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单车涨价,ofo实行上桩管理,共享单车的生意又活了吗?

哈罗单车涨价,ofo实行上桩管理,共享单车的生意又活了吗?
2019年08月07日 12:00 新熵

共享单车的生意又活了吗?

共享单车经历了短暂繁荣之后,卖身的卖身,撤资的撤资,城市的垃圾场成了共享单车的坟场,大众潜意识中认为单车已死,似乎排队退押金才是对共享单车生意最好的诠释。当初大家为了抢占市场,对共享单车投放量过剩的时候,也是资本最热的时候。当浪潮退去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反思,共享单车的生意到底能不能走下去?

近期有报道称,哈罗单车涨价了,有原来30分钟1.5元涨到15分钟1.5元,ofo要实行上桩管理,不按桩停放的车辆将扣20元停车管理费。引起大家质疑,有网友评论称,本来桩就不多,大多小黄车都是坏的,就算找到还车的桩,要走很远的话,那我们骑单车的意义是什么?

ofo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迅速回笼资金,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其实共享单车最大的成本就是运营。从车辆投放、维修、管理等一系列成本中,有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导致成本上升,而营收是有限的。

共享单车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盲目扩张占领市场,资本和热钱大量涌入。

以ofo为例,2016年至2017年是最红火的两年,各种热钱进入,这是一个典型的被资本催熟的市场,做投资的不参与一把共享单车就落伍了。出门聊的话题都与共享单车有关,比如怎么获取用户押金,怎么把押金做二次投资。

其实是老套的会员经济模式在共享单车上落实,换汤不换药,玩资本的人想利用用户押金做文章,而呆萌的创始人血性方刚,以为自己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业,当时大家都玩得很嗨,没有人愿意相信共享单车会凉凉,只有朱啸虎比较鸡贼,他是也算不上先知先觉,但是看到风口快过的时候,他知道这一波玩资本到最后肯定会兜不住,所以他决定退出。

第二阶段,投放量过剩,运营成本过高,资金链吃紧,盈利困难。

这个阶段世面上的小黄车已经行成了规模。那时小鸣单车还没死,Ofo和摩拜的发展正是如日中天,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进来,投资人需要看到数据和体量不断的找下一个资本来接盘,或者可以被巨头收购也能套现。

创业者的初心是做点公益或者解决大家的出行需求,顺便赚点小钱,但是投资人更老辣,他们需要资本回报,一轮又一轮的估值,实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大问题,而大家都没发现,投放量过大,损失严重,运营成本大增。找不到接盘侠或者被巨头抛弃。最后就只能自作自受了。

第三阶段,投资人趋于理性,用户信任缺失。

当投资人撤了,卖身失败的时候,各种在繁荣时候的弊端立马暴露出来,当初有多繁荣现在就有多凋敝。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只能动用用户押金来维持周转。这个阶段其实大家都看出了市场变动的信号,只是有人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有可能是自欺欺人。

此时摩拜没有太贪心,做到见好就收,有幸找到了美团这个接盘侠,帮助创始团队成功上岸。另一个企业ofo就没这么幸运了,一边是资金链断裂,另一边是企业信用的崩塌。这时集体挤兑就必然会出现,退押金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了。这个阶段最困难的就是ofo了,一边是跪着也要活下去的呐喊,一边是面对1600万用户等着退押金,当然他们也做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商城积分换购,用押金免费在商城买东西。勉强让ofo维持了生命,但一直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