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新玩家还有机会吗?

激光雷达,新玩家还有机会吗?
2024年04月09日 14:49 亿欧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以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正在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小鹏汽车和问界都依靠智能驾驶实现逆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去年公开表示,问界新M7大定的车型结构中五座Max版本ADS高阶包选装率为70%,六座Max版本ADS高阶包选装率为68%。

由此可见,智能驾驶正快速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所以,不论是主机厂还是智能驾驶企业都在加速跃升自身的智能驾驶技术。在这一跃升过程中,高性能激光雷达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

“纯视觉方案还是会遇到很多挑战,例如在黑暗、炫光或者大雾这样的恶劣天气中,车辆判断距离都会遇到很多挑战,驾驶决策就更不必说了。”在睿镞科技CEO陈如新看来,这个时候激光雷达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激光雷达的使用并不会削弱纯视觉方案,它只会让后者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马斯克虽然批评激光雷达,但更多是因为成本而不是效果。”

陈如新的观点与禾赛科技CEO李一帆不谋而合。李一帆也认为,马斯克并非不喜欢激光雷达,只是限于当下成本的原因,不得不“口是心非”说激光雷达是伪需求,如果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到比较低的阙值,马斯克可能会重拾激光雷达。

目前,得益于高度完善和成熟的中国汽车产业链,激光雷达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以速腾聚创为例,2023年,其激光雷达的平均单价从2022年的4300元下降至3200元。而在2019年的时候,激光雷达的价格曾经高达数万元。

快速下降的价格以及技术性能的提高,让激光雷达走到了市场爆发的前夜。根据亿欧汽车的数据,2023年,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分别为12亿元和5%。然而伴随NOA渗透率攀升,2027年,这两个数字有望达到307亿元和70%。

在市场快速增长下,行业龙头似乎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公开数据显示,在2023年,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和华为就占据激光雷达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留给新玩家的市场空间似乎已经很小。

但在陈如新看来,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固化,新玩家依然有机会,“Velodyne(威力登)以前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高,现在又如何呢?”

作为曾经激光雷达巨头,威力登曾占据全球市场80%的份额,一些企业甚至将能够拿到威力登的稳定供货作为资本和筹码向外界宣示。然而,随着中国激光雷达企业的崛起,威力登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到2021年,威力登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份额仅剩下约3%。

由此可见,激光雷达的市场格局依然处在快速变革当中。速腾聚创首席执行官邱纯潮也认可这一点,他曾表示:在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从2014至2015年才随着自动驾驶开始兴起,所以全球厂商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中国厂商并不落后。

“增量市场发展很快。”陈如新对亿欧汽车表示,如果是在存量市场中,激光雷达企业和车企达成合作关系以后,新兴企业并不容易打破原有格局。但现在是增量市场,机会很多,竞争也相对公平,这就让竞争格局存在变动和不确定性。如果睿镞科技能够打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有机会突出重围。

除了增量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还没有完全收拢,“可以说各家的技术路线都不太一样,这就带来了第二个不确定性,所以市场依旧存在变动的可能。”陈如新表示。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企业,陈如新认为睿镞科技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在技术路线还没有完全收拢的情况下,避免在技术上走弯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睿镞科技的另一项后发优势就是在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市场和用户的真实需求。其中,可控的成本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就是目前中国市场一个非常真实的需求。

“我说了两个不确定性,我再说一个确定性吧,那就是内卷,价格上的内卷。”陈如新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并不局限于整车企业,供应商也已经感到了寒意逼人。

所以,睿镞科技提出了中国激光雷达的4C标准,即:Competence(性能卓越),Compactness(简洁紧凑),Cost-effectiveness(成本可控)和Continuity(质量可靠)。

基于4C标准,睿镞科技已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激光雷达Osprey H2。它是专门面向 ADAS 前装量产市场及高阶智能驾驶发布的中远距高性价比车规级激光雷达。

在性能上,Osprey H2的10%反射率目标测距达到了260米,最远测距320米, 实现了905纳米车规级激光雷达的测距新纪录,甚至让Osprey H2的探测性能可以媲美1550纳米激光雷达产品。

成本方面,相比同类主流905纳米的激光雷达,Osprey H2在收发系统减少了30%以上核心光电器件使用数量,相比1550纳米激光雷达产品,Osprey H2实现了60%以上的成本降低。

在能耗和设计上,Osprey H2在设计之初便将客户的需求考虑在工业设计里,实现了低达10W的功耗表现,同时体积小巧,整机长宽高为135 x 110 x 45毫米,只比一个成年人的手掌略大。

穆鲁(中)与睿镞科技CEO陈如新(左)、CTO杜德涛(右)

能够打造出这样的产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睿镞科技的创始团队。公开资料显示,陈如新是美国普渡大学博士,有30多年的人工智能从业经验,曾担任索尼娱乐情感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

公司CTO杜德涛曾担任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的光学部首席科学家,同样拥有30多年光学科研与工作经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杜德涛师从2018年激光物理诺贝尔奖得主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两人共同发明的专利是当年获诺奖的重要贡献之一。目前,热拉尔·穆鲁博士还担任睿镞科技的科学委员会主席。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创业团队,睿镞科技在2023年10月完成了A轮融资,由中芯聚源领投,君桐资本、飞图资本、乾道投资、齐宇创赢等共同参投。本轮融资完成后,睿镞科技将重点进行车规级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及市场拓展,面向乘用及商用车智能驾驶领域,加速推进车载激光雷达的规模化商用。目前,睿镞科技的Osprey H2已经获得了国内一家和国外一家主机厂量产定点项目,并且和国内一家头部国企车企达成量产战略合作,预计搭载H2的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发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