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大批虚拟主播打赏被退款?自称三十岁的榜一大哥实际未成年

B站大批虚拟主播打赏被退款?自称三十岁的榜一大哥实际未成年
2022年06月29日 22:57 手游那点事

近期,哔哩哔哩(下称B站)的虚拟主播,算是小小地出圈了一波。

先有管人(指油管平台虚拟主播)Vox Akuma(下称Vox)在B站首播两小时打赏礼物过百万,随后《永劫无间》也在Vox直播间展开联动,官方下场频刷Superchat(下称SC)造梗引起不小热度。

(拼音版的快来帮帮胡桃!)

就在今天(6月29日),“虚拟主播两小时收入百万”再次登上热搜,不过这次不是Vox,而是Youtube个人势(指未签公司的虚拟主播)shoto。

高额流水,频繁出圈的关键词,仿佛让人看到了B站正在虚拟主播赛道上疾驰的身影,仅就国内市场而言,他们似乎是最有潜力的。

但还是今天,也是B站虚拟主播,只不过不是头部,而是多名底层虚拟主播同时曝出遭遇未成年退款事件。部分虚拟主播收到的退款申请甚至来自同一未成年用户,退款金额上到十四万,下到一毛钱不等。据B站评论区不完全统计,共波及46名主播。

这部分退款,间隔时间短的不过是当天发生,长的则间隔了几个月甚至一年。这段间隔的时间,迫使领取了打赏的主播被迫成为超前消费人群,看似与B站之间的五五对开还钱,却仍有税金、礼物等难以厘清的零碎。

或许这次事件,是个重新审视“监管未成年人”话题的契机。

01

 未成年是退款通行证,底层主播是损失兜底人 

在国内市场,虽然虚拟主播是人们相对陌生的内容,但他们的运作模式却相对传统。用户在直播间内获取情绪价值,再以打赏礼物的方式完成付费,最终转化为主播的收入和平台的抽成,这是人们熟知的老一套。

虚拟主播的特殊之处在于“皮套”,也就是屏幕上观众能够看到的纸片人形象。出道前,主播需要预先找到画师,买下对应的外观设定。再购买动捕等设备,用以更好地将真人的表情动作,真实地投射到纸片人身上。

对于底层的虚拟主播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开支。

也因此,他们对直播间内的每次打赏都格外欣喜,在遭遇未成年退款事件的主播中,有的曾提现打赏用来支付手术费用,有的曾提现用来完善皮套外观,有的提现用来更新动捕设备,但应该没有人,准备用打赏支付未成年申请的退款。

(不少虚拟主播直呼这个月白干)

尽管在退款申请发出后,作为平台的B站基本履行了职责,与主播按收入分成退还了对应数额的佣金,但在看似公正的偿还配比中,还有税金、主播礼物等无法清算的数字。

网传这些底层主播领到的是税后的打赏,但需退还的却是税前。此外,评论区也有人指出,在咸鱼等二手交易平台可见对舰长等主播礼物(需要打赏一定数额后才能获得)的倒卖,虽然价值并不很大,但也是无法追回的损失。

更何况,直播间的付费打赏,本就是为了内容付费,获取对应情绪价值后,再进行退款的行为,就像是看完电影再退票,还不是因为电影内容不好,只是因为,购买电影票的是未成年人。

这让底层主播收到巨额打赏的第一反应是欣喜,第二反应立刻转变为担忧。据一名虚拟主播分享,在收到夸张数字的打赏后,她随即与这名豪爽的观众联系,在“不会对你生活有影响”的疑问提出后,得到的是对面信誓旦旦的保证,“我三十多,有钱,是个程序员。”

(时代特性让孩子选择了程序员这个职业,但三十岁的程序员未必能拿出这么多钱)

不过这份保证只是未成年孩子的谎言。经此一役,不少主播更频繁地提醒未成年用户“看就可以,不要打赏”,但这样的提醒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02

 出发点是好的,但仍有漏洞没被堵住 

上述事件发生后,也引发了不少用户对B站监管方式的质疑,未成年退款爽快当然是保障权益的一方面,那为什么不在未成年打赏14万之前,就“及时止损”?

保护未成年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从B站虚拟主播大批遭遇未成年退款的事件中,至少能够看出其中仍有漏洞。

一方面,部分未成年人之所以敢为所欲为地进行大额打赏,就是因为有年龄限制兜底,他们对于成功退款充满信心。

(游戏内容无法让玩家满意时,未成年退款是部分玩家的底牌)

另一方面,申请退款的同时,退款申请人的真实身份难以确定,这里仍不排除有成年人冒用未成年身份操作的可能性。

同时,也不仅仅是打赏虚拟主播这一领域,就是在游戏行业,未成年退款通道也是厂商们头痛的问题。随着B站虚拟主播遭遇未成年退款事件的发酵,也有人翻出了名噪一时的“160万退款”事件,该事件的主人公就疑似为成年人,却走未成年通道申请退款160万。

凭借在《碧蓝航线》《战双帕弥什》两款手游中的夸张氪金数额,该用户在B站、贴吧内略有名气。同时也在两款手游对应区域下的主播直播间内进行大额打赏,最终在账户未认证的前提下,走未成年通道申请退款。

这件事发生在2020年,现如今B站的账号认证也相对完善,但在当时,B站允许未认证账号进行付费的处理方式,受到了不少用户的质疑。但也有用户表示,现阶段没有切断未成年人付费的平台,这样一刀切也不是办法。

但事件的来源始末并不是重点,这里更想说的是,在未成年退款通道这一处理方式外,仍有不少没有被堵住的漏洞,有心人恶意卡Bug当然是一方面,但平台作为监管的一部分,或许仍有更多应该落实的责任。

03

 更多领域里,仅靠厂商仍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未成年人监管 

游戏、直播、再到近期的剧本杀,在各种娱乐方式中,对尚未完全树立价值观的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当然很有必要。

但扮演监管角色的,绝不该仅有社会与厂商,更需要实际监护人,也就是家长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在直播领域内,虚拟主播频繁提醒“未成年看就可以了,不要消费!”,但仍频有退款申请发起。

在游戏行业里,提高注册用户年龄限制、频繁弹窗刷脸后,仍有未成年人分享如何挪用家长身份证,又该如何躲避人脸识别的相关教程。

(防止图被和谐,分享教程的用户会主动倒放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外,更多的是留守在乡村的儿童,与家长被迫分开的他们,由与时代相对脱节的老年人代为监管,在更多老人的口中,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扫脸,孩子将手机送到面前,他们只要照着提示做就可以。

在只是刷脸的操作外,支付密码的泄露,或许也是监护人的失责。在网络发达的情况下,有的未成年人甚至能够比家长更快地接收到新信息,这为家长承担责任也带来了困难,这份所谓的失责,或许也并非他们本愿。

尽管现阶段,我们总是希望家长也能主动配合未成年人的监管,但目前看还只是个美好愿景。但至少,这份社会责任不该只由厂商、或者平台承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