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滩大会看数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尽头是人文

从外滩大会看数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尽头是人文
2023年09月11日 14:58 财经新媒体

0.3秒即可规划出615条环游地球线路、手机一贴便能“溯源”鞋子所有信息、只需给宠物刷脸就可识别出它们的品种、年龄、健康状况……这一系列硬核科技的背后,是数字科技为生活所带来的切实改变。在2023外滩大会上,来自蚂蚁的新科技亮相向外界传递出科技的尽头是人文的重要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让世界变好的不是科技本身,则是科技背后的善意。在三天大会中,“人文”这一关键词贯穿始终,近20位中外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全球超500位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和专家学者针对社会责任、风险应对、ESG、科技伦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就业和人才发展等话题,提出了“人机对齐”、技术普惠等诸多新锐观点。

事实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发展,科技成为了让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传统产业正在通过拥抱数字技术实现转型。在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看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小微企业更容易参与全球贸易,更可推动全球中小商户共同发展。

“亮剑”金融大模型  全栈自研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在本届外滩大会上,生成式AI和大模型当之无愧成为关注“焦点”。9月8日,蚂蚁正式对外宣布以全栈布局、纯自研的方式入局金融大模型。目前,该金融大模型已在蚂蚁集团的财富、保险平台上进行内测,未来将向B端和C端同时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界对大模型满怀期待的同时,也有分析人士对其保持审慎态度。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表示,金融领域的大模型对应的是一种复杂严肃的应用场景,因此其落地面临着数据生态不完善、容易出现幻觉、缺乏忠实度、认知能力待提升等难题。

“目前大模型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太雷同。”在小冰CEO李笛看来,大家都沿着同一条路径往前走,没有多样性,这和创新精神是违背的。追赶不是创新,而是有新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优势。

围绕这些行业痛点和难点,蚂蚁集团副总裁、金融大模型负责人王晓航指出,蚂蚁金融大模型希望能解决产业问题,做这一轮科技竞争过程中的一股务实和专业的清流。

从算力上来看,蚂蚁基础大模型的算力集群已达万卡规模;知识力上,蚂蚁金融大模型可从300+真实产业场景中提取共60万+指令数据,形成金融专属任务性能优化的数据资产,有效提升了生成内容的合规性、安全性和真实性。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大模型出现“幻觉”,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情况,蚂蚁祭出了两大利器,即支小宝2.0和支小助。其中,支小宝2.0主要面向C端投资者,帮助用户深度解读市场信息,并结合用户的财务目标、投资偏好等提供个性化的配置策略;而TO B的支小助是服务金融产业专家的智能业务助手,为从业人员在投研、金融营销、保险理赔等环节提供全链条服务。

在业内看来,全栈、纯自研的布局意味着蚂蚁集团将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在整个AI技术链条上进行布局和投资,包括算法研发、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等多个环节,这将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控和应用AI技术,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风险,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破解数字信任难题 加速实体产业转型升级

除大模型外,数实融合、产业数字化也成为了今年外滩大会的关键词。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数字技术正在与实体产业走向深度融合,成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重塑实体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效能的驱动力。

不过,作为数字经济的压舱石,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於晨看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据的价值,但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首先是想用不敢用,企业不敢对外开放数据,担心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是敢用不能用,企业的数据治理较差,导致失去实践的机会;最后是能用不会用。

数字信任是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又一个挑战。蒋国飞指出,信任问题是产业高效协作的最大障碍。由于产业协作涉及多个参与方,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很容易因为缺乏信任造成协作不畅,从而导致产业链的交易成本急剧提升,交易效率大大降低。

如何用前沿科技构建数字信任,促进产业的数字化协作成为与会者热议的焦点。蒋国飞表示,在数据的生成环节,物联网技术能够解决数据源头可信问题;在数据流通环节,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流通数据进行确权和存证,隐私计算技术让数据在流通中可用不可见。在数据价值的挖掘环节,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结合,让数据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华铁应急是国内高机租赁行业的“老大哥”,由于资金的瓶颈,他们亟需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华铁应急方面称,通过内置蚂蚁链MaaS通讯模组,让高空作业设备实现了“通电即上链”。这不仅提高了租赁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还解决了高空作业设备企业运营数据管理较弱,设备信息难以实时追溯的痛点。

市场竞争加剧,白酒行业正在面临巨大的市场发展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成为白酒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日,泸州老窖与蚂蚁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其中首要的合作内容就是“产业数字金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苏王辉表示,泸州老窖借助蚂蚁链的智能合约、跨链等技术,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贸易数据“上链”等方式,帮助产业链上下游提升数字化交易能力。

不难看出,蚂蚁的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已然从数字金融延伸至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对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布局和产业实践,加快产业应用融合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这家科技企业的创造力和潜力。

产业科技深度融合 科技向善成发展关键

目前,上海正在建设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推动两个中心联动发展,金融科技是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不容忽视的是,科技渗透进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和实践中,使得金融机构在业务的全流程范围中存在风险隐患。在2023外滩大会上,如何让金融更安全地拥抱科技成为热议的话题。

“人工智能具有算法黑盒属性、数据依赖性、技术易滥用等特点,导致其过程难解释、行为难预测、结果难控制。”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李安民指出,当前,AI+金融面临多维安全风险,包括数据安全挑战、算法可信挑战、基础设施可信挑战、技术风险及社会风险五大方面。

业内普遍认为,要推动不同主体在共同生态圈中实现合作共赢,当务之急是要将底层的新型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安全化。对此,“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宣布成立“AI安全工作组”,蚂蚁集团、华为、百度等30余家机构成为发起单位,共同解决AI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难题。

在这背后是,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科技企业通过不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夯实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

蚂蚁方面表示,未来蚂蚁将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突破,加快产业应用融合。尤其是在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数字资产网络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政企业务协同、产业数字化升级等领域,充分发挥蚂蚁数字科技在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实践经验,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引擎。

正如蚂蚁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所言,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背后的善意。好的科技应该尊重多元、尊重包容,这也真正代表了一个社会、时代的进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