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大佬们10年跨界养猪路,终究难敌“猪周期”!

复盘大佬们10年跨界养猪路,终究难敌“猪周期”!
2019年09月14日 21:22 砍柴网

来源:苏说财经(ID:su-caijing)

作者:张若

2006年的夏天,猪的灾难从江西省开始蔓延,一种高热、不食、传染快、死亡率高的怪病随即在全国各地的养猪场大规模爆发,数十万头病猪被扑杀,蓝色恐怖笼罩在每个养殖户的心头。

受这种“蓝耳病”疫情的影响,猪价从2006年7月的6.7元/公斤一路上涨到2008年4月的17.34元/公斤高点,涨幅高达158%。

各行各业跨界养猪的热潮就在这一轮猪周期中悄悄酝酿。

那个时候的高盛,还不是如今被众多金融民工、股民朋友所熟知的样子,神秘、顶尖、富可敌国是其的代名词。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处在云端的国际投行在猪价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开始干起了最接地气的“养猪”生意。

人设转变的如此之快,令人大跌眼镜。当年炙手可热的所谓经济学家郎咸平,甚至带头质疑高盛在中国养猪是为了掌控全中国的猪肉,国外势力会让中国老百姓买不起高价猪肉。

“高盛也开始在中国养猪了,它竟然控制了中国的猪,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它在2004年首先收购了猪肉的下游加工厂雨润集团,2006年又以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双汇下游加工厂。搞定下游之后搞上游,高盛在湖南、福建花了3亿美元收购了几十个养猪场。2009年又开始搞中游的渠道。所以高盛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一家掌控着这么一个庞大产业的上中下三游的公司。”

我们不知道高盛投资养猪是否真存有郎教授所述的阴谋论,还是单纯地看中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久后的2009年年初,身价153.6亿元的丁磊因为在吃火锅的时候吃到一份可疑的猪血,于是“笑起来比较天真”的前首富突发奇想决心要自己养猪,并公布网易初期计划养10000头猪。

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媒体群嘲他是在作秀,丁磊大大方方回呛“没错,我就是在作秀。问题关键是要看为了什么作秀。我是想通过养猪来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同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做一些尝试,以此作秀来唤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有什么不好?”

不管是不是作秀,以什么样的目的作秀,丁磊确确实实开始养猪了。他先后派人前往四川、湖南、河南、新疆、江西、浙江考察,只为找到最合适的养猪场。

有人讥笑,有人期待,期待不知不沾阳春水的程序员会给养猪界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但随着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不断下滑的丁磊,也有人在感叹,“一个大好青年,怎么就开始不务正业了呢”。

然而,如果养猪是不务正业的话,当时身价比丁磊稍高一筹的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也搭上了这班不知驶向何方的养猪列车。

2009年6月,在猪肉价格从17元降到9元的冰点时,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被曝斥资1.6亿,签约江西养猪大户国鸿集团,投资养猪事业。

从神秘的资本大鳄高盛,不羁的IT达人丁磊,再到阳春白雪的多元化大咖郭广昌,在这一轮猪周期中陆陆续续斥巨资投入到了众人印象中脏乱差的养猪业。

除了这个话题极具有噱头之外,更多的是养猪产业背后是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全球一半以上的猪肉消费量,源远流长的猪肉烹食文化等宏观、产业、消费习惯因素的推动。

当然,不管是17元/斤入场的高盛、11元/斤入场的丁磊,还是9元/斤投入的郭广昌,他们都不知不觉卷入每个养猪人都难逃的猪周期旋涡。在猪肉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从而减少养殖,却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资本进入,又使得供过于求。一入猪界深似海,从此周期永相随。

不过,没有关系,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2006年6月-2010年6月那个漫长的周期后,紧接着又迎来三个周期,一轮比一轮艰难,但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咖位更大的怀着不同目的的养猪人。

养猪不是万金油(2010.7-2014.4)

万物都有周期规律,从2010年7月开始,又一个新的猪周期开始循环,猪价不断上扬。在2011年7月猪肉价再次攀到19.8元/斤的高点前夕,终于还是有大佬出手了。

这一次是号称“企业教父”的柳传志。早在2010年,联想控股掌门人柳传志就成立了农业投资事业部,并披露了联想的投资路线图:先从水果起步,逐步进入肉类、杂粮项目,计划到2015年新建养鸡、鸭、鹅、猪一体化公司8-10家,力争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曾在2012年与当时北大出来的明星养猪大户,壹号土猪的创始人陈生洽谈收购事宜。

(插播一下此时华为的动态,2010年的华为年收入185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高达238亿人民币!而联想的净利润为亏损2.26亿美金!在当年华为超越了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30年前,还在体制内的柳传志看见一份报纸上有养猪的文章而不是革命和斗争的报道,敏锐察觉到社会风向开始转变,于是下海创办了联想。

30年后,曾经的小老弟华为早已超越联想,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通讯巨头。这时66岁的柳传志却在冥冥中选择和褚时健一样回归田园生活,选择了最初启发他创业的领域。

而另外一个浓眉大眼,与“猪”八竿子打不着的钢铁巨头也宣布养猪计划。

2012年3月,武钢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十二五”期间将投资390亿元于相关产业,其中包括养猪。很显然,媒体老师们也对钢铁怎么和养猪产业相关很好奇,一时之间,媒体上充斥着钢铁侠养猪这种为大众提供茶语饭后笑点的新闻。

在随后的两会期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更是透露,公司准备建万头养猪场,还准备在武汉市周边丘林荒地上,养猪、养鸡、种菜,立体养殖、绿色养殖。跨越山和海的距离进军养猪界,武钢目的原来是“度过钢铁行业的寒冬”!

不巧的是,企图通过养猪度过钢铁行业寒冬的钢铁侠,正好也遇上了猪价的下行周期!价格已从高点的19.8元/斤跌至2012年初的14元/斤,未来还会继续探底至2014年的10元/斤。

与武钢一样没有好好做功课的还有财大气粗的爱马仕哥——许家印。

2014年恒大集团在一次发布会上放出豪言:未来投资1000亿资金进军现代农业。而此前集团早已在畜牧、粮油、乳业三大领域投资了近70亿元,并购了22个生产基地。

并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启动涵盖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销售总监等职位在内的多达1800人的公开招聘,如总经理年薪200万元起,营销总监150万元起,产品工程师年薪16万元起。

看起来进军养猪等农业领域决心拳拳的样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个虎头蛇尾的计划。仅仅2年过后,2016年恒大集团突然以27亿出售集团旗下几乎全部的农业领域权益,完全回归地产主业。

在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这一轮猪周期中,不管是联想明确的投资版图、要度过钢铁寒冬的武钢,还是巨资斥入的恒大地产,他们似乎都有明确的目的——扩大产业版图,而看起来很简单的农业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只不过从事后复盘来看,三者的投资结果都不大好:有的七零八落,有的无疾而终,有的仓惶退出。

地产大佬集结号(2014.5-2018.5)

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猪周期,好像吹起了集结号,地产大佬纷纷奔赴养猪战场。

如果说恒大的农业养猪是自发行为,那偏好国际范的王健林则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2014年12月,60岁的王健林第一次踏足贵州省东南部的丹寨县,这是个以喀斯特山地和苗族人口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和村里的养猪户黄锦和一样,大多数留守务农的村民,此前并不知道这个出行有着一堆跟班的男人是中国的首富。

烧茶村村民黄锦和紧紧拉住王健林的手

首富此行的目的是扶贫来了。万达集团和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扶贫办和贵州省丹寨县签订扶贫协议,计划投入10亿元,5年使人均收入翻番。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年出栏30万头土猪养殖场;年屠宰加工30万头土猪屠宰加工厂;年加工饲料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

然而,王健林在丹东县考察了一圈后,无奈地说了三句话:

“我们去年想在当地养猪,建设30万头规模的土猪扩繁厂等”

“但我们调研了国内的5大养猪企业,都没有挣钱的,基本是一年挣一年赔,那十年下来不就为零了吗?没有利润,怎么扶贫?”

“盖个十万头猪场要几个亿,我们建个五星级酒店才多少钱?!”

于是,王健林养猪的想法变成了投资600亿元兴建旅游项目和万达广场。

其实,养猪一点也不简单,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据统计,在“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后,全国500万环保技术不达标的养猪散户退出市场,500头以下的中小散户缩减40%,而大企业却迅速扩张,5000头以上增加了156%。

养猪业的剧烈变革由此开启!资本密集、规模经济、技术赋能、环境友好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20余年的养猪经验的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在在2015年末重磅登陆创业板,随后市值飙升至2720亿元,一度超越万科等知名企业,在成为创业板第一股的同时也造就了约48位财富过亿者。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在每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丁磊都会将其养的“味央猪”与各位互联网大佬共享。杨元庆发微博“炫耀”,马化腾赞其“肥而不腻”,张朝阳夸它“秀色可餐”,雷军认为它“入口即化”……

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杨元庆发微博晒“丁家猪”

有了这么多大咖的免费广告,在2016年底的“丁家猪”1元起拍活动中,卖出了一头黑猪值27万的天价。

丁磊能将一头猪卖到将近30万一头,在当时,普通养猪户却只能卖17元/斤,且猪肉单价不断呈现下降趋势。

就在猪肉价格降到14元/斤的2018年3月,许家印再次提出未来10年要投资1000亿投资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航天工业、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现代农业等高科技领域进行积极探索。许家印又要开始搞农业了,只不过这回加了“高科技”三个字。

然而仅仅1年后的2019年3月,许家印又说:

“恒大以前进入过粮油、乳业、矿泉水等领域,经过探索后我们发现,它们一年也就销售几亿、几十亿,和我们6000亿销售规模是不匹配的,所以恒大在产业的选择上一定是未来非常大的规模的产业,比如旅游、新能源汽车产业。”

相比爱马仕哥的朝三暮四,一位农民出生的地产大佬干起农业来显得更专注些。

2018年,杨国强专门成立了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聚焦现代农业机械、现代种业、物联网等领域,还投资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第三代水稻杂交技术的研发,并同包括荷兰、以色列等国的公司和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养猪当然也少不了!碧桂园曾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农业业务的招聘,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一条要求10年以上经验的养猪事业部负责人JD。

杨国强说,“40年前我种田,40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命运真是个轮回,这次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温饱,而是将这些高科技农产品供应给碧桂园的400万业主。

总结这一周期的特点,房地产大佬或自愿或被迫来到了养猪行业,有的人在行业外转一圈赶紧撤退,有的重新出发但立刻又上演“半途而废”的戏码,有的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进去了,但似乎还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比房地产实实在在的养猪,互联网企业就机智很多。他们用另外一种形式间接参与养猪。

电商巨头出动(2018.6-至今)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存栏383头,发病47头,死亡47头。疫情开始扩散,全国20余个省份陆续发生数百起猪瘟疫情,扑杀生猪数百万头。

猪肉供应短缺叠加能繁母猪存栏锐减,猪肉价格从10元/斤蹿升到25元/斤,是历次猪周期猪肉价格涨幅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

疫情让大资本望而却步。

互联网新贵们则以养殖企业上游技术供应商的角色深度参与到养猪行业。

比如阿里巴巴。在2018年6月7日的云栖大会上,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未来将投入数亿费用对ET大脑进行针对性训练与研发,最终全面实现AI养猪。

而AI怎样应用到养猪业呢?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给了一个接地气的解释:

“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

阿里养猪这样的劲爆新闻一度赢得刷屏效应。而其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一组组朴实无华、朗朗上口的标语同样刷遍西南农村:“今年打工不出门,智能养猪到家门”、“智能养猪搞得好,照顾家里老和小”……

再比如阿里巴巴的劲敌京东。

2018年11月20日,在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刘强东宣布成立京东农牧(是京东数科的子公司),通过与大学、科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形式,研发推出“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三大模块的京东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正式向养猪业进发!

京东方面还预测AI养猪技术能够使成本降低30%-50%,饲料用量节约10%,总体能降近500亿的养猪成本。

不管是马云的ET农业大脑还是刘强东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二者都从医、食、住、行全面监控每头猪从出生到出栏的一举一动,实时监测猪的活动情况和各项指标,京东甚至还推出“猪脸识别”。

我们不晓得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是否真如推介一般功能逆天,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些装备一定很贵!多少养猪人能用得起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尾声:养猪还是不养猪,这是个问题

2019年夏秋之交,猪肉史无前例的涨价速度和极高的价格,引发了全民关注和讨论。有些人笑称现在相亲不看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茅台股票,而是看家里有几头猪!有些人跃跃欲试要通过养猪发家致富。

然而,复盘近十年来的4轮猪周期,养猪界吸引了资本巨鳄高盛,互联网达人丁磊、马云、刘强东,企业教父柳传志,地产大咖恒大、碧桂园和万达,甚至还有武钢集团、复星医药……尽管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养猪命运却有些相似。

高盛不再是双汇的股东,雨润也完成双方的对赌协议,资本套现走人;武钢的邓崎琳因受贿落马;联想的养猪事业再无进展,取而代之的柳传志亲自为“柳桃”代言,“褚橙”、“柳桃”、“潘苹果”的故事有点魔幻。

恒大转向了许家印认为的体量更大的恒驰汽车;碧桂园的养猪事业部负责人应该还囿于当下的猪瘟以及严格的环保政策;王健林可能在庆幸当年建的是文旅小镇而不是养猪场,否则他在2017年的断臂自救都会少一丢丢筹码。

丁磊的天价网易味央猪在赚足了眼球后,也在2019年春节前,裁员将近50%;不知道马云和刘强东这对冤家经过猪周期的洗礼,还敢不敢再卖养猪的噱头,还会不会继续向养猪界植入高成本的技术……

我们全力赞成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在严守国家相关政策,在宏观指导下扩大规模,形成高效、集约、环保企业;但也极力反对像上文各路资本一样拿养猪当噱头,进行投机的行为。这些大佬们或是在猪价上行、高点、下行、冰点入场养猪,但终究是低估了养猪这门手艺,也缺乏专注和耐心,因而大多数惜败而归。

所以如果爱,请深爱!如果只是非常短暂地爱一下,还是离开比较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