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纽约时装周,引领国潮新风尚,这家国货如何从“土味”翻红?

登陆纽约时装周,引领国潮新风尚,这家国货如何从“土味”翻红?
2021年06月28日 15:57 华商韬略

文|华商韬略泽瑾

曾以“番茄炒蛋”土味配色亮相奥运的国货品牌强势崛起,而霸占国内中高端运动市场的外国品牌跌落神坛。

2021年4月的销售数据显示,曾经一鞋难求,被国人疯狂追捧的阿迪达斯、耐克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腰斩,而过去被视为“土味国货”的李宁的销量却暴增800%。

如此令人诧异的反差迅速登上热搜。

在惊讶之余,人们纷纷感叹曾经被国外名牌占领的中高端运动服饰市场,终于有了国货的一席之地,而依靠“国潮风”强势崛起的李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3月份爆出新疆棉事件后,消费者的关注对象集中从国外大牌转向国货;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宁等国货品牌在背后默默发力已久,从曾经标志性的“番茄炒蛋”,逐渐转变成年轻人心目中的潮流代名词。

1990年,李宁公司成立。凭借着创始人顶级运动员身份和独到眼光,李宁迅速成为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亚运会等顶级赛事的赞助商,围绕顶级赛事开展营销,将品牌与中国运动事业捆绑在一起。

这一手段在品牌竞争尚未饱和、消费水平较低的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6年,李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13%,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远超阿迪、耐克之和;2004年,李宁成功在香港上市,营业额一度达到12.7亿元。

但好景不长,进入千禧年,阿迪、耐克等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逐渐重视,加之李宁的国际化战略的失败,李宁在国内运动市场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2003年,李宁国内市场第一的宝座被耐克抢走,而开在美国、西班牙的高端线海外门店也纷纷倒闭。

即便请来林丹、张继科等年轻明星运动员担任形象代言人,打造全新logo和口号,并将产品全线提价,李宁试图对标高端产品、向90后年轻人靠拢的种种举措还是失败了,其两任总裁也先后引咎辞职。

但正如李宁的口号“Make the change”,李宁一直没有放弃自我改变和突破的尝试。终于在2018年,李宁接到了纽约时装周的邀请函,邀请其参加运动类节目的大秀。

这一次,李宁凭借着深厚的品牌积淀,推出的新品包含复古潮流的设计和大比例的中国元素,不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潮流,更勾起了中国消费者的民族记忆,使得其推出的子品牌“中国李宁”彻底一炮而红。

大秀落幕的当天,李宁的微信指数暴涨700%;时装周上出现的200多套新品一经发售,两天时间便被一抢而空。据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李宁纯利润超18亿,同比增长163.5%,是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李宁也早已从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企业,摇身变成潮流国货的代名词。

随着中国的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他们容易种草却又充满个性,喜欢享受却又注重养生。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民族属性的自豪,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大众消费心理。

比如聚划算对Z世代极其上心,从价格到玩法,从独特的造节到产品,从圈层到品牌,聚划算都遵循一个准则“怎么吸引年轻人就怎么来”。

今年聚划算结合Z世代圈层文化,创新性地推出了一份最懂年轻人的榜单“划算Z选”,卡片式场景创新让用户更乐于浏览。同时,还联动头部KOL为大家挑选好物,深得年轻人喜爱。

正是这些奔涌的后浪,为品牌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崛起机会与想象空间,李宁等近年崛起的国潮品牌,都离不开他们的一份力。

凭借民族记忆为国潮赋能,“国潮品牌”的崛起之路值得记忆和期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