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有多重要?看看这四组貌合神离的互联网业务!

商业模式有多重要?看看这四组貌合神离的互联网业务!
2019年09月16日 07:03 千庭家服

相比做传统生意的创业者,选择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人,通常都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讨论何为商业模式,而是要通过一些例子,看看商业模式对于互联网公司究竟有多么重要。

以下四组互联网业务,表面上看,它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领域或类型极为相似,但由于商业模式的不同,它们的市场估值差异巨大。

滴滴VS摩拜/ofo

之前业内逸闻,投资人朱啸虎在滴滴的投资上大获成功后,开始寻找类似的投资赛道,最终选中了有85%相似性的共享单车领域。这15%的差异在哪里?

虽然滴滴以及摩拜和ofo都被笼统的归于共享出行领域,但滴滴只是采集车辆和司机的信息以及乘客的乘车需求,然后进行匹配与分发。所以滴滴不用自己买车,不用给司机付工资,是一种轻资产的平台模式。而摩拜和ofo则需要自己采购实体单车,并雇佣人员将其调配到街头巷尾,而且还需要不断地维修和更换单车,是一种重资产模式。

滴滴的模式下,只需要有一个健壮的互联网平台即可,除了产品开发及运营的人力成本,以及流量采买和线上营销等可控成本外,其它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市场低潮期时,只要控制好运营成本,失血速度会很慢,所以其抗风险能力很强。

而摩拜和ofo虽名曰“共享”,但其实只是一种布点极广、自助服务的单车出租生意,存在供应链欠款这种杀伤力极大的运营隐患,当遇到市场困境时,很难控制失血速度,甚至会由于产业链上游的逼宫,而使得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估值比较:滴滴500亿美元,摩拜37亿美元/ofo估值不明前景堪忧

头条vs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客户端

滴滴之后,互联网领域蹿升速度最快的就数头条和拼多多两家公司了。拼多多作为电商领域新贵,2018平台成交总额达4716亿元,身价暴涨自是不足为奇,但头条为何能达到650亿美元的巨头估值呢?

在很多普通用户来看,头条和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新闻客户端,使用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后者加起来的估值,如果不考虑其它业务(尤其对于网易),可能都不如今日头条的一个零头。

头条与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客户端的核心差别在于,头条自己并不产出内容,而是依靠头条号,通过鼓励原创,聚合第三方内容资源;而其它新闻客户端则非常依赖于自产内容或有深度合作关系的传统媒体的内容供应,即便后者也分别建立了新浪号、搜狐号、网易号等自媒体作者平台,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运营模式。

在一篇对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专访中,张一鸣言谈之中,始终都在把今日头条与“新闻客户端”对比来谈,虽然表面上,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在今日头条上看新闻,但对于今日头条来说,他们只是以算法和技术作为引擎的内容阅读应用,是一个“信息分发渠道”,是内容领域的“推荐及搜索引擎”。而从这一定位可以看出,今日头条的竞争对手其实是以搜索引擎为业务核心的百度。这也是为何今日头条的估值能够与百度达到同一量级的原因。

估值比较:头条750亿美元,新浪30亿美元/搜狐5亿美元/网易门户业务5亿美元

京东vs阿里

把京东和阿里放在一起总是话题不断,虽然同属电子商务领域,但两者在大众消费者眼中,核心定位却有着不小的区别。

阿里是平台电商,其主要并不卖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商家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所以会存在很多商家同时销售同样的商品,而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不同商家的价格策略。在阿里提供的店铺中,卖家自己更新和维护商品,自己处理发货和售后,并向阿里支付保证金、服务费、以及营销活动参与费等。卖家有充分的自由度,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以阿里的商品品类相当丰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而京东自己就是一个大商家,它会直接出售很多自营商品,通常来说,其自营商品在价格方面还是相当有市场竞争力的,尤其是在促销期间,但商品及品牌种类相比阿里还是有所欠缺。京东就好比是一个互联网零售企业,自己批发产品在网上卖,赚取的是产品差价。在京东下单,付款到京东,打包和发货也是京东,售后也找京东。所以京东要有庞大的采购团队、销售团队、客服团队,物流团队。而对于非自营的商品,通常只是作为自营商品的补充,而这种补充,更多的是用于弥补自营商品中相对小众的商品品类或品牌方面的不足,而其占比相对自营来说始终较低。

不过,目前来看,两者都在互相借鉴。京东虽然以自营为主,但其面向第三方商家的开放平台业务也在高速增长,从3C产品为主到全品类商品,从全部自营到超过五分之二的第三方商家销售比例!而阿里也在通过菜鸟物流包括入股快递公司,打造准自有物流体系,并通过天猫超市和盒马鲜生等加强自营电商业务。

不过,目前来看,很难说阿里和京东的模式孰优孰劣,虽然从市值上来看,京东距离阿里尚有10倍的差距,但这可能更多的得益于阿里在金融、企业服务和文娱等方面的广泛布局。但考虑到与京东模式更像的亚马逊,其整体市值达到阿里的两倍,所以京东发展的上限其实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

估值比较:阿里4600亿美元,京东460亿美元(亚马逊9000亿美元)

苹果VS小米

小米公司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和频繁的市场曝光,负面新闻并不多,整体运营数据也并未有明显的下滑迹象,但小米公司的估值却从最高的2000亿美元下跌到了如今的300亿美元。对此结果,小米公司自是心有不服,并在不久前启动了高达12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在小米创始人雷军心中,小米的估值应是苹果乘以腾讯,但这只是一个比喻,如果真是苹果和腾讯的市值相乘,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实际上,这只是表达了雷军认为小米的模式,是结合了苹果的硬件生态和腾讯的互联网生态,所以其潜在价值非常巨大,远远超过了苹果和腾讯两者各自的上限。

但目前来看,小米公司对其模式一厢情愿的解读,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或者逐渐清醒了。小米的模式,不仅达不到硬件乘以互联网的效果,甚至距离单独的苹果模式,还有不止一个量级的差距。

苹果的模式,在于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以及周边商品的闭环生态,而小米的硬件帝国则是构建于安卓之上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小米与华为、三星甚至oppo、vivo、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等等,其实并无本质不同,都只是安卓体系中的一个规模尚可的硬件厂商而已。而现阶段的差异,无非是小米通过投资、品牌授权以及技术服务等,切入到了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的硬件商品领域而已,但这显然还不足以构建自己的商业壁垒,因为其它品牌,只要愿意,也可以。

而在互联网领域,All in IoT也几乎是所有安卓体系的硬件大厂们都在执行的策略,小米并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号召力,想像腾讯微信一样创建一个网罗所有安卓智能硬件的“朋友圈”,显然不是某一个品牌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最终的结果,似乎也指向了小米与其它诸多硬件大品牌将始终保持竞争关系的市场格局。因此,小米的估值与格力、美的等保持在同一量级,确实是一种更为理性的市场判断。

估值比较:苹果10000亿美元/小米300亿美元

以上四组互联网业务的差异,都可以笼统的概括为商业模式上的差异。但究竟何为商业模式呢?

有人说:商业模式就是盈利模式,即企业如何赚钱。也有人说:商业模式就是运营模式,即企业如何将产品、技术、市场、财务及人力有机整合起来并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还有人说,商业模式需要更多的考虑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包括与用户、渠道、供应商及其它合作伙伴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其实,商业模式并没有权威的定义,而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也无需详细剖析和解读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但在商业模式中,始终绕不开一些共性的因素,如市场定位、产品逻辑、盈利模式、资源整合以及最终要实现的企业价值等。这些因素,很可能在项目创始之初就已经被固化下来了,并成为企业最终能否成功以及能达到什么样的价值高度的决定性因素。也正因为如此,针对那些还未成型的创业项目,投资人们才会对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并希望尽快得到印证。

本文系“科技无忧网(微信公号ID : kejiwuyoucom )”原创,如转载请附出处。认知互联网,解读新科技,助力创业创新及传统企业转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