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利VS世界伊利:全面收购,虎力全开

中国伊利VS世界伊利:全面收购,虎力全开
2022年03月07日 23:40 砍柴网
来源: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ID:lanjingcj)

过去几周全球奶粉行业涌现了一波收购的热潮,继 2月中旬美赞臣中国收购国产羊奶粉品牌美可高特后,3月2日法国乳业巨头达能又收购了湖南欧比佳食品。而在这波收购潮中最重磅的当属伊利股份(600887.SH)与澳优(1717.HK)的收购案。

3月3日伊利与澳优同时宣布,伊利共持有或控制澳优乳业股份9.53亿股股份,占澳优乳业已发行总股份的约52.70%,伊利对澳优已全部发行股份全面要约收购成功。这意味着从行业格局上来看,伊利已成功锁定“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地位。

细看中国奶粉行业的发展历程,一共经历了两次收购高潮,上一次发生在2013年,当年不到半年时间国内就完成了6宗收购重组案例。

2013年的乳业收购潮起源于当时的国产奶粉危机,国内奶粉市场一度被国外品牌挤压到市场份额不足三成,呈现一边倒的“洋”天下。为了实现“国产复兴”四部委联合制定发布《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引导婴幼儿配方奶粉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浴火涅槃,向死而生,经过多轮产业调整和革命国产奶粉才得以重生。最近几年发展态势迅猛市场占比逐年提升,去年更是达到了60%。如果说上一波收购潮是由内到内的“自救行动”,那么这一次则是由内至外的“筑强行动”。

上进:中国伊利收购

毋庸置疑每次收购潮背后都是产业的一场暗战,以前的收购行为重在强调以统并散、以大并小、化不利为有利,但放眼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则更注重优中补优,强强合力,让优势更优。

在今年发生的几例外资企业收购国产品牌案例中,体现了一个共性特征,即被收购的企业都具有生产羊奶粉的优势。外资品牌加速本土化且把赛道聚集在羊奶粉这个细分领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国际并购暗藏刀光剑影,处处是围猎,中国企业在自己的市场理所当然要提高参与度。

中国乳业发生的两次收购潮伊利都参与其中,并践行了头部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此次伊利选择收购澳优就很明显的体现了强强联合、联合博弈的特征,目的在于实现1+1>2的效果。

其一,作为稳居“全球乳业五强”的乳制品全品类领导者,伊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力,同时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研究母乳成分,拥有20多年历史和千万母乳分析数据的世界领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可以在技术研发和战略布局上全面补强澳优,让澳优更优。

根据协议,伊利将继续支持澳优的独立运营,维持澳优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上市地位,澳优现有营运及业务不会做出任何重大变动。伊利将帮助澳优完善长远业务发展的计划及策略,充分发挥双方协同效应,促进澳优更加持续健康发展。

其二,澳优在全球羊奶粉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澳优配方羊奶粉销售额已连年占国内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总进口量6成以上,是全球羊奶粉销量第一的品牌。

在伊利收购澳优之后,产品矩阵上可以拼成牛奶粉+羊奶粉的双轮版图,直接给伊利带来体量上的的增加,同时也填补了伊利在全品类上的空缺。

其三,随着国家在健康中国战略上的推进,伊利和澳优可以同时发挥各自在营养品领域的优势。澳优的产品线已经从婴幼儿配方奶粉扩展至全年龄、全生命周期的高端营养品及营养健康服务,而且已经取得非常可观的市场动销。

与此同时,伊利也早已涉足营养品领域。双方联姻后将彻底打通营养品赛道,协同发展,共同开发营养品市场的新蓝海,至此将以前在赛道上的搏杀演变成了同行。

中国乳业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新兴力量,形势反转,现在成了外国人研究中国乳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消费趋势,不断地在给国内乳业市场注入活力,头部企业优势也将更突出呈现全面开花之势。

根据伊利2021三季报显示,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取得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长,其中金领冠珍护增速超40%,为该细分市场中增速领先的品牌。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份,金领冠在全渠道增速领跑所有同品类品牌,成为中国市场增速领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

进入2022年,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继续快速增长,1月份增速接近20%,遥遥领先于国内外同行。

另外,今年中国奶粉市场还迎来一大政策变化,随着史上最严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的颁布,不管是外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一视同仁,都将经历一轮新的洗礼。

按照规定,2017年首批通过配方注册的产品需在5年后重新递交申请,即在 2022年将有一大批配方面临重新申请。伊利金领冠奶粉是首批符合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伊利也因此成为唯一一家首批通过新国标的头部企业。

新国标带来了新标准,“注册制”下又是一场看不见的行业变革史,它能无形消弭淘汰落后的产能,让环境更清朗。加上比欧美奶粉更严苛的标准,国产代替将成为消费主流,给伊利澳优等头部品牌还能直接带来量能的增加。

叠加澳优在羊奶粉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伊利“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的护城河越筑越强。

前进,世界伊利拼图

伊利在2021年取得了蝉联全球五强、连续8年稳居亚洲乳业第一的行业地位,综合各方面信息今年延续这一成绩已是板上钉钉。

依据伊利去年上半年营收突破了500亿元的表现,分析一致认为去年全年营收很有希望能突破千亿大关。如能突破那么伊利将成为亚洲首个营收破千亿的乳制品公司,继而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中更上一层。

单从短期来看,全面收购澳优成功,也将直接为伊利带来业绩表现的跃升,增厚公司EPS。根据Wind一致性预期数据显示,2021年伊利和澳优合计规模近1200亿元。实现财务并表后的伊利无论是在综合实力还是单向指标上都将跨越到一个新的层级。

伊利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2025 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 年全球乳业第一”才是伊利既定的中远期战略目标。

从打造世界拼图的角度而言,收购澳优可以直接内化其在全球的供应链优势。澳优乳业在全球共有十个工厂,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地”有着完善的乳业资源和供应链布局。

澳优的海外基因,能很好的助力伊利加快国际化步伐。同时伊利在海外的资源和供应链也可以补足澳优的短板,并逐步优化出一条中国乳业品牌出海的新模式。

受全球疫情影响,海外发展可能暂时无法完全打开局面,但是对于2030年定标要站上全球乳业第一宝座的伊利来说可以着手了。如果单纯的靠自己不惜重金砸出市场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但是依靠澳优在海外市场的优质资源和渠道,却可以帮助伊利快速激活全球市场,加快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

与简单的买买买不同,伊利作为头部品牌,思考点更多的是聚焦在如何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中国奶粉市场曾经被外资品牌强势占据了多数份额多年,这其中有国产奶粉自身的原因也有经营理念、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好在国产奶粉历经磨难从复兴走到了重生,又从重生迈向自强,到如今国产奶粉又赢回重构市场格局的主动权。所以中国乳企之间需要竞争,更需要有合力,伊利和澳优的强强联手也为未来中国企业构建全球格局打了个样本。

背靠中国大市场,面向全球新格局,有理由相信越做越强的伊利能把收购澳优打造成中国收购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因为这是一个容得下理想主义者的时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