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全球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
乐聚机器人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领跑者,自2016年由哈工大十位师兄弟创立以来,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精神,在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从科研教育到商业服务再到工业智造,乐聚机器人不断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多元化应用场景,致力于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其推出的Aelos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曾在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惊艳亮相,而“夸父”系列机器人更是在科研、工业等领域实现了稳定交付和应用落地,展现了乐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强大实力。
乐聚机器人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技术的突破,更彰显了其在商业化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本文将深入剖析乐聚机器人的技术路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展望,探讨人形机器人如何在不同领域实现价值,以及乐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最终实现服务于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宏伟目标。
“因乐而聚”的初心
2016年,十个来自哈工大的师兄弟怀揣着机器人的梦想,创办了乐聚机器人。而乐聚机器人名字的来源,也正是由于几位师兄弟“因乐而聚”。
自创立以来,乐聚一直是一家专注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创立至今,乐聚已获腾讯、深创投、洪泰基金等战略投资,获评人工智能领域最高荣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入选融资中国“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案例TOP10”、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目前,乐聚已陆续推出多款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衍生品,持续专注于机器人在科研教育、商业服务、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多元场景下的落地应用。与华为云、一汽红旗、海晨股份、中国移动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历经9年积淀,乐聚已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领跑者,在科研、商业、工业三大场景实现稳定交付,发展为全球范围内公布交付数量最多、场景最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企业也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单位、科技部“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单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单位等。
技术路径上,乐聚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指两条腿能走路、两只手能作业,同时拥有人一样的智慧。乐聚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家“本体”公司,致力于让机器人“跑得快、走得好、用得久”,主要攻关机器人“下肢”运动性能。这方面我们觉得做到了全国领先,甚至不比美国相关企业的人形机器人差。但当机器人进入到生产、生活中,它“上肢”的操作需要一些具身模型的能力,我们也在逐渐地在这方面进行补齐和加强。

应用布局上,乐聚规划了清晰的人形商业化路径,正按节奏稳步推进交付:第一阶段面向科研与展厅讲解,像现在清华、北大、哈工大、上交都在以“夸父”作为科研平台。去年以来“夸父”也在各地多个展厅担任讲解员,实现应用落地。第二阶段进入工业场景,自去年10月乐聚中标国内首个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公开招标项目以来,“夸父”已在一汽红旗工厂实现高稳定的多机、长时间作业。第三阶段瞄准通用服务领域,只有这个场景的爆发才会带来整个产业生态的爆发。我们也在和中国移动、海信等企业,探索家庭场景应用,但是这个事情时间应该会更远一些,三到五年吧。最终,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让人形机器人服务于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掌握一体化核心技术
作为老牌人形机器人企业,乐聚把一体化关节、结构、运控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国产化率由不足10%提升至了90%以上。
其中,乐聚采用原创基于模型的全身动量控制算法,在量产机型上实现了具备一致性的整机连续弹跳与高速行走,相关基础理论已发表在国际机器人顶刊《RAL》,被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列为Model-Based技术标准平台。此外,乐聚在中小型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阶段,便积累了完备的供应链、生产销售及管理经验。这也是乐聚能迅速推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落地多个场景,实现产业化领先的原因。
乐聚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并非“技术超前于需求”,而是“需求已先行,技术在追赶”。以汽车工厂总装车间为例,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场景已超630个,但行业目前难以全面支撑这些高复杂度场景的稳定作业。因此,现阶段商业化落地集中在科研、展览等简单应用场景,是合乎科技发展逻辑的正常节奏。
在这一过程中,乐聚始终坚定“让产品在场景里升级”的策略。今年3月,乐聚在一汽红旗工厂部署多台“夸父”完成长时、稳定作业,印证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实现全自主作业的技术可行性,表明乐聚在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商业化方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随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路径在工业场景的打通,乐聚预计将在1-2年内实现工厂技能集的规模部署,最终形成多行业产线集成化方案,让人形机器人像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推动产业效率升级、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此外,为解决当前场景数据匮乏的行业共性难题,乐聚于今年4月推出了“开箱即用”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方案。该训练场方案能够将实际生产生活的场景抽象出来,通过人工操作机器人完成任务,采集多维数据,将数据输入具身智能模型,成熟后再将模型部署到机器人,使它获得新技能,从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需要产业生态的紧密配合。为此,乐聚与清华、北大、北京通研院、智源研究院、华为、火山引擎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密切合作,共探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及高价值应用场景。
以乐聚与北京通研院的合作为例,双方聚焦产业需求,创新性地将model-based control与RL算法深度融合,构建了融合运控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复杂任务和操作模型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多项真实场景测试:在极寒气候下完成户外长距离跑步测试、在中关村论坛现场完成多机群控太极拳展示、在一汽红旗工厂实现长时稳定作业。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场景拓展全身操作效果,进行类人速度和类人展示效果的能力提升。
场景的多元化探索
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前沿领域的重要产物,其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与深化。
在家庭生活中,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贴心的助手。它们可以协助处理家务,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服等,为人们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同时,还能陪伴老人和儿童,与老人聊天解闷,为儿童辅导功课、讲故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临时监护人的角色,保障老人和儿童的安全。
在医疗领域,人形机器人也大有可为。它们可以作为康复护理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度和身体状况,精准地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在医院里,人形机器人能够承担导医、送药、搬运医疗物资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此外,人形机器人还可进入一些危险环境,如核辐射区域、火灾现场等,代替人类执行救援任务,降低救援人员的风险。
在教育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在工业生产中,人形机器人可以从事一些高精度、高强度的工作,如在电子设备组装、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精细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变革。
乐聚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复杂、产业链长,发展高度依赖产业生态的完善。为此,乐聚早在2023年11月就发起了“人形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与一汽红旗、海晨股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等30+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助推人形产业规模化落地。2023年12月,乐聚发布能走、能跳、能干活的通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夸父”,并同步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开源平台。该平台开放运控和应用开发接口,配套完善的仿真平台、高效的代码案例库,助力开发者高效接入、快速落地。
未来,乐聚将积极携手“人形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攻关核心技术,打造“像博士一样聪明,像家电一样便宜”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推动其在商业、工业、家庭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
“人形机器人最终将在家庭场景爆发”乐聚表示,但技术路线尚未收敛,需做好5到10年持久战的准备。于行业而言,当务之急是降本、批量化与国产化,这三者相互牵制,需协同推进。虽然各方都想成为行业的执牛耳者,但现在仍处早期阶段。一家企业难以独立完成大脑、小脑与本体的全栈布局,真正的产业爆发,必将在多方融合、协同共建中实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第一财经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
贝壳财经视频
尺度商业
财联社APP
量子位
财经网
华商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