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小米SU7 Ultra | 用研

新车上市:小米SU7 Ultra | 用研
2025年03月11日 19:30 久谦咨询

基于对社媒平台上10,913+条用户评论归纳得出

2025年2月27日,小米汽车旗下旗舰车型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起售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格直降28.5万元,迅速引爆市场。上市10分钟订单突破6,900台,两小时破万,3天内大定近2万台,锁单超1万台,远超全年1万台销售目标

作为小米SU7系列的旗舰车型,小米SU7 Ultra旨在重新定义豪车标准。该车型以1,548匹马力的强劲动力和1.97秒的加速性能,证明了其技术领先性。同时,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高端内饰材料,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能与豪华感的双重追求。虽少数用户认为售价稍高、设计细节和城市实用性待优化,但整体性价比优势仍令其在市场表现抢眼,订单突破万台,彰显品牌竞争实力。

01

品牌原型

小米SU7 Ultra通过自研V8S电机、碳纤维车身等,展现“创造者”创新力;雷军的极致追求塑造“智者”形象,重定义智能豪车标准;独特营销与高性价比科技打造“魔术师”形象,颠覆市场,带来科技乐趣。三者结合,彰显小米科技领导力与变革愿景。

创造者:小米SU7 Ultra充分体现了创造者品牌原型的特质。在雷军的领导下,小米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超级电机V8S、碳纤维车身及碳陶瓷刹车系统等技术创新,展现了产品的独特性和技术实力。SU7 Ultra的推出不仅挑战了高端纯电市场,也对传统豪车品牌形成冲击,彰显了小米作为创造者通过科技创新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产品的愿景与能力

智者:小米SU7 Ultra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产品,展现了小米品牌智者的形象。雷军对产品的严苛要求、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共同塑造了SU7 Ultra这一智慧与创新精神的代表。它不仅是一款豪华车型,更是智能时代下的新豪车标杆,拉近了普通人与超跑的距离,重新定义了国产豪车的标准,彰显了小米作为“智者”品牌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核心价值。

魔术师:小米SU7 Ultra凭借创新技术和卓越性能,成功塑造了魔术师品牌形象。它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电动汽车,更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向消费者展现了科技的魔力。SU7 Ultra的推出不仅革新了汽车性能,更颠覆了传统汽车市场,以高性价比、创新科技应用和独特用户体验,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与便利,充分体现了魔术师品牌创造奇迹、引领变革和实现梦想的核心特质。

02

用户画像

产品特性

小米SU7 Ultra在产品特性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和设计优势。小米SU7 Ultra在性能参数方面表现卓越,具备1,548匹马力和0-100KM/H加速仅需1.97秒的强劲动力,展现出其在高性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外观设计采用了全碳设计和17处碳纤维材质,展现出极致的轻量化和运动气息,符合现代消费者对高性能与豪华感的追求。内饰采用多种高档材料如ALCANTARA和NAPPA真皮,配备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盘,提供多种内饰配色选择。小米SU7 Ultra在外观颜色方面提供了多种选择,尤其是太空银和高饱和度黄色车漆的受欢迎程度上升。消费者对智能化和科技感的需求日益增长,意味着小米SU7 Ultra可以通过强调其智能驾驶功能和高科技配置来吸引更多科技爱好者和追求智能化生活的用户。

关键购买要素

在消费者对小米SU7 Ultra的购买决策中,性能卓越、价格优势和外观设计是三大关键要素。性能方面,消费者对其动力性能、速度、操控和智能化配置高度认可,体现了对高性能的强烈需求。价格上,尽管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整体性价比被认为较高,成为吸引购买的重要因素。外观设计则满足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和女性群体,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然而,售后服务的不足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未来,小米应在持续提升性能和智能化配置的同时,优化售后服务,以进一步增强消费者满意度和品牌竞争力。

03

用户满意度

正面评价(94%):小米SU7 Ultra搭载的三电机系统,展现出超跑级别的性能。在续航表现方面,其全系标配705km超长续航,并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仅需20分钟即可充至80%,这种高效续航表现为用户日常通勤和长途旅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座椅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提供优异的支撑性和包裹性,长途驾驶也能保持舒适。小米SU7 Ultra的外观设计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流线型车身与高饱和度的黄色车漆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外,车载系统采用高通骁龙8295芯片,并结合Xiaomi Hyper OS操作系统,确保了操作流畅性和响应速度。上市三天订单破万,展现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负面评价(6%):部分消费者认为其价格仍偏高,降价后52.99万元对普通消费者仍显奢侈。同时,少量消费者认为前脸的两条黄线显得廉价,影响了整体美感。此外,有消费者指出其城市实用性不足,动力配置显得有些过剩,可能不适合日常使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