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中兴通讯全球化从“海漂”到“主流”

【品牌出海】中兴通讯全球化从“海漂”到“主流”
2022年12月19日 23:59 中国名牌杂志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得益于把握拓展全球化机会迅速成长。90年代初期,中兴人就踏入了茫茫的“五洲四洋”,从“海漂”开始全球征途,一路见证“中国制造”由“借船”到“造船”的进阶与蝶变,从1998年拿下海外市场首个大单到今天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三十多年来,中兴通讯对于打造全球化品牌的思考、摸索与实践从未间断。

苦练内功 在国际一流“舞台”竞技

“打铁还需自身硬”,纵观全球市场的任何产业,“自主创新,构建技术护城河”被认为是突破地域限制的关键力量。可以说,任何一家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的基础都是练内功。

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

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门槛非常高的行业。在成立之初,中兴通讯就确立了“自主开发,自主发展”的战略,力争运用自有核心技术打造出属于中国人的国有通信品牌。1987年,中兴通讯研发出第一台程控交换机ZX60,开启了打破国外通信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破冰之旅;1996年,提出“三大转变”战略,逐步走向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全球化之路;1998年,成功中标巴基斯坦交换机总承包项目,金额达9700万美元,成为当时中国通信制造企业在海外获得的最大通信工程项目,引起全球关注。

3G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迎来重大突破,提出的TD-SCDMA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此时,中兴通讯在业界率先推出SDR系列商用基站,其商用时间领先西方国家同类产品数月,成为颠覆式创新的代表。

4G、5G时代,中国开始全面引领移动通信行业,中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达到38.2%,而中兴通讯的专利占比则进入到全球前四。同时,基于对TDD技术的深刻理解,中兴通讯率先将5G关键技术MassiveMIMO用于4G,被称为Pre5G技术,成倍提升了4G网络的质量。2016年,Pre5G技术实现商用,凭借着丰富的验证和商用经验,中兴通讯获得了通信行业的最高奖项——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的“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选择奖”。

在移动通信行业深耕三十七年,中兴通讯始终坚持奋起争先的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0%以上并持续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已提升至17.4%。外部机构最新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中兴通讯的5G基站发货量全球排名第二,5G核心网收入位居全球第二,光网络运营商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三,固网整体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同时,基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持续的技术积累,目前,在芯片领域,中兴通讯已成功自研110多款通信芯片;在基础软件领域,中兴通讯的工业级操作系统和金融级数据库已实现全面商用;在专利储备上,第三方咨询机构报告显示,中兴通讯的专利技术价值已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从成立开始,中兴通讯就坚信,品牌的建立是一项持续的修为,只有稳扎稳打,用产品说话,用质量保证,用创新使能,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占领受众心智,最终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求同存异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企业在出海时,如果说技术与市场开拓能力代表品牌的硬实力,那么跨文化运营管理能力则是品牌的软实力,前者负责“做正确的事”,后者负责“正确地做事”。中国企业出海,除了面临着业务拓展、人员招聘等直观挑战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碰撞和影响更为深远。为此,深刻理解不同地区、民族、宗教的文化差异,不断提升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经营能力是中兴通讯在全球化运营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重要策略。

在跨文化协同方面,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表达意见、生活方式、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处理问题的逻辑、对于自我的认知,甚至小到对于时间的理解等方面。为此,中兴通讯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跨文化一体化团队帮助公司有效解决文化冲突,助力公司全球化运营。

在跨文化传播方面,中兴通讯基于对品牌跨文化传播规律的理解,走出了“以译代传”的误区,采取了“内外有别”的传播策略。在传播议题设置上,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民族心理、文化心理、思维习惯及触媒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不同的议题设置和丰富的传播触点将中兴通讯每一阶段的核心价值及时传达给全球受众;在传播形式上,中兴通讯在丰富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的同时,还采取和各国受众共创的模式,以融合性、互动性、趣味性的话语技巧,推进中国品牌的世界表达,拉近与不同国家、地区受众的情感距离。

在人才管理上,中兴通讯坚持人才市场本地化占比的持续提升,不断提速海外本地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关键岗位人才引进,不断充实海外人才队伍。此外,中兴通讯还采用“向前一步”的战略,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多所知名院校成立校企合作联合培训中心,提前在大学培养数智化人才,打造从前端潜在员工、客户到后端合作方的一体化人才生态圈。

如今,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对象越来越复杂,不仅仅包括海外客户、分销商、供应商等商业伙伴,还包括政府、社区、工会等社会组织。可以说,只有基于长期主义布局海外市场,拥抱、热爱所在国的文化和人民,才能真正地“走进去”。为此,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指导方针,不断优化和完善全球化运营和治理,是中兴通讯始终坚定走的路。

数智共荣 为世界创造可持续价值

科技企业的终极使命是实现社会期望价值,这是向善的力量,也是品牌获得巨大能量的来源。因此,企业需以更高的全球战略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全球社会公民。品牌则需涵盖人类共性诉求,指向整个社会的美好愿景,并基于此与全球公众展开对话。

中兴通讯以“数智兴世界”为主题亮相 2022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数字技术从最初的信息通信领域不断向人类生活、生产的各领域全面融合,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社会绕不过去的一条必经之路。作为ICT产业的积极建设者和持续贡献者,中兴通讯围绕“数字经济筑路者”的战略定位,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全面助力科技抗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企业、个人、合作伙伴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赋能社会方面,中兴通讯携手500+合作伙伴在制造、交通、港口、矿山、新媒体等行业联合探索了近百个应用场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超过60个示范项目,如泰国智能制造、比利时智慧港口、哥伦比亚智慧医疗、奥地利智慧农场、南京滨江智慧工厂等典型范例。中兴通讯希望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携手产业伙伴及各行各业以数智赋能社会,让千行百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多、快、好、省。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兴通讯持续践行“双碳”承诺,通过绿色企业运营、绿色供应链、绿色数字基础设施、绿色行业赋能四大维度铺设“数字经济林荫路”,助力运营商及行业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兴通讯正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广泛开展5G+创新绿色实践,中兴通讯的总体目标是争取早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早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

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中兴通讯在全球有15个志愿者分会,现有志愿者5600余名。2021年,中兴通讯在全球开展超过了200场公益活动,在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弱势救助、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挑战,中兴通讯在国内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以及海外缅甸、印度等国的12个志愿者分会的志愿者们全心投入,为疫情防控提供大力支持。同时,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还向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及呼吸机等抗疫物资。

品牌有归属,市场无国界。随着商业形态的不断进化,品牌所承载的含义越来越丰富,但品牌的本质始终不变,其作为受众认知,意味着不再只是企业的产物,而是社会、企业、客户共创的结果。当前,全球化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两大洪流交汇,大势浩荡,不可阻挡,中兴通讯希望与全球客户、消费者、世界共同分享“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这一愿景,并以长期主义的决心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产业贡献智慧,为社会履行责任,相信这是打造全球化品牌的基准,也是全球化品牌更好地立于世界的方式。(作者陈志萍系中兴通讯副总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