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年影响支付行业的10大重要文件

盘点2024年影响支付行业的10大重要文件
2025年01月09日 17:09 移动支付网微博

移动支付网消息:都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趋势呈显著的加强态势,一方面反映在监管对支付机构的具体管理措施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上。

2024年也有许多重要监管、政策类文件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支付行业,比如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相关内容。本期移动支付网【盘点】将选出2024年度影响支付行业的相关文件。

《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

2024开年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便发布该文件,旨在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为特定群体提供更优质和高效的支付服务。随后,人民银行及商务、文旅、交通等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性出台多个相关政策,地方政府亦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给予配套支持,不同的市场主体亦纷纷积极回应。

就支付产业而言,“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是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的主要思路。清算组织、支付机构、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纷纷公布了各自关于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具体措施。比如中国银联与产业各方在共建受理网络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支付宝、财付通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简化绑卡措施、提升支付额度等;银行机构加强网点、ATM机、外币兑换设施建设,优化现钞兑换服务等。

这一文件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优化支付环境的决心,也为支付产业市场主体提供了指导。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在2024年俨然成为一项从政府到市场,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参与的行动。

长期来看,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仍需要多方面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当然也受市场对外开放、中外交流程度的影响。强调服务实体、回归本源,支付业就是服务业,最后肯定得看盘子里有多少料。

《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

按照去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接管原属于人民银行的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以及原属于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再加上其原有的消费者保护职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统筹全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直到6月,三大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2024年第1号)。在接收办理金融消费者反映投诉事项分工方面,人民银行继续接收转办对非银行支付机构、征信机构的投诉事项。根据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微博热点联合发布的白皮书,金融支付行业是2023年度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

既然如此,那还统筹个啥?

按公告内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统筹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亦将建立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未来三大金融监管部门甚至可以设置跨部门的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争议解决机制,统一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教育、法律法规指引、执法说明、投诉数据、红黑名单等等一系列服务。金融不是诈骗,一个健康、先进有未来的金融业,必然要建立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完备的基础上。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标志着中国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进入了新的阶段。7月,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细化了《条例》的各项规定,以确保其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实施细则》明确了新旧支付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各类旧业务类型均可归入新业务分类中,不改变支付机构原有的经营范围。如下:

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原互联网支付或同时开展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的

储值账户运营Ⅱ类: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银行卡收单

支付交易处理Ⅱ类:仅开展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且不包括互联网支付的

除了具体的“新旧对应”问他,《实施细则》在支付业务规则、监管职责与法律责任、净资产限额、高管人员、资本实力与其他审慎性条件等方面均有较明确要求。2024年,众多支付机构在文件指导下进行了合并、注销、增资及高管变更等等事宜。

《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是针对支付行业收单外包服务的个重要文件。

持牌支付机构需要加强对外包服务的日常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及日常监测机制。对风险较高的外包机构,可采取警告、扣缴违约金、停止业务新增直至终止合作等处置措施,对未遵守相关协议约定的,应立即中止合作。

该办法在广告宣传方面也有相关规定,比如要求披露持牌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零扣率”“费率自定义”“商户滚动切换”“一机多户”“T+0”“即时到账”“刷单”“套现”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收单市场今年“不太平”。多家机构甚至在排队退出,或停止交易或暂停业务,希望2025年会更好吧。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作为一份由公安部会同发改委、工信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重要文件,《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旨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活动。

金融惩戒方面,该惩戒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对公安认定的惩戒对象,实施限制银行账户、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非柜面出金功能;停止支付账户业务;暂停新开立支付账户、实名数字人民币钱包等惩戒措施。

‌在支付产业中,电信网络诈骗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刷单返利、虚假购物、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理财、代办信用卡等等诈骗类型屡见不鲜,且诈骗手法仍在不断推陈出新。除了配合公安机关、监管机构等,支付产业主体还应加强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升系统的有效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在内等金融监管机构在内的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一重要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促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并确保安全稳定。该方案以2027年底为目标节点,计划基本建成一个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

支付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环节,为推动数字支付的高质量发展,该行动方案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要求提高应对特殊情景的支付系统应急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也能维持正常的支付服务,这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优化支付清算机制、增强支付系统性能等。换言之,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特殊情景时,市场主体必须要确保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投入。随着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预计国内的数字金融支付体系将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

数字人民币方面,行动方案还支持稳妥推进试点,鼓励更多的应用场景参与测试,以更好地评估其性能并逐步扩大使用范围。此外,还将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下的应用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后的反洗钱法,且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次反洗钱法修订是自2007年该法实施以来的一次重大更新,旨在适应当前经济金融环境和国际反洗钱标准的变化,加强和完善我国反洗钱制度体系。新修订的反洗钱法对支付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加强监管、提升合规要求以及促进支付健康发展等方面。

比如加强了一致性监管,确保所有支付服务提供商遵循统一的反洗钱标准和业务规则,防范跨境支付等重点领域的业务风险;将包括支付机构在内的特定非金融机构明确为反洗钱义务主体,这意味着支付机构必须遵守更为严格的客户尽职调查、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资料保存等规定。此外,支付主体可能会增加在反洗钱系统和技术上的投入,进而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2024年12月,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反洗钱法配套规章制度应会陆续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

1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正式通过,且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支付产业,行政处罚往往备受行业关注,特别是大额罚单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主体稳健经营的指标之一。而规定的出台有助于提高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行政处罚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障被处罚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相关规定条款,可以提供了明确的框架来指导执法人员在面对复杂多样的违法情形时作出合理的裁决。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4〕第17号》

12月1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4〕第17号》。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以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因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也应纳入M1。修订统计口径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再某种程度上和银行个人活期存款站在了一起,灵活、小额都是它们的宿命。对人民银行而言,纳入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等资金形式,可更全面地监测和分析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加强其宏观审慎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

《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12月,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组织修订《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形成了新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的酝酿出台,反映了中国在银行卡清算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旨在通过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行《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于2016年发布实施,主要包括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的具体条件、程序和基本业务管理要求等内容。修订版本的内容对机构准入条件、程序等没有大的调整,主要新增了“运营管理”“监督管理”两个专门章节,总体上延续了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的基本制度。

其中,“运营管理”明确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建立清算业务规则、成员机构约束、风险管理框架、差错与争议处理、外包业务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等展业要求。提出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在治理结构、规则体系、成员机构管理、风险管理框架、业务连续性保障、外包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要求。相比此前,银行卡清算市场最大的变化是目前已有3家机构获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