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猪,滴滴的“新马甲”

花小猪,滴滴的“新马甲”
2020年09月19日 07:35 品玩

近日一款名为花小猪打车的网约车平台悄然在北京等一二线城市掀起一波热度。“首单立减20元”等宣传语直击用户软肋,吸引了一批价格敏感型用户的目光。

为了吸引更多流量,除了新用户补贴,花小猪还采用了拼多多式社交裂变、拉新体现的推广方式,比如通过微信成功邀请一名好友的话,可以得到最高12元的打车券;号召三位微信好友帮忙点击“助力”则可以领取一张5折券。

但近期关于花小猪的更多消息,却集中在该平台存在无资质违规运营,被青岛、天津、合肥等多个城市叫停。

花小猪从何而来

花小猪这个网约车平台乍一看是横空出世,其实背后站着的是国内出行行业巨头滴滴。

花小猪打车的前身是辽宁途途网约车,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在滴滴和快的烧钱鏖战时,低调地将业务重心集中在大本营东北地区的三四五线城市,此后又覆盖到全国其他省市,主攻下沉市场。据网络数据,截至2019年12月,途途网约车已拥有44个主要城市的线下经营牌照,加盟司机超过3万人。

今年3月途途网约车被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收购,随后更名为花小猪打车,并在贵州遵义和山东临沂等地开展试运营。天眼查显示,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滴滴副总裁赵意波,因此即使花小猪看上去与滴滴没有直接联系,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滴滴孵化的新品牌。

花小猪的业务与滴滴快车相似,但与之不同的是,它实行“一口价”模式,当乘客输入行程的起止点之后,系统会根据里程和用时自动计算出本趟行程的实际价格,不受实际行车过程中因素的影响。

另外不同于滴滴司机口头确认乘客信息,花小猪司机需在询问乘客后将其电话号码后四位数字输入软件,此后才能开启行程。这一设计能够有效地保证乘客与司机相匹配,减少失误。

日前记者在乘坐滴滴快车时,观察到车内悬挂着花小猪的推广标语和二维码,滴滴司机热情地介绍道,“这是滴滴让我们推广的新平台,你要是想省钱的话可以试一下,优惠力度还挺大的。”

然而即使这并不是秘密,花小猪在官方宣传口径上却并不祭出滴滴这个响亮的牌子,其本身也有自己的APP和微信小程序,这一切都表明花小猪希望与滴滴这个品牌“划清界限”,独立运营。

一边通过滴滴下线渠道进行推广,一边又绝口不提与滴滴的关系,花小猪的行为看起来有些矛盾,但背后其实是滴滴在下很大一盘棋。

花小猪的使命

滴滴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地推出一个疑似“新马甲”的品牌呢?

首先要从花小猪的品牌定位和目标群体说起。

外界曾认为“打车界的拼多多”花小猪要与滴滴有所区分,主要面向滴滴覆盖力度不够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希望开拓下沉市场。这个判断曾被广泛认可。但是当花小猪近期以巨大的优惠力度进军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郑州、青岛、太原这九个一二线城市时,一切又变得不那么肯定。因此要对花小猪的目标群体有所定位,还得再默默观望一段时间。

更进一步来说,花小猪也体现了滴滴在其他问题上的考量。2018年间,滴滴顺风车接连发生两起恶性安全事件,虽然滴滴作为平台方是否应承担主要责任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全事件使得滴滴口碑大幅下降,同时也在舆论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下全方位整改,强调“All in 安全”。

一方面,顺风车业务线出事对滴滴整体的品牌可信度造成打击,从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花小猪的诞生也可以理解是为了规避品牌风险。在品牌定位和营销口径上对滴滴和花小猪做深度切割,可以保障两者的独立性,一旦其中一方出现问题,不至于满盘皆输。

另一方面,花小猪接纳并且仅接纳已经在滴滴平台上注册过的司机,但却对人员和车辆的运营资质要求不高,用花小猪司机向记者形容的话说,就是“零门槛”。这与滴滴自身大力推行的严格合规措施大相径庭,但却能够将滴滴上因资质问题难以接单的司机引流过来,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为花小猪增加运力,同时大幅节省合规成本。

然而作为一个新平台,花小猪要处理的问题不少。不久前,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博提醒称,“花小猪打车”未在青岛市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部分缺乏相关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亦存在安全隐患。另据媒体报道,花小猪在天津曾被相关部门约谈,在深圳更是被直接叫停。从另一个角度看,花小猪的行为也像是对各地监管合规的一次试探。

记者就以上问题联系花小猪团队,但对方表示目前不便接受采访。外界只好自行揣测,在漫长烧钱大战中厮杀出来的滴滴,如今又以同样的方式为新品牌花小猪打开了市场,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拓展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亦或是给自己披上“马甲”,规避风险?

注:题图来自花小猪微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