博会期间特别对话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圣森生物副总经理罗柏贵先生。
1
“以质量为先”的默契携手
资料显示,圣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
对于这家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公司,如何打好基础、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
对此,圣森生物罗柏贵副总经理表示:“我们目前很多东西都是一片空白,正在实现一个从‘0到1’的成长过程,这个阶段需要从人才、团队、设备、技术、项目等全方面来设计建设。同时,我们需要做一个20年不落后、拥有多领域产品布局、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生产基地,所以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有着全球技术视野、经验丰富、综合实力强劲、可信赖、合作默契的伙伴。”
因此,在罗柏贵副总经理看来,早在圣森生物成立之前,就与其集团及兄弟单位有了人才、技术、项目等多方面合作基础,并且在中国有了非常多优秀实践案例的Cytiva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此外,Cytiva一直秉承“质量为先”,这与同样自带“扬子江质量”基因的圣森生物,更是一拍即合。
而“强调质量”也是Cytiva俞丽华女士非常看重的地方,据俞丽华女士回忆:“第一次参观扬子江药业时,就对这个企业展现出来的形象、愿景、目标以及细化到各个事业部的质量文化印象深刻,认为双方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同时,俞丽华女士谈到,在此之前,Cytiva与扬子江药业药物研究院等已经有了多年合作,如今看到圣森生物作为扬子江药业生物药转型落地的积累,呱呱坠地,她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也为从一开始就参与到这个企业的建设中感到非常荣幸。
2
人才焦虑蔓延
培养多元化人才成发展共识
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力量不断驱动产业升级革命,数字化、智能化也正在加速颠覆传统,而人才,正是撬动和应对这一切改变的关键。
2021年4月,Cytiva携手《金融时报》研究部门 Longitude 发布了《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该报告调查了20个国家的生物制药高管和医疗行业决策者,揭示了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在供应链弹性、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制造敏捷性以及政策法规支持五大方面的严峻挑战。
其中,生物医药企业面临人才获取方面的焦虑已经不容忽视。
根据指数所示,人才获取已经成为生物制药行业表现最弱的方面
在人才如此紧缺的常态下,培养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库,已成为解决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痛点的当务之急。也由此,Cytiva、圣森生物双方选择以“生物制药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为切入点。
对此,罗柏贵副总经理谈到:“圣森生物从一开始就参照FDA及欧盟的标准进行厂房设计,希望打造成为一个集自动化 、智能化 、数字化 、绿色节能化于一体,未来服务多领域产品布局,成长为创新和国际化的平台,因此更需要培养和储备大量具有跨领域、多学科背景知识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以快速应对高竞争高发展行业,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求。”
在罗柏贵副总经理看来,未来生物医药行业优秀的人才标准主要有:
① 专业的生物医药知识背景,能够很好地完成生物制药工艺生产以及研究开发工作;
② 很好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掌握更先进的互联网IT 技术的步伐 ;
③ 一定的创新能力,敢于打破常规,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
④ 拥有一定的海外学习工作经验背景的人才;
……
这些标准有的需要更加地专精尖,有的则需要尽可能地交叉重叠。
此外,罗柏贵副总经理还强调,除了生物医药研发制药环节的技术人才以外,生物医药生产管理人才、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招商引资人才、药品/医疗器械法规事务及市场推广人才以及先进的人才管理流程和系统……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早在15年,Cytiva就已经洞悉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的挑战难题,将人才培养作为服务中国策略的重要方向。
据俞丽华女士介绍,从2006年开始,Cytiva就启动了被称为生物医药界的黄埔军校的——Fast Trak项目,该项目为中国生物制药界提供了从研发到生产,包括上游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基因治疗技术、下游纯化技术、法规验证,QC相关的培训。
据悉,2019年,Fast Trak中国建立了亚洲首家“生物制造工艺培训学院”,预计每年可满足4000人次的培训需求。
而在2021年,Fast Trak成立15周年之际,Cytiva再次启动了Fast Trak 2.0 扩建计划,旨在未来为全行业提供更全面的人才培训和技术赋能。
3
从人才培养出发
推动创造更多中国“新”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俞丽华女士看来,Cytiva的中国策略一直秉承着开放合作的姿态,致力于携手更多中国政、产、学、研各界力量,创造更多中国“新”。
对于圣森生物的合作,她更是寄予厚望。
据悉,除了早期阶段就开展的人才技术、管理能力的培训合作,Cytiva还将联合圣森生物同步推动抗体等生物制药的研发中试生产等项目。
俞丽华女士介绍到:“在圣森生物的一期项目中,Cytiva为圣森生物投入了生产工艺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以期尽快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实现药品尽快上市,未来好尽快推动圣森生物二期三期的建设工程。此外,Cytiva还将在供货与质量保证、市场活动、降本增效、售后服务等方面与圣森生物展开进一步合作。”
从圣森生物到泰州、再到整个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俞丽华女士看来,圣森生物项目的成功打造,不仅可以成为扬子江药业生物药落地的成功个例,更能够带动泰州生物医药城的升级发展、同时还能够成为整个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圈的示范案例,为今后切实地帮助孵化更多高价值的项目生根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助力中国医药行业源头创新。
而这也是Cytiva对圣森生物项目倍加重视的原因。
而对于携手Cytiva,圣森生物未来的发展愿景如何?
罗柏贵副总经理表示,不仅仅是为了“一群人走得远”,更是为了“一群人也可以走得更快。”
在如今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高速竞争环境中,单打独斗地创新突围也许可行,但那一定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和精力,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可能不会有对等的收益,反而给竞争者留够了充裕的时间拉开差距。
特别是在前沿领域的引领性尖端技术上,只有融合来自全球的力量,才能完成一个产品、一个产业的升级跨越。
因此,圣森生物希望可以借力和复制Cytiva在人才、技术、项目等方方面面的先进经验、优势资源,快速实现成果转换,争取做到快跑一步,形成后发优势。
期待在2023年底、2024年初,圣森生物第一个产品实现上市。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