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 事件之后,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并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想要继续使用 Kindle 的朋友会考虑将 Kindle 的已购读物下载到本地并备份一份到 PC 或其它的云存储方案,通过长期持有 Kindle 并阅读来继续延续和 Kindle 之间的缘分。这些朋友的部分,还会在美亚开设账号,继续体验着 Kindle 的诸如 Send to Kindle(Kindle主打的推送服务,简称 STK)、Kindle Unlimited(Kindle 的借阅服务,简称 KU) 等常用服务。
还有一些朋友,TA 们或可能保持一个或者多个 Kindle,或直接弃坑寻找代替方案,可真的有一个中文电子书店可以代替 Kindle 书店吗?
我的答案是:很遗憾,没有。
Kindle 的生态很特殊,结合了硬件和丰富的内容生态,除了中文书库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外文书库,这才是很多外语学习者选择 Kindle 或者选择 Kindle 中国的原因——
一方面购买优质外文电子书十分之方便,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购买到。
关于外文读物的部分,个人建议是有强阅读新书诉求的朋友,转区到美亚后可以继续购买使用,只是确实会贵一些。而如果不想折腾,或手头拮据的小伙伴,你在互联网也总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勤奋一些搜索,或者掌握诸如「 ZL」这样通向外文世界的桥梁,你大可不必担忧这些。
解决了外文读物这块的问题后,让我们再看看中文世界是否存在一个能代替 Kindle 及其生态的产品,我想了下,的确有几个平台,有这个资质。
这些选手就包括了:文石 Boox、得到、微信读书、掌阅iReader 等等,基于我最近在全网的调研、观察以及结合自己的设备持有情况,我把目标锁定到了「得到」和「微信读书」对应的书店「得到电子书」和「微信读书APP」以及「得到阅读器」和「微信读书阅读器」之间的对比。
通过综合对各类主流、小众读物的库存情况以及读物在阅读器上的体验来给大家做一个相对全面的对比分析,相信可以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看待当下数字阅读综合性选手的实力情况:
参赛选手数据
选手1:微信读书
参赛书店:微信读书&微信读书 Eink APP
参赛设备:微信读书阅读器2(7.8'')
入选理由:「国民」阅读APP、阅读器制作精美
选手2:得到
参赛书店:得到电子书
参赛设备:得到阅读器 Pro(7.8'')
入选理由:电子书制作精良、阅读器综合体验感强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会先对比两个品牌在各端中的体验差异,再通过对热门读物、旅行读物、期刊杂志等图书类型进行书库的体验对比,给大家一个比较客观的视角去看看两者在图书库存、排版这些方面的差异。
网页端体验对比:dedao.cn Vs weread.qq.com
https://www.dedao.cn 得到的主页有点像「知识商城」的定位,而微信读书的主页 https://weread.qq.com/ 则纯净得多,就更像是一个书店的感觉。登入后进入书架页,则都会显示最近正在读的读物信息,其中得到这边还会显示阅读进度,显得更人性化和视觉化一些。
进入阅读页面后,得到这边显示出了一个「引用原文」的特性,对于写作者而言这无疑是很好的帮手,这里给得到团队一个好评。
在阅读体验方面,得到的网页版支持三栏同时阅读,而微信读书则是滚动阅读的逻辑,可以说是各显神通吧。
手机端APP对比:得到APP Vs 微信读书APP
手机端方面,我们我们分别用海信墨水屏手机打开得到APP和微信读书APP,我们会发现得到APP和网页端类似的知识商城的定位,但选到了电子书则又是另外一个模样,有诸如「新书」、「年度榜单」、「得到独家」、「杂志期刊」以及「分类」等细分选择。而微信读书就是各种榜单了,包括了「飙升榜」、「新书榜」、「神作榜」、「潜力榜」和「总榜」等。
双方的设计无疑也突出了各自的特色,通过观察,「得到电子书」这边的定位应该是做精自己的内容的思路,而微信读书则是覆盖面广,因为也不知道各自的图书数量,我也只能这么去初步感知一番。
下面我们会进入正题,我们将以阅读器为主要展示媒介,为大家通过各个内容维度去测试两位代表选手在内容呈现上的差异。
设备端对比:得到阅读器 Pro Vs 微信读书阅读器2
硬件层面对比
从屏幕尺寸来看,这两款产品都属于7.8英寸这个中等尺寸的设备范畴,这个尺寸的设备在阅读体验上无疑是不错的,相比于大尺寸墨水屏设备来说也算是便携的范畴了。
从外观设计来看,微信读书阅读器2在外观上显得更加「高贵」,金属质感、钢化玻璃背壳都突出出了该团队显然在设计上花了不少功夫,得到阅读器Pro的纯白设计也十分亮眼,中间一个 Home 键在关键时刻还是十分便捷的,虽然相对于前者显得塑料感强了一些,但还是舒服的。
表面似乎贴了一层十分细腻磨砂层,却也不影响清晰度,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好,而微信读书也贴了磨砂层,砂感似乎更强一些,但个人觉得屏幕触感还是得到阅读器 Pro 更好一些。
在具体配置上,微信读书是4核的CPU,得到阅读器Pro则是8核的。在运存上,微信读书阅读器2还是会比得到阅读器Pro高一些的(4G Vs 3G),闪存则都是32G,在实际体验中,个人感觉两者的运行速度都不慢。
实际体验层面对比
手写方面,得到阅读器Pro基本配置中未加入电磁笔的设计,但实际上是支持的,具体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选择手写选项,而微信阅读只支持电容笔,并未在手写这块有设计。
在搜索体验方面,得到胜在全文检索的全面和细节,微信读书则在已入库图书的文字输入联想这块领先。
阅读体验方面,得到阅读器在标注、笔记体验的综合度上会更胜一筹,而微信读书阅读器2则也针对了阅读器使用者开放了一些本需要付费会员才能使用的字体。
双方对自身系统都有优化设计,非常的墨水屏用户友好。
指定关键词下的检索对比:蔦屋
最近在看「蔦屋」相关的读物,所以分别在两个设备中检索「蔦屋」关键词,发现了两遍都能找到《蔦屋经营哲学》以及《解密蔦屋》,但都有一本不重复的读物,得到这边找到的是《知日·谁是增田宗昭?》,而微信读书这边则是找到了《知的资本论》。
在检索到的内容页进行详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得到这边全文检索做得更全面一些,每本书都能展示出具体来源的章节和内容,而微信读书这边直接内容部分并未展示出章节和内容的具体信息。
既然打算深度对比,就让我们再打开同一本书观察,于是我选择了《解密蔦屋》,打开该书随便一个带图页面,我们会发现,得到这边还是会精美一些的。
而在标注体验上,得到阅读器Pro这边的标注和笔记输入更人性化一些,具体表现是可以不一次性标注完、可以后期添加笔记,而且默认九宫格、语音输入也很人性化,相比之下,微信读书阅读器2这边则显得有些尴尬,默认的26键输入,对于习惯九宫格、语音输入的人来说会在效率这块有所降低,同时也无法做笔记。
不过得益于微信读书APP本身的特性,提供了热门标注的功能,透过这个特性,阅读者可以看到大家的看法,也算是一种和书产生交流的方式。
热门读物对比:《从零开始的女权主义》、《置身事内》
这里参考了豆瓣的热门图书榜,检索了《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置身事内》、《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可能性艺术》、《我笨芬芳》、《纳瓦尔宝典》等书,两个平台都能检索到,一些大部头这两个平台也都有收录,包括了《理想国译丛》(32本)、《译文纪实大套装》(得到39本,微信读书10本)、《剑桥中国史》(11卷)等等。
在检索过程中,我发现微信读书阅读器2上的联想输入的特性,很方便,但文字输入效率这块确实还是比不上得到阅读器Pro的九宫格和语音输入。
值得一提的是,得到在其 APP 下的电子书栏目还有一个叫「独家」的栏目很亮眼,上面展示了很多只有得到才有的读物,这里主要都是得到系的作者,比如吴军老师的包括《浪潮之巅》系列的所有出版物、刘擎老师的《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等,可以说超值了。
旅行读物对比:孤独星球、土摩托系列
相信大家对旅行相关的读物会比较有兴趣,我这里主要搜了下我感兴趣的孤独星球系列和土摩托系列来作对比,拿孤独星球系列来说,我在得到大概算了下,有85本左右,而微信读书似乎只有59本,比如「兰州拉面」在得到这边有看到,但在微信读书这边似乎就找不到了。
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得到(85)Vs 微信读书(59)
为了查看两者的内容和排版是否存在差异,我也拿了「西藏」、「斯洛文尼亚」等地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两者的排版总体来说都还挺不错的,只是一些细节上,得到更胜一筹,比如一些图片,得到有做针对性的优化适配,而微信读书则显得没有那么有美感。
土摩托系列:得到(2) Vs 微信读书(1)
在得到这边可以看到土摩托的两册(《在旅行中寻找人生目标》、《行走的力量》),而在微信读书里只找到了一册(《在旅行中寻找人生目标》)。
排版效果大家可以对比看看我下面这张图片,总的来说双方都还可以,只是我觉得得到的排版会更好一些。
热门杂志对比:《读者》、《看电影》、《第一财经》
杂志对比真的让我十分惊讶,真的没想到得到内容可以做得如此精致,具体大家可以见我的针对性对比,主要拿一些时下比较热门的杂志进行对比,包括了老牌杂志《读者》、娱乐杂志《看电影》以及财经杂志《第一财经》。
《读者》
在两个阅读器上搜《读者》,搜出的效果差异很大。得到这边直接显示的是具体哪一期,微信读书则是显示包含公众号在内的多个内容,其中有一个名为「读者杂志」的含有24期订阅的内容,我尝试了下,这个内容只能试读,读了几个小节后,它会提示你要在APP端才能阅读完整版。相对应的,读者在得到电子书这边体验很好,精排的封面和正文内容,让人感慨不已。
带着好奇的心情我又先后通过海信墨水屏手机的 EInk 微信读书以及 iPhone 的微信读书 APP 来查阅了下,发现还是只能试读,难道得到独家了?一脸懵逼。
《看电影》
《看电影》这个杂志也是蛮经典的,毕竟被誉为国内「影迷第一刊」。试着在微信读书上搜了下,没找到。但在得到电子书这边找到了,并且为精排,打开202205期看了下,白兰度还是那么帅呢。
《第一财经》
接着再看看财经类杂志《第一财经》,本来要看6月刊的,结果发现在微信读书怎么也没找到,但得到有。为了对比两者内容的差异,我们就同时打开了5月刊来对比一下。
结果显示,二者排版上两者差异确实不小,得到这边是精排,微信读书则像是没有做过内容适配的状态,细节差异很大。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得到」和「微信读书」这两个平台在各维度的能力情况不管从软件还是硬件都有所了解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款都有自己内容生态的产品和 Kindle 是有相似之处的,大家都试图打通硬件和内容的通道,也都在自己能做好的方面不断努力,至于哪款设备、哪个平台更适合你,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也有了答案。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微信读书阅读器2的金属外观、联想输入特性、热门标注的设计以及打通微信生态的玩法。与此同时,我也喜欢得到阅读器 Pro 的内容输入设计、开放式的系统以及精排版的图书/杂志布局,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得到可能下半年会有新品出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就是本次对于两款热门且我认可的品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的深度对比,希望能帮到大家一些。我写这些内容还有一个期待,期待中文付费电子书可以越做越好,这点也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End-
本文作者:直树桑
数字阅读研究者,对知识管理略有研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