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租房子时,不仅要看交通便利,还要先看看附近有没有便利店;外出旅游时,住的酒店附近如果有便利店也会很加分。
便利店逐渐成了年轻人“续命”的场所,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年轻人如此依赖它呢?
◆◆◆◆◆
日式便利店藏着这些套路
说起便利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7-11、全家、罗森这三个在中国市场门店最多的日式便利店品牌。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路过便利店时,回过神来,手里总会多一个饭团或一杯咖啡。为什么便利店总会“让你轻易花钱”?其背后有着这些营销套路。
1.“空巢青年”的食堂
如今在大城市,独居的“空巢青年”越来越多,当进行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回到家自然也是不想做饭的,这时,便利店的单人套餐就成了他们的最爱。
日式便利店特别喜欢在套餐上面下功夫,比如全家就爱推出早餐搭配,如果你购买了三明治,那么你可以只花12元就能再得到一杯价值10元的咖啡。
因为微波炉加热会使饭菜口味质量下降,7-11便推出了和外面餐馆类似的荤素套餐,在餐饮高峰期售卖。这样既便捷又卫生的方式,也受到了不少都市“空巢青年”的欢迎。
2.跨界IP合作
便利店的受众面非常广,但是竞争对手其实也不少,比如7-11、全家、罗森这三个便利店都互相视对方为劲敌。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脱颖而出,除了提升服务与产品品质以外,跨界与IP合作,吸引该IP的粉丝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全家在这方面做得最积极,无论是同道大叔还是狐妖小红娘,都和全家合作了一遍,在线上和线下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罗森便利店更是联合了BILIBILI,在其公司总部楼下开起了主题店面。除此之外,罗森还曾和“名侦探柯南”“轻松熊”等日本动漫IP合作过。
3.店铺结构有讲究
便利店一直在不断变换着店铺内的结构布局,最终会根据数据显示,选择一个最合理的。
比如日本7-11曾将丝袜、化妆品等女性用品与家庭洗涤用品陈列在一起,与男性用品相对分开,并在卫生间提供可以换袜子的服务空间,后来丝袜销量比3年前翻了好几倍。
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最终大部分的便利店都会按照以上这张图的布局来安排店铺结构。这样的安排不仅更加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商品,就餐位的加入也有助于食品的销售。
◆◆◆◆◆
进击中的无人便利店
如今,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也给7-11、全家等传统便利店施加了不少压力。
越来越多的无人便利店选择开在了小区内或写字楼下,这样快捷便利的零售方式也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但值得让人注意的是,像7-11、全家这样的传统便利店,在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力求在服务上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而这些又是无人便利店无法做到的。
若单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有人显然比无人更方便,尤其在购物需要帮助时,导购是最佳人选。但对经营者来说,无人化最大优势还是能节约人力成本。为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无人的噱头恐怕要高于实际作用。
不过目前无人便利店还在发展阶段,若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撼动传统便利店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
传统便利店的未来
面对无人便利店的崛起,传统便利店们也并没有坐以待毙。
今年1月,7-11的首家无人便利店在台湾开业。目前该便利店还处于内测阶段,仅供7-11内部员工使用,未来是否还会大范围地投入运营,还是个未知数。
罗森则是开始走起了复合型零售的道路,与鲜丰水果合作,提供包括切片水果在内的60多种各式水果。开业当天,当日销售额就已达到了2万元。
无独有偶,水果店与品牌便利店“强强联合”貌似成了一股风潮,另一大水果零售品牌百果园也选择与便利店品牌全家合作,为全家提供品类更加丰富的水果。希望在消费者前往便利店消费时,以“高频接触”刺激顾客的购买欲。
这样的方式也给其他传统便利店不少启示,复合型的零售方式带给传统便利店更多出路,双方强强联合,有望实现“1+1>2”的品牌效应。
“复合型”是便利店转变的利器,数据显示,常去便利店的人群中,近七成是16岁至35岁的年轻人,他们几乎不去菜场和大卖场,偏爱网购,为数不多的线下消费就是便利店,很多人甚至把便利店当成约会场所。
“小却细”曾经是便利业态的标配,如今,这套商业逻辑似乎行不通了,便利店纷纷变“大”,开始走起了复合型零售的道路。可无论变大还是变小,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才是便利店未来前进的方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