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杀”入手机市场 李斌称亏损也不靠它赚钱

蔚来“杀”入手机市场 李斌称亏损也不靠它赚钱
2023年09月22日 20:18 财经新媒体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荣耀……多家手机厂家在本月纷纷推出新品,行业内卷加剧的背后从不缺少同行者,而蔚来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却毫不顾忌“高手如林”的红海纷争,以高端智能手机进入了消费电子行业中最“卷”的赛道。

那么蔚来为何要下场做手机?蔚来创始人、CEO李斌表示,不是因为车不赚钱要靠手机来盈利,而是因为智能座舱内各设备间交互时缺乏高精准性的介质,用户需要一款与蔚来汽车无缝连接的汽车。

9月21日,市场传闻已久的蔚来手机NIO Phone终于落地,起售价6499元,直指高端机市场。与目前市面上手机不同的是,李斌认为,蔚来的手机是最清爽的系统,也就是0系统广告,0商业预装。

据悉,NIO Phone采用第二代骁龙8领先版芯片、5000万像素摄像头、专项匹配蔚来无线车充等技术。其中,NIO Phone配备UWB超宽带技术,可完全取代车钥匙,通过NIO Link车控键,30项汽车和手机互联功能可一键直达。

值得一提的是,NIO Phone发布的消息一经报道迅速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蔚来入局手机行业的目的或在于服务新能源汽车生态。不过,也有声音表示,手机行业早已不是简单地组装,而是软硬件结合的综合考验,单从手机产品的角度来看,蔚来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新能源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的竞争。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车机形态已趋于大型的移动终端。此前,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表示,汽车产业的本质将从机械发展到消费电子,电动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形式。

除了蔚来,此前吉利收购魅族、华为与问界跨界合作,背后逻辑无一不是在加码车手互联的用户体验建设。一国内车企内部人士告诉笔者,智能手机在网联、智能化方面具备技术和经验优势,这将为智能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提供参考。

事实上,尽管目前蔚来仍在亏损,每季度用于研发的投入约占营收的30%,但李斌却认为,研发投入目的在于换取长期毛利。

李斌表示,蔚来的研发投入逻辑主要有四个纬度:第一是持续引领创新,包括设定一些不可能的目标;第二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每做一件事情是要想能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第三是全生命周期用户体验,汽车的平均拥有时间大致在5-6年,车辆本身的生命周期在15年以上,各领域应围绕车全周期的体验加大投入;第四是体系化效率,车企不仅要关注短期的、局部的成本和效率,更要关注全程的、全生命周期的、全局的体系化和效率。

在他看来,智能系统不是简单的软件或硬件,而是需要软硬件一体的思考。汽车产品软硬件高度耦合且生命周期长,因为研发体系需要考虑十年后,二手、甚至三手车的使用体验。而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加电体系背后是蔚来对体系化效率的思考。无论哪代平台都可以共用电池包,而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在不断加大在家用充电桩方面的投入。

目前,除手机外,由蔚来自研激光雷达芯片“杨戬”将于十月量产。该芯片具有集成度高、能耗低、性能强等特征,能对复杂场景提供支持,长期来看,一颗芯片可以为蔚来节省几百元。

基于软、硬件能力提升,10月起增,蔚来增强领航辅助NOP+的使用场景将从高速进入城区。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累计开通城区领航路线里程6万公里;2024年第一季度,将累计开通城区领航路线里程20万公里;2024年第二季度,将累计开通城区领航路线里程40万公里

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李斌表示,蔚来将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体验、成为用户企业、服务全球用户三方面展开,涉及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服务、社区、多品牌、多平台、多区域九个业务,以及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全景互联、智能座舱、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数字运营12个领域。

在李斌看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车企若不做底层正向开发,难以获得持久竞争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