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智能体来了!一周内华为智能体连获蓉鹏两座标杆城市肯定

蓉城智能体来了!一周内华为智能体连获蓉鹏两座标杆城市肯定
2020年09月29日 17:50 尚吉刚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有序合理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城市塑造新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科技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是否掌控先进科技,将成为城市在未来竞争中是否存在主动权的关键。

9月29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共建蓉城智能体。这是在华为发布“智能体”政企智能升级技术参考架构一周内,继深圳之后,又一个标杆城市宣布全面落地。深圳和成都都是在科技发展上不遗余力的代表性城市,如今不约而同地开始装备全新的智能化“科技重器”,华为智能体到底有何独特魅力?智能体对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和竞争,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智能体发布一周,连获得鹏蓉两大标杆性城市肯定

此次“蓉城智能体”项目,主要是成都市与华为就“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项目在蓉落地达成协议,各自发挥优势——成都在新基建以及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积极推进优势,以及华为在5G、云、AI、计算、应用落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共同打造“一中心三平台” 的城市综合智能体——蓉城智能体。

其中,一个中心指的是“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属于顶层设计,该中心并不是跟以往区别不大的格式化建设,而是结合成都市的独特优势,比如在西部的经济、政治和科技地位,是系统化地承接科研创新和战略落地的核心基础。

而“三个平台”,则包含了“城市智脑平台”、“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和“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这三大平台的职能互不相同,相互补充,分别面向智慧应用落地、智慧算力支撑、AI先进技术科研研究,以及大数据管理运用与智能化提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由普惠AI子平台和基于华为人工智能计算集群Atlas 900的科研创新专用子平台组成,将提升人工智能在企业的应用能力以及进行最前沿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研究。

不难看出,华为和成都此次打造“蓉城智能体”,考虑全面,着眼长远,主要目的是把智慧化落地千行百业,不仅有基础设施和服务,如政府与公共事业、交通、医疗等,也有工业制造、金融等行业,政府和企业得以透过“智能体”融为一体,从科技创新中获得全新的动力,实现全面产业转型升级,并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华为智能体如何赋能城市、行业与企业?

无论是深圳还是成都,在中国政治和经济版图中皆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耀目亮色,并且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的鲜明地域特色和优势。因此,在利用科技赋能城市的道路上,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遵循,需要全面的技术能力和落地经验。

在“一中心三平台”的布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蓉城智能体在设计上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比如城市智脑平台——该平台主要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智慧城市应用落地,是针对智慧应用和行业结合难、落地难的问题。

而“全球领先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中的普惠 AI 子平台则是典型的基础设施,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科研创新专用子平台则面向AI技术创新,面向未来发展,目标是建成全球领先的E级算力人工智能平台,作为产、学、研、用等功能载体,用于科研院所进行最前沿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研究。

而“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则展现了务实的一面——这两样是华为和成都有直接结合优势的点,让华为在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的产业和行业经验优势,与成都大数据管理和智能化科研创新经验和能力结合,可以直接产生助推力,让整个智能体项目提速。

在整个蓉城智能体方案中,除了技术的领先性,我们还能看到智能化参考方案的个性化和特别之处——这就是智能体的设计初衷,即利用华为5G、云、AI、计算的技术赋能能力和行业AI知识全面覆盖能力,结合城市自身的优势,在智慧城市、智慧行业、智慧企业上从顶层到底层,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具体情况和特点打造每个城市的个性化方案。

在我看来,华为智能体就像一本涵盖了智能化升级要点的参考书,把智能化过程中每一个要点掰开揉碎讲清楚,就像让一个学生真正掌握了核心知识点和考核要点,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都可以从容应对。而城市智能化也是如此,每个城市选择的智能化升级路径和方案都不尽相同,但只要把握住要点和主线,就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智能化路径和方案。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推进新基建,但新基建并不是一个点,比如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具体落地应用必定是各类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如果城市只盯着某一个点发展,就很难做好顶层设计,也难以做到智慧城市、智慧行业、智慧企业全面覆盖,必须需有特别宏观的视野和全面的能力,才能实现整体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联接、5G、AI、算力、行业应用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技术积淀和落地应用经验的公司屈指可数,华为便是其中之一。华为提出的的“全场景智慧”以5G为基础,利用其高速率、低延时和大容量网络的特性,实现万物互联,数据快速流动。有了5G,数据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属性才会凸显,高度依赖数据的云、AI和计算才有了进一步应用的空间,全场景智慧也就有了无限可能性。而华为面向计算的基础设施研发能力,则为AI带来了更澎湃、更经济、更绿色的算力,为AI普惠提供了坚实的底座。

华为智能体,则把这些领先的技术和能力有效协同起来,让技术从单一创新到融合聚变实践,勾勒出一幅全场景智慧蓝图,从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四大方面,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实现了联接、计算、云、AI、应用这5种技术综合运用。

智能体逐步落地,蓉城智能体看得到、摸得着

智能体这个名称,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全场景智慧落地推进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形成的理论成果,其完全基于华为在全场景智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智能体在发布一周之后,就能全面落地、并深入扎根到各个行业的原因。

比如这次蓉城智能体,深入利用了华为在云服务、计算、数据存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5G、安全等基础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坚实的数字化底座,让成都金融行业完成了从“科技支撑业务发展”到“科技引领业务”的转变。换言之,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撑,如四川农信这样的全川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思路可以从“这个功能要用什么技术来实现”,转变为“这个先进技术可以实现那些业务创新”。

医疗体系也可以从智能体的发展中,实现许多从无到有的突破。比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了全球首张 5G 医疗行业专网,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联接等优势,可以切实提升蓉城居民在求医问诊时的幸福感。

在提升效率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典型例子——通过图像识别、大数据等技术等结合,实现“一张脸数字服务平台”,率先实现安检信息系统旅客数据统一标准化存储管控,让成都旅客“掏证件”的动作可大幅减少,实现一证通关。

城市智能体赋能各行各业的例子还有很多,如AI城市监控,利用AI来监督环保污染、智能发现园区安全隐患、对各类园区进行安全预防,监管河道,对抛洒垃圾、大型漂浮物、游泳钓鱼进行识别,对采沙船识别和告警等。如教育行业利用华为云AI和机器视觉实现智能体温测量。

以上仅仅只是智能体在政府、行业和企业覆盖的一些典型案例,智能体一旦在城市领域大规模推广和普及,上述领域产生任何新的需求,智能体都能第一时间协同城市需要需求,针对城市困扰已久的交通、医疗、城市治理等诸多历史难题,通过新科技的融合创新成果来一步步化解直至彻底解决。

技术的全面普惠,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而言,不仅是更为高效的政府,更意味着更便捷、安全的出行,更舒适的环境,更舒适的公共服务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城市管理者、企业管理者而言,则意味着可以专心发展自身所长,不用去顾忌城市自身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底蕴,因为完全可以利用华为智能体的参考方案,加快推进城市的智能化改造。

智能体重塑核心竞争力:从技术支撑到技术引领

华为智能体和城市的结合,将可以确保城市运作中,大多数元素都可以利用技术来提升效率,促进创新。在城市基础服务上,可以做到全域精准分析、系统预测、协同指挥、科学治理和场景化服务。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让5G、AI、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有效落地,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最终使能商业创新。对行业而言,则可以在先进技术等驱动下,促进行业变革,让很多看似“老”的行业,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

这将全面提升城市的基础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在此基础上在企业和行业层面构筑全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全面升级。这种由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城市升级,将和过去产生鲜明对比——以前都是先有需求,再去考虑如何用技术来支撑,实现产业、城市化发展。而现在则完全变过来,由科技作创新作为原动力,不仅是业务实现,更是推动业务融合和创新,从而引领城市、产业的发展、前行。

全国范围内,类似深圳、成都等具备经济活力、创新动力的城市还有很多,这些城市都有特别鲜明的特征——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运用上非常积极主动和超前。这些城市是事实上的技术领先者,在未来竞争中很容易获得核心优势。而华为智能体,除了让这些具备先发优势的城市更进一步,全面升级外,也给了很多策略上更保守的城市,在城市服务、行业、企业上得以全面赋能,实现加速追赶,全面同步发展的机遇。

智能体是华为提出的,但华为在刚刚的全联接2020上同样宣传智能体产业共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以及更多的城市拥抱智能体,踏踏实实,日拱一卒,智慧社会终将达成,让中国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并提升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