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AI“魔改”,别让“有视频无真相”毁掉科技向善

按住AI“魔改”,别让“有视频无真相”毁掉科技向善
2024年12月13日 15:30 泽传媒

《权力的游戏》中一个神秘的刺客组织叫“无面者”,所谓无面,却可以切换千人千面,现如今,“AI换脸”让无面者照进了现实……

在当下数字化的汹涌浪潮中,人工智能就是一把锐利无比的剑,于众多领域奋勇开路,为人类生活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便捷。然而,倘若这把剑被肆意挥动,其锋芒或许会划伤我们悉心守护的文化珍宝以及道德伦理的底线。

近期,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一场围绕 AI“魔改”视频的规范与整治行动就此开启,这无疑是针对网络视听领域的一次关键“拨乱反正”。

AI“魔改”视频就是一场失控的创意狂欢派对,创作者们凭借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对经典影视作品展开了颠覆性的改编。从《甄嬛传》的“枪战风云”到《红楼梦》的“武打盛宴”,再到孙悟空的“摩托狂飙”,这些荒诞离奇的情节初看新奇夺目,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短暂的流量热潮。但喧嚣过后,留下的却是对经典文化的肆意亵渎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强烈冲击。

经典影视作品承载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它们是民族文化记忆的关键拼图。“魔改”行为让这些经典形象扭曲变形,致使其原本蕴含的美学价值、道德教诲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浅薄、荒诞乃至低俗的内容。这不但伤害了广大剧迷的情感寄托,更在不知不觉中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传递了错误的审美导向和价值观念,让他们在娱乐至死的氛围里迷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敬畏之心。

监管部门的及时行动,为这场混乱的视听盛宴按下了“停止键”。此类“魔改”视频绝非单纯的创意表达,其背后潜藏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从法律层面来讲,这是对原创作品版权的公然践踏,未经授权擅自篡改经典影视作品,严重侵犯了创作者和版权方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在道德伦理范畴,这种过度娱乐化、毫无底线的改编行为违背了公序良俗,削弱了社会的文化根基与价值共识。

广电总局要求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相关内容,并督促其进行自查自纠,这是对文化创作尊严的捍卫,也是对网络视听空间生态的修复,旨在引导内容创作回归理性与正轨,让技术创新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助推器,而非破坏者。

近两年,我国已相继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规定,让刚性治理有了更多抓手。

审视人工智能在视频领域的“野蛮生长”,这仅仅是其在发展进程中暴露出问题的冰山一角。AI技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模拟、复制甚至创造各种视听元素,但这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AI换脸”“AI换声”等技术的滥用,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面临严峻挑战。虚假的名人言论、恶意的诈骗音频如同幽灵一般在网络空间游荡,个人隐私遭到侵犯,信息安全防线被突破,公众在虚拟世界中陷入深深的信任危机。

近日“张文宏直播带货”话题频上热搜,有网友反映家里的老人信以为真,已经开始下单了,张文宏本人也表示投诉多次屡禁不止。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增长了3000%。技术的进步本应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如今却在阴影中滋生出众多乱象,这警示着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只是欢呼与拥抱,更要有严谨的审视与规范的约束。

构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多措并举。在技术研发层面,开发者应当将伦理道德的考量融入算法设计,为技术应用戴上“紧箍咒”,让其从源头上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法律规制方面,立法机构需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技术应用中的权利边界与责任划分,为打击侵权、违法行为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让法律的威严成为守护网络空间秩序的坚固盾牌。同时,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公众的数字素养教育,提升大众对AI技术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培育理性、健康的数字消费习惯,使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空间的守护者与建设者。

前不久江苏无锡街头的“AI交警”为我们呈现了人工智能应用的美好前景。它默默坚守岗位,保障交通秩序,为市民带来安全与便利,成为科技赋能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一正面范例让我们坚信,只要引导得当,人工智能能够摆脱负面标签,在文化创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广阔领域大显神通,成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帮手。让我们以理性作笔、规范为墨,书写人工智能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全新篇章,在科技向善的道路上扬帆前行,驶向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未来之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