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今日谈:
“文革”时期“靠边站”,黄纬禄最忧心的并非自身名利,而是祖国的导弹事业。即便身处人生低谷,也要抱紧祖国,选择“生死相依”;即便给别人打下手,也要抱紧导弹,选择“不离不弃”。这样的“生死相依”才更显生命的赤诚,这样的“不离不弃”才更显初心的坚定。
被迫“靠边站”,他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幼年的黄纬禄,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手制竹蜻蜓是其为数不多的玩具。一次,望着飞来飞去的竹蜻蜓,他突发奇想:如果很多个竹蜻蜓一起组成“飞弹”,在下面绑上“炸弹”,不就能飞过去炸死敌人么?
儿时的梦想遥不可及,但在异国他乡,他亲眼见到了真的飞弹。
上世纪40年代,英国缴获的德国V-2导弹在伦敦博物馆展出。
黄纬禄头一次见到这个大家伙。他围着导弹转了一圈又一圈,攥紧拳头,目光如炬:“假如我们国家有这个,也不至于被人家欺负得这么苦!”
此后,黄纬禄加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开启了“导弹人生”。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导弹控制系统的技术难关,成为该领域“泰斗级”人物。
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动乱,让黄纬禄被迫“靠边站”。
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愿离开自己最热爱的导弹!他把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抄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那段艰难岁月,黄纬禄忍辱负重,每天坚持到工作现场,给大家倒茶水、送仪器、干杂活、做记录,以便多接触技术工作。做记录时,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问题带回家偷偷演算,再把结果告诉当时有发言权的年轻人。
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要想方设法使我国的导弹事业少受一点损失!”
在其后的“三抓”任务中,黄纬禄临危受命,担纲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总设计师,从而让他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巅峰。
看完这个故事
你感受到怎样的航天精神呢
快来跟航小科分享你的看法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