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域资本黄晓黎:FinTech浪潮下的生产力和组织变革

曦域资本黄晓黎:FinTech浪潮下的生产力和组织变革
2020年09月25日 16:13 融资中国

后疫情时代,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中国启动了庞大的“新基建”投资规划。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金融科技领域应用也因此掀起一波热浪。金融科技进入“新时代”。

9月24日,融资中国2020(第八届)金融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举行。

会议上,曦域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晓黎发表了主题演讲。她提到,任何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剧烈变革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思考:最核心的两个底层因素(生产力和组织变革)如何发生变化?如何相互作用?

黄晓黎表示,在金融科技行业,底层架构发生变革,支撑上层业务变化。而业务发生变化后,反过来又会促进对底层基础设施的需求。这是生产力不断循环的正向作用。而新技术的应用,实际上也会最终带来商业价值。作为投资人,我们非常荣幸见证这段历史,有幸能够参与其中。

以下为嘉宾现场精彩演讲,由融中财经编辑整理:

黄晓黎:各位嘉宾上午好!感谢融中给这个机会让我来分享一下最近对整个产业变化新的认知和总结。今天的演讲题目是《FinTech浪潮下的生产力和组织变革》。

这5年来,曦域一直专注在科技金融行业的投资,我们的所见、所思都深刻体会到了底层生产力和组织的变化。

首先,我要从一本书说起,《美国真相》。这本书是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写的,主要反思美国体制问题。这本书中有个观点:国家财富真正的由来是什么?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和完善的社会组织。其中,生产力来源于知识和技术进步,取决于我们的基础科学教育。组织则取决于人类对社会组织的认知程度,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组织过程,并不断迭代。反观,国家体制,需要加强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公平分配。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昨天晚上,我跟我们北京地区的被投企业CEO们做了一个讨论,主要谈的也是生产力和组织结构。即使对一家小企业来讲,也是关系到生产力、组织以及如何分配的问题。其中一家做技术公司CEO讲到,生产力首先是技术和产品,但最核心的还是人,人也是生产力,也是资产。她把公司内部人员也做了非常详细的数据化定价,从项目咨询,到项目执行,再到后期维护等计算人力的投入和产出,整体公司管控都围绕人这个核心。

其实,CEO们比较关心的是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组织?一家企业,我们怎么去管理?对此,我认为,一个好的CEO、能够建立好的组织,他需要具备两点要素:第一,通晓人性,对人性深刻地理解,知道组织里的人想要什么?第二,确保公平分配。

所以,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底层的逻辑其实是相通的。

生产力变革影响业务流程及底层架构

再来看金融科技行业。对于行业发展,尤其是它在剧烈变革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思考:最核心的两个因素是在如何发生变化?如何相互作用?

首先,金融科技浪潮下的生产力变革,可以归为两类:

1、底层基础设施的变革;它解决的是通信问题,互通互联的问题,算力问题,甚至是一些新的分布式的基础设施。2、技术层面的变革;运用数据去做业务,我们也确实看到很多具体业务层用了AI、知识图谱等技术。

另外,我们大家会明显感觉到的变化:现有新技术公司最核心价值就是金融风险的识别和产品定价。

现在我们看到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数据增加、数据连通。这把很多传统业务步骤开始前置,比如理赔、核保、贷款审核,反欺诈、信贷授信都会前置到跟用户最开始接触的那一刻。数据增多,然后用各种传统的金融工程模型+AI模型,才能够实现更加的智能化,更好地把产品做好。从业务流程讲,技术对业务流程会重塑,原来传统数据库对新业务不支持,数据是孤立的,调取不到。

所以,我们现在也看到国家希望金融科技可以做到能够自主可控等,但实际上,在新的技术发展下,国家政策只是外部助力。技术发展到今天,金融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整个底层架构要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

底层架构发生变革,才能支撑上层业务的变化。而业务发生变化后,反过来又会促进对底层基础设施的需求。这其实就是生产力不断循环的一个正向作用。新的技术应用,不管是降本增效,还是通过技术做新的产品和模式创新,实际上最终都是会带来商业价值,给金融行业带来更深的一个价值。

组织变革导致商业利益的重新分配

我们再来看看,行业组织的变化。

现在新的金融模式、创新产品、创新金融,最核心的是跨地域、跨场景的,场景金融、数据金融,它与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连接外部的数据和场景了。这也导致一些创新产品和创新金融出现,商业利益的格局分配也不一样了,有些技术公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也就自然可以参与利益分配了。

再比如,中小银行、农信用社体系,他们原来可能更依赖于同业等,不愿意做个人零售金融、小微借贷,金融进不到实体里。现在格局变了,这些业务机会没有了,这些机构必须去赚难赚的钱,而这种需求也就会促成它们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未来银行可能也会有一个整合并购过程,也需要主动做业务,把客户抓住,服务好。做不好,就可能被人并购。所以,银行之间的利益也是在重新分配。

原来大银行、小银行各自都有各自的位置,现在变革以后,一些新进入者会切到了蛋糕,那就必然会导致一些原有的参与者失去位置,大家都是在组织重塑中寻找自己的新定位。变革之后,也是一个商业利益重新分配、组织重新界定的过程。

另外,金融科技的监管。监管也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涉及到跨部门问题、产业问题、老百姓问题,还有对外开放问题。整个金融监管也要有一个重新寻求更有效联合的监管方式。

技术公司会在未来切到相当大蛋糕,持牌机构会面临新一轮洗牌

从技术角度来讲,金融工程类最底层最核心是对金融产品的理解,以及算法和Knowhow的积累,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发达程度是需要我们奋起直追的,因为中国企业在这国际领域只是一个参与方,还是一个比较晚的参与方。自主可控的提出和全行业的努力,将加速促进。

另一方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中国又面临着非常大的市场机会。由于整体系统架构没有那么沉重,在新机遇来了之后,我们可以弯道超车,用新的技术很快地做一些新的业务。而且中国有比较大的优势,就是互联网的发达程度,给金融带来了非常好的数据基础。

那么,未来能切到大蛋糕的技术公司是什么样呢?

技术公司是一个连接者,前端连接各种需求,可以更灵活地去对待这些需求。比如,一个持牌机构其实有很多监管限制,跨地域、跨场景做业务时,前端服务受限,如果要数据打通,技术服务要求很多,这不是原来金融持牌公司擅长的。另外,连接各种金融产品的提供方,可以成为一个连接器,一个中间的技术平台。加上金融产品的在线化,这让很多金融SaaS平台可以挣到更多钱。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公司未来也有机会成为一家大公司。

总而言之,在整场变革中,未来的技术公司会切到相当大的一部分蛋糕,而且持牌机构会面临着重新一轮洗牌。

每个行业、每个细分赛道都有它发展的浪潮。我们现在明显看到:目前小微信贷的在线化是一个风口,未来会更多的实现在线化和智能化。保险方面,理赔、核赔的很多模型都在不断前置,数据的运用能力越来越强,对金融风险的判断和对产品的定价更加精准,这是金融科技能够产生的真正价值。

再简单讲讲区块链。从私链到联盟链到跨链,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场景应用联盟链,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现在,很多联盟链从最简单的对账,账本共识,会产生一些价值。接下来,这种联盟链连起来,我们会发现它有可能做到业务层面,也会产生更好的价值。所以,前期还需要更长远的投入,才会带来更多正向的反馈。

现在我们发现有三支力量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一是政府、一是监管机构,还有一些大型央企。我们发现,区块链确实非常有价值,在一定的基础功能之后,数据共享起来,然后再逐步解决很多业务问题;业务发展起来再反过来驱动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发展,又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一个正向发展的态势。

所以,我们现在对中国的金融科技非常有信心。这5年来,我们专注在这个行业里做投资,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变革,技术进步带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作为投资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见证这段历史,而且能够参与其中。我也希望,未来能与行业更多同行一起在变革中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最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