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消息:数字人民币试点5年以来,经过多次扩围,试点地区已增至26个,涉及17个省市区。不过,仍有大部分地区未被纳入试点,而处于试点地区的公众也并非悉数了解。
因此,在这个阶段,有人想从中“获利”,其中或可分为2类人群,一是可能没有坏心、想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做副业赚钱的人;二是想借此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分子。
想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赚钱”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曾申请发明专利

移动支付网注意到,有人在2022年7月24日申请一项名为“数字人民币副业推广方法”的发明专利,其公布于2023年4月7日。
据介绍,该申请涉及营销推广技术领域,是围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推动人群自主自发进行注册和使用的一种数字人民币推广新模式。具体是以副业形式发布数字人民币功能征集,个人登录数字人民币账户并填写所发现的数字人民币功能和上传使用视频,经后台审核,最早审核通过者获得自动下发至个人数字人民币账户的奖金,同时数字人民币系统将该功能注明“已发现”,并将该功能使用视频发送至系统注明的同一项目栏,供人群参考使用,既有助于人们自主自发了解数字人民币账户功能,又能促进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提高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效率。
其说明书还提到,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方式还有待继续开发,以使得人们能更多了解到数字人民币的功能和增多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现有推广方式更多在于鼓励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对人们了解数字人民币功能和使用各功能的积极性调动有限。
2024年3月15日,该申请的事务数据类型变更为“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即无效状态。
不谈上述方法能否顺利实现,或者说有无意义,至少能从中推测,想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赚钱”的人不在少数。
移动支付网观察到,有些对数字人民币本身及试点情况不了解的人,真以为个人可以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赚大钱”。
据了解,各方近年确实在积极地推广数字人民币。据招投标信息平台,有很多银行就数字人民币营销推广活动采购运营服务,而用户通过新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获得红包或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享受减免优惠的活动并不少。另外,近2年有多地政府发布倡议书,鼓励个人和机构积极使用数字人民币。
但是,从正规推广渠道来说,银行或政府面向公众的有偿推广数字人民币活动目前为止不存在,至于从中“赚大钱”就更不用想。
反倒是打着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幌子”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越来越多。
数字人民币诈骗套路多样,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均有进行提示

由于数字人民币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对其有好奇心或者不了解,因此有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
比如有不法分子建立所谓“数字货币DCEP学习群”,在群里宣传数字货币由“商业银行和私人机构同时进行推广”,私人机构“有多层推广收益”,使用其提供的“E—CNY”收款码就可以参与推广,只要向朋友和其他商家推广成功,即可获得“两层收益”。
甚至在前几年,就有人称参与推广数字人民币“央行国际大钱包”可参与分享国家发放的1.2万亿元红利,若A推广给B,B推广给C,C推广给D,D只要接收DCEP,ABC都有2%的收益。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近期均发布过关于数字人民币诈骗的提示,也有提到虚假的“数字人民币推广”。
2025年1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防范“数字人民币投资返现、有偿推广”等新型诈骗的风险提示。其中提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名义发布虚假公告,声称“投资数字人民币100万可返现104万”“有偿征集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员”等,欺骗公众,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态的法定货币,与实物货币1:1兑换,不存在价格波动,也不存在炒作空间。其从未发布任何“投资数字人民币返现”“有偿征集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员”等公告,从未开办“数字银行”,从未组织登记或认购“数字资产”、投资“数字人民币平台”、发放“数字资产红利”等。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则于近日发布关于警惕数字人民币诈骗的风险提示。其中提到,数字人民币诈骗表现形式主要包括4个方面,为虚假App诈骗、高额理财诈骗、数币红包诈骗、冒充官方客服诈骗。
因此,想要靠推广数字人民币“赚大钱”的人醒醒,到时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钱“送给”了诈骗分子。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