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之下,23万家单体药店何去何从?

风云变幻之下,23万家单体药店何去何从?
2020年12月02日 09:34 九哥财经

药品零售行业存在着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两大类型门店,从品牌影响力及曝光度来看,大中型连锁乃至上市连锁无疑占据着行业绝大多数焦点,而存有相当体量的单体药店却难以走进大众视野。

从数量上看,根据《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9.0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

这表明,2019年我国单体药店的数量为23.4万家,如果把时间向前倒推10年,2011年的单体药店数量最多为27.7万家,相较2019年减少了4.3万家。

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单体药店数量就减少了4万多家!如此局面,一方面彰显了我国药店连锁业态发展态势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单体药店的生存日渐堪忧。

单体药店面临内外交困之境

那么,当前这20多万家单体药店正在经受怎样的严酷现实?基于内外部环境来看,来自外部大中型连锁的攻城略地竞争,来自国家政策对规范经营的强力约束,来自自身软硬实力的先天不足等,都让单体药店倍感焦虑彷徨。

外部竞争方面,产品、服务下沉基层市场已成趋势,各大上市连锁正借助资本力量加快并购、加盟步伐,积极抢占四五线市场;此外,跨区域连锁、本土连锁为了扩张自身势力范围,亦在基层市场有所作为;更有医药电商平台、跨界竞争者们的入局,试图分到药品零售市场一杯羹。由此来看,单体药店正面临多方新旧势力的搅局,行业竞争激烈,而由于自身实力受限,客流和利润正在被进一步压缩。

国家政策方面,医保、药监部门对于药店的规范经营管理进一步趋严。例如新版药品管理法的实施、药店飞检制度及专项整治的常态化运行、执业药师的持续管控等,都增加了单体药店的规范化经营压力。此外,带量采购、医保限刷、个人账户改革等政策,也对单体药店的经营造成直面冲击。通常,单体药店受限自身实力,规范化程度较低,难以获得医保定点资质,相较连锁药店,受上述政策因素的限制更大。

自身实力方面,由于体量小,单体药店更常见于县城乡镇市场,在服务专业性、经营规范化、引流动销力、渠道议价等方面都较为欠缺。当前,新零售发展势如破竹,带量采购如火如荼,相较连锁药店,单体药店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足,它们往往采购成本更高、利润空间更低,甚至一些品种无法获得。这种软硬实力上的差距,是单体药店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

近几年来,有关连锁药店倒闭潮的消息不绝于耳,加之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药店的生存环境更显举步维艰,更不用说生存环境更为恶劣、抗风险更低的单体药店。

寻求加盟与着力转型并行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在外部连锁攻城略地、医保政策日渐收紧、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仍保有二十几万家体量的单体药店该何去何从?

一个方向是加盟,成为大中型连锁药店的一部分。对此,行业专家李曰军撰文指出,单体药店加盟,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规范化、制度化的连锁体系,更宽广的平台和商品采购渠道。例如,加盟店可以参与电商平台、甚至与加盟连锁一起参与处方外流等新红利模式。从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单体店选择加盟,利大于弊。

好的信号是,当前上市连锁扩张步伐依旧不减,以老百姓为代表的上市连锁更是吹响了“门店过万”的号角,此外还有部分实力强的区域连锁正在寻求上市,扩大势力版图,这对于单体药店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

但对于那部分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强,更愿意选择自由发展,立志努力壮大的单体药店来说,若想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走得顺畅,就必须思考接下来的转型升级之路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后一个阶段,零售药店将会往以下业态转型:应对处方外流和医药分开的新特药房和医院周边药店;注重慢病服务和小病自我药疗的社区专业药店、特色专业药店;服务高品质生活人群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大健康药店、多元化药店。

结合现实来看,体量较小、实力较单薄的单体药店向注重慢病服务、小病自我药疗的特色店转型,或许是一个合适选择。对于单体药店来说,其顾客来源主要靠熟人关系来维持,经营者更能够提供紧密的慢病服务;将药店打造出特色,能够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也容易在顾客群体中形成口碑效应,增强情感黏性。

此外,新零售潮流浩浩荡荡,单体药店无论主动或被动,都在被这股潮流裹挟着往前走。从模式转型、挖掘经营潜力的角度思考,单体药店“触网”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对此,太行药业营销总经理虞国庆表示,单体药店完全能够嫁接到电商平台中。

在虞国庆看来,单体药店嫁接电商平台,考验着经营者的思路和决心,如果想要把药店发展壮大,就必须快速跟上互联网这趟车,即使没有能力独立开发信息化系统,也可借助电商平台将经营品种实现“触网”。单体药店玩电商只是一种形式,关键看运作,最终还是要实现商品交易,获得合理利润,这样才能把药店经营好,小药店也能做成大连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