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语音劫持人行横道,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语音上线大谈特谈

AI语音劫持人行横道,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语音上线大谈特谈
2025年04月24日 10:47 曰曰域事

2025年4月11日,加州帕洛阿尔托、红木城和门洛帕克的街头,原本为视障人士设计的语音人行横道按钮,变成了一场AI驱动的“恶作剧狂欢”。黑客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埃隆·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的模拟语音,取代了常规的“请等待”提示。马斯克的声音自嘲“孤独求友”,还许诺送辆Cybertruck换点认可;扎克伯格的声音则戏谑Meta“破坏民主”“用AI腐蚀祖父母大脑”。这场闹剧让行人纷纷驻足看热闹,也让市政当局焦头烂额。帕洛阿尔托紧急关闭了12个受影响路口的语音功能,红木城和门洛帕克也忙着排查修复。

如果你恰巧在帕洛阿尔托街头,等着过马路,可能会突然听到“马斯克”用哀怨的语气求你做朋友,或是“扎克伯格”得意洋洋地自曝“黑历史”。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4月11日加州街头的真实场景。据《The Verge》报道,黑客利用AI语音克隆技术,入侵了人行横道按钮的语音系统。视频记录显示,这些模拟语音并未完全覆盖原有的安全提示,而是“叠加”播放,制造出一种诡异的混音效果。信号灯功能虽未受影响,但语音提示的混乱足以让视障人士和普通行人摸不着头脑。

帕洛阿尔托市政府迅速反应,确认市中心12个路口受影响,并关闭语音功能等待维修。红木城副市长向《旧金山纪事报》表示,当地也在调查。门洛帕克同样未能幸免。这三个城市有个共同点——它们都位于硅谷核心,科技巨头云集。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与帕洛阿尔托渊源颇深:特斯拉曾在此设总部,扎克伯格也有住所。黑客选择这里“下手”,颇有“打脸”科技大佬的意味。

这场恶作剧看似荒诞,背后却暗藏技术隐患。专家推测,黑客可能利用了物联网设备的漏洞。许多交通系统依赖远程管理接口,但固件更新滞后、认证机制薄弱是普遍问题。报道暗示,涉事设备的接口可能未启用多因素认证(MFA),为攻击者敞开了大门。还有一种可能是,黑客通过未加密的LoRaWAN协议篡改数据。这种低功耗广域网协议在智能城市中常见,但安全标准参差不齐。

更令人不安的是AI语音克隆技术的滥用。生成一段逼真的马斯克或扎克伯格语音,如今只需几秒钟的样本和开源工具。这次攻击虽未造成实质危害,但试想,若黑客用类似技术伪造紧急警报或错误指令,后果不堪设想。Reddit用户“CloseToTheSun10”感叹:“AI将会毁灭我们。”这话虽夸张,却点出了深度伪造技术被武器化的风险。

如这场AI语音劫持事件,乍看是场高科技恶作剧,细想却令人后怕。黑客的“幽默”选角精准——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一个忙着送车上火星,一个深陷隐私争议,堪称硅谷的“流量担当”。但笑过之后,留下的问题是:我们的公共设施为何如此脆弱?

首先,物联网设备必须告别“裸奔”状态。零信任架构、多因素认证、固件强制更新,这些技术早已成熟,却迟迟未普及。其次,AI语音需要“身份证”。通过数字水印或区块链溯源,确保伪造内容可追责。再次,政府和企业应组建跨领域安全团队,技术防御与组织协同并重。硅谷的这次“闹剧”,本质是给全球城市敲响的警钟。

更深一层,这件事还提醒我们:技术是双刃剑。AI能造福社会,也能被恶意利用。公众对科技巨头的复杂情绪——既依赖又质疑——也在事件中显露无遗。Reddit用户调侃“扎克伯格亲口承认黑客行为”,反映的正是这种情绪。未来,平衡技术创新与公共安全,需要的不只是代码,而是信任。

帕洛阿尔托的街头风波,终究会平息。语音按钮会修好,行人会继续赶路。但这场恶作剧留下的教训不能忘。公共基础设施不仅是钢筋水泥,更是数字世界的延伸。AI时代,安全不再是选项,而是底线。希望下次我们听到人行横道的声音时,只是简单的“请通行”,而不是某个亿万富翁的AI分身在“诉苦”。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