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软CEO陈炎:坚定为客户创造价值

帆软CEO陈炎:坚定为客户创造价值
2020年09月18日 18:45 亿欧

2020年注定充满变数。当数字化变革浪潮撞上突发疫情,企业该如何应对?

9月18日,帆软2020年数智大会——“数字创变2020”在无锡拈花湾如期举行。会上,来自企业、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各界嘉宾,包括帆软CEO陈炎、中国商飞数据管理总师胡盛行、Forrester首席分析师穆飞、北大光华学院副教授董小英、李宁集团CIO朱远刚等,分享了对数字化转型的独特洞见。

那么,疫情黑天鹅影响下,中国乃至全球的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其中又有哪些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以数字化应对不确定性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到底是在谈论什么?

知名调研机构Forrester曾在2019年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标,是要成为能“自适应”的企业。也即,不管外部挑战多么剧烈,企业依然能平稳应对。2020年,这一观点被强化了。外部不确定性在进一步放大,并且人们意识到,由于疫情、经济下滑等诸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将愈演愈烈。

(图:北大光华学院副教授董小英)

这一背景下,没人能给出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企业转型不再能保证沿着固定方向,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自适应性”,提高应对变化的能力。

北大光华学院副教授董小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过去30年中,中国由于人口和经济全球化红利,发展较为顺利。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突发”和“意外”在发生。

这对企业的根本影响,便是其不能再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缓慢地演变,而是可能遭遇“突变”。往往一个小的突发事件,便引发了发展路径的重大改变。企业的战略常常会被中断,甚至停止。这时候,“企业韧性”——如何在高压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自适应性”、“韧性”?嘉宾们一致给出了提高数字化水平的建议。

Forrester首席分析师穆飞指出,企业的“自适应性”来自三个方面:对市场、对技术和对组织的适应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数字化作支撑。不论是洞悉客户需求,还是加强产品能力,或是打通供应链、完成内外部协同,都离不开数据分析。

董小英则将数字化技术比喻成“企业航母的无形神经系统”,它对外有高度的响应能力,对内有快速的配置能力。在当前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数字化能力尤为必需。

Forrester调查有力支撑了上述观点:2019年,在24项可供选择的数据服务里,BI和数据分析软件在企业采购意愿中排在第21位,但是到了2020年,BI高级分析软件的采购意愿上升到了第7位。如李宁、美的等知名企业,已经将IT、数据部门的重要性,提升到和业务部门等同的水平。

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已十分强烈。帆软作为服务企业数字化的BI软件龙头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波时代机遇?

客户中心是不变主题

帆软CEO陈炎言简意赅地表现了其核心观点:“为客户创造价值”。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软件企业的定位,也从“应对需求”转变为“引导需求”,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因此,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图:帆软CEO陈炎)

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帆软做了四个决定:

首先,全力量化帆软客户体验。数字化软件企业更需要在“数字化”方面作深入探索。只有用量化的客户数据,产品决策才能更聚焦“真性”需求、核心客户,才能更理解“以客户为中心”

其次,中高层干部定任务量下区域。陈炎表示,让中高层干部深入客户,第一是希望帆软团队多拜访合作客户,接受“吐槽”;第二是希望中高层能感受一线同事的痛苦。两者结合,有利于提升帆软团队的“客户思维”。

第三,冻结不能提升客户体验的团队。重销售而轻研发,企业注定不长远。帆软将客户体验作为业绩考核重要指标,支撑产品更有竞争力。

第四,全面提升帆软文化、分配、战略和产品的共识营造。陈炎指出,组织对外低效,根源是内部共识缺乏导致。例如,应对客户需求,同一企业的不同团队之间会踢皮球,这便是企业内部文化、分配、战略、产品四个维度没有统一共识所致。只有营造好企业共识,才能真正“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连续3年被IDC认证为“中国BI市场占有率第一”,帆软的成功背后,是强大的“客户中心”思想作支撑。当“不确定性”成为时代主题,加强数字化建设,才是企业“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如帆软这样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商业智能软件企业,必将在数字化转型时代走得更长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