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CAAI常务理事吾守尔·斯拉木院士:语言信息处理是人工智能走进人类生活的先锋军

专访丨CAAI常务理事吾守尔·斯拉木院士:语言信息处理是人工智能走进人类生活的先锋军
2021年07月19日 19:31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

转自 中国科技信息

语言信息处理是人工智能走进人类生活的先锋军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调整生产、工作方式,其中,跨语言、跨地区的线上交流会议激增,公司对远程同传解决方案的需求倍增。但是,如何让远程同传技术实际落地?很多人脑海里还是画了无数个问号。

这些问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吾守尔·斯拉木的研究中,逐步得到了解答,他正带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多语种信息处理”,使跨语言沟通正在成为现实。

近日,本刊记者有幸对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展开专访,针对信息技术革新翻译、沟通逻辑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他指出,机器翻译按其服务目标可以分为“服务信息交互”和“服务译文生产”两种。今天各单位提供的机器翻译服务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前者,后者则还有相当的距离。然而随着算法的发展迭代,数据资源的迅速增长,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机器翻译在这两种任务上都将做得越来越好。未来的翻译和沟通场景,将由“人-人”交际变为“人--人”交际。

(一)

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翻译、沟通逻辑?

记者:在多语言环境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如何革新翻译逻辑、方式,未来又将如何“重塑”沟通逻辑和场景?

吾守尔·斯拉木:人工智能的服务越来越多深入人类交际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助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人类越来越能够从繁琐的低层次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言外之意、语用场景、情绪把控等方面的研究。

这里我来举个真实的例子。在九十年代,我们的工程单位去海外投标,几百页的标书,要在一周内快速翻译提交,这几乎不可能,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任何外事单位和高校都做不了。翻译团队人少了翻不完,人多了互相之间风格不一,术语不统一,一团乱麻。

而在今天,这个问题真的就只是一个价格问题了。在机器翻译和机辅翻译平台的帮助下,以前不可译的任务,现在可译了。这是巨大的进步。而翻译行业不仅没有因为人工智能的介入而收入受影响,反而因为市场的扩大,更加繁荣。会使用技术装备的译者和单位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整个市场变大,社会福祉也随之增加。

记者:人工智能正将信息时代升级为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在其升级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吾守尔·斯拉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实现了物-物、物-服务的连接,这极其重要。而人乃万物之首,是服务的目标。

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是服务人的需求。人类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沟通由语言承载。因而对语言信息的处理在人工智能各领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要想真正落地,深入人类日常生活,语言是最重要的接口,也是最重要的发力点。

多年前,有人评选最成功的人工智能产品,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智能输入法”。而它是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典型应用。我们忽视输入法,说明它以润物无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语言信息处理也是人工智能走进人类生活的先锋军。

记者:随着跨语言沟通逐步实现,人工智能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关系将有哪些可能性?

吾守尔·斯拉木:语言信息处理,有时也被称作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或语言智能,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而以机器翻译为代表的的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又是语言信息处理各技术的综合练兵场。

今天我们看到多语智能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成立,这其实表明这一领域的理论、工程、资源和市场都已经开始腾飞,具备了很大的规模和很强的独特性。疫情的冲击更加推动人类的交往上线、上云,都给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以更大的需求和更多的想象力。相信未来语言信息处理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分量还会继续增大,还会带给人类更多惊喜。

(二)

跨语言沟通现实意义丰富

记者: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对于不同语言环境的大众来讲,有哪些现实意义,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吾守尔·斯拉木: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如其名字,首先就是提供跨语言的信息服务,是一种普惠的人工智能服务。实现语言互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五通”的基础。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都有赖于语言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沟通。这不仅体现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上,也在扶贫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语言面临濒危,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则可以有效的帮助保持语言社团不放弃母语,却享有和外界便利沟通的渠道,平衡一体化进程和语言多样性。因而在更深层面,信息无障碍和多样化被尊重,都将强化社会认同,进而锻造民族共同体,促进社会福祉。

记者:有一部分人一直好奇,人工智能还有多久能全面替代翻译?对于这个问题您如何看待,若将全面替代,您认为是否符合一直倡导的科学精神呢?

吾守尔·斯拉木:我也听到过很多这样的言论。但是我的回答是“不会全面替代翻译”。我们必须中正理性地看待机器翻译和机器翻译的使用问题。不要被许多杂音,甚至被一些AI厂商的夸大宣传所左右。

一种科学的人工智能观是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观,它指向了一个“人机共生”(或人机协作、人机耦合)的未来。人有人所擅长的,对情感、场景和言外之意的捕捉与体验,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的运用,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很难代替,事实上也不必追求去代替。而机器擅长常规的文内之义翻译,能够大规模瞬时准确地完成一半质量的翻译任务,帮助翻译团队进行翻译任务的协调与同步,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服务(当然信息服务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好)。人机共生最为现实也最能促进大众福祉的科技演进路线。

(三)

大众科学素养有所提升但仍有进步空间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的科研环境,大众的科学素养应该如何提升?

吾守尔·斯拉木:当前国内的科研环境近些年来是非常好的:有越来越充足的投入和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环境也非常好。前几年拼论文、拼帽子、拼项目之风甚重,如今在中央“破五唯”的政策下,也得到了快速纠正。我国拥有的研发人员群体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质量也在快速提升。我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虽然我们的科研人员群体规模世界第一,但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大众科学素养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提高的空间还很大。我建议在单位评价、个人评价上要把科普活动、社会服务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科技政策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科研人员从人民中来,也要服务人民。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普及非常重要,在全社会形成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社会氛围,形成尊重科技工作者的社会文化十分重要。

对科研工作者,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带来寄语:永葆好奇之心,大胆探索无人之境;牢记家国情怀,矢志服务公众福祉。

张子鑫郭旭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