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破局》正当时

中国服务业《破局》正当时
2021年09月05日 23:38 中国企业报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自2012年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使命,并与中国服务共同成长。今年刚好第十年。服贸会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示,也是展示“中国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我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服务业《破局》正当时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正如近期出版的《破局:中国服务经济15年崛起与突破之路》一书的名字一样。《破局》被业内诸多专家、学者称为“一本讲透中国服务业的过去和未来的书”。高蕊博士是这部书的作者,在中国企联服务多年,深度跟踪中国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对服务业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服务业的深层矛盾有着理性、系统和独道的观点。高蕊说,选择2006年作为起始年份,很大程度上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相关。

  2006到2020年,是中国服务经济沸腾的1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39.5%,提高到2020年的54.5%。服务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和稳定器。这期间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推动、资本的携手和需求的创造,在更深层次加速催生出中国当代经济的产业结构与多元主体。新兴和传统业态之间进行了激烈地博弈和较量,他们不断突破彼此的边界,进行着探索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迎来了服务业的欣欣向荣。

  从中国企联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来看,中国服务业的结构在不断优化:这15年间,批发贸易、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入围数量的持续走低,从209家下降到188家;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物流及供应链等现代服务发展日新月异,入围榜单的企业数量从117家增长到149家,极速推进生产力转化和服务业的升级发展。

  《破局》系统梳理了2006年以来服务业领域十余个行业中上百家企业的成长和兴衰的故事,服务业的过去和未来跃然纸上。本书试图以观察者的角色,去观察技术、政策、资本和需求这些四大外部力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去记录那些可以载入中国服务业发展历史的企业、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又是如何接招、布局,创新服务、燃烧激情,呈现出一段段精彩或者坎坷的成长故事。

  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中,服务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但需要清醒的是,服务业的跨国竞争依然是需要破的局。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6463亿美元,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位。货物贸易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是,是服务贸易长期的逆差,2019年,服务贸易逆差的绝对值为1.5万亿元,占整个货物贸易顺差的比重达到51.49%。这正是我国服务能力不足所致,服务业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亟待加强。

  当前,逆全球化愈演愈烈,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对我国服务业企业参与跨国生产布局和国际分工带来巨大挑战。服贸会的举办传递了我国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服务业破局的“密码”

  高蕊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被动性”,依赖于需求的出现,依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过去这些年,无论是这些力量本身的精进,还是它们带给服务业的改变,都是空前的。

  首先,互联网相关技术对服务业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互联网从作为工具,到成为渠道,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技术和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百年前的电力技术、二百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相关技术不仅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新业态企业出现,优化了服务业的产业格局,也改变了几乎所有存续服务业企业的生存模式、服务方式,重塑了企业的价值构建。它正在沿着产业链往上,去重塑各个环节,让服务业企业以直面消费者的优势和平台化的力量,成为产业的整合者。

  其次,政策的扶持也让服务业有了基于自身做大、做强的理想主义。过去多年,服务业发展的出发点更多在于解决就业、解决财政压力、解决国际化压力。200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服务业的发展由“慢”调“快”,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超过50%,这对未来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此后,以服务业本身的壮大为出发点,内容更为详尽的系列规划出台,自上而下,服务业的发展有了更强的主动性。另外一个层面,在政策的关注之外,电商、娱乐、金融、出行等行业中互联网新兴业态悄然崛起,对原有的监管框架进行了很大突破。这些年,政策扶持和监管之间的平衡,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再次,资本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一路陪伴、裹挟,改变了很多新兴行业的走向。资本如此给力、如此疯狂、如此魔性,这在中国过往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它给了数以百万计的创业者用别人的钱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也大手笔地支援着创业者们烧钱,去抢占市场,甚至主导着很多创业公司去合并,去依附于更大的平台。这个时代,能够成为有限合伙人(LP)或者金主的资本来源也更加广泛,不差钱的银行保险券商、BAT互联网巨头、靠着煤矿铁矿发家的民营资本,以及那些积累多年的实业巨头,都希望给资金找到增值的入口,都投身到了创投领域,一大批VC、PE顺势崛起。

  最后,更为重要的,就是决定了服务业发展空间的需求急速扩大。过去这些年,生活消费需求相比于生产性需求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消费的背后,是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带来的消费支出的增长。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是2006年的3.6倍。消费的背后,也是人口向城镇大迁徙的支撑。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城市商业的兴旺,购物、餐饮等居民生活刚性需求增长,交通需求的升级,市政公共服务的完备,教育、娱乐的进步,快递通信的便捷,这些直接带动了批发零售、房地产、交通运输、快递物流、教育、健康娱乐等服务业的极大增长。

  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推动、资本的携手和需求的创造,在更深层次加速催生出中国当代经济的产业结构与多元主体,推动着服务业发展乘势而上。而那些身处其中的企业、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接招、布局,创新服务、燃烧激情,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相比于任何的力量推动都更加具有内生性和原动性,才更是服务业强大的内核和基础。

  有关机构预测到203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可达60.98%,服务业劳动就业占比59.12%。在已经到来的服务经济时代,无论是对国家战略大局,还是微观企业的发展,在小到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关心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服务业企业而言,那些支撑生产制造壮大的,研发设计、专业咨询、金融、物流仓储、贸易分销、信息传输等生产性服务,决定的是整个经济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在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中变得越发重要。

  高蕊说,无论是从制造业企业延伸出的服务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端的拓展,都在丰富着微观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实践。在更久的未来,无论是中国微观制造企业中的服务要素,还是服务业本身都将以一种更加崭新和有活力的面貌,切实支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在全球的崛起。

  《破局》作者高蕊,现就职于中国企业联合会,从事服务经济及中国500强企业成长等研究工作,多次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工作。主持、参与国家部委委托课题20余项,在哈啰出行、途远等多家企业担任专家顾问,兼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校外导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