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的云计算野心,要靠贾扬清来实现?

黄仁勋的云计算野心,要靠贾扬清来实现?
2025年03月28日 10:16 品玩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芯片巨头英伟达正在与AI云服务提供商Lepton AI进行收购谈判,交易金额预计在数亿美元左右。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可能标志着英伟达在AI生态系统布局中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

如果收购成功,英伟达将进一步增强其云基础AI计算服务能力,这被视为对抗来自云服务提供商日益增长压力的重要一步。这些竞争对手正在开发自家芯片并以更低价格提供服务,对英伟达构成挑战。

早在2023年,英伟达就推出了“云中云”服务DGX Cloud,这项服务建立在其他公司的云平台之上。其运作模式是云服务提供商租赁英伟达的服务器,并将其作为云服务进行销售,而英伟达则将其推向寻求大型GPU超级计算机的企业客户。Google、Microsoft、Oracle和AWS都是这一服务的客户,其中AWS直到2024年12月才开始使用这一解决方案。

这表明英伟达不仅要销售GPU硬件,还希望在云计算市场分一杯羹,利用自身硬件优势从云厂商手中“抽成”。虽然这种模式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如果英伟达直接开发并提供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就会与一些最大的客户直接竞争。在2024年1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英伟达透露“云服务提供商约占我们数据中心销售的一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除此之外,英伟达还在发展一个新兴的云和软件业务,直接向企业租赁服务器,并提供开发AI模型和应用的软件。在同一财报会议上,英伟达提到其软件、服务和支持收入已达到15亿美元的年化水平。

过去一年,英伟达明显加大了对云服务的投资力度。在2024年5月的财报中,公司表示未来几年将至少投入90亿美元用于云计算服务,而这一承诺在当年1月时仅为45亿美元,其中包括了DGX Cloud的投入。

为何看中Lepton AI?

Lepton AI成立于2023年,曾完成了一轮110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投资方包括CRV和Fusion Fund。Lepton AI并不拥有自己的GPU硬件,而是从云服务提供商处租赁基于英伟达GPU的服务器,再将其租给客户,同时提供一套强大的机器学习平台软件用于管理。

简单说,它希望通过软件技术的能力来“摆脱”今天GPU供给和能力不平衡的限制,来给用户提供最强的性能。

该公司约有20名员工,客户包括游戏初创公司Latitude.io和SciSpace等。据估计,Lepton每月收入约1250万美元(年收入约1.5亿美元)。

Lepton的联合创始人贾扬清是全球AI架构领域最知名的技术人才之一,他创建了深度学习框架Caffe,还是TensorFlow、Pytorch的核心成员和共同领导者。

在SemiAnalysis最近发布的GPU云服务提供商排名中,Lepton的表现相当出色,甚至超过了行业中的一些大牌,与Oracle、Microsoft Azure以及Together AI的排名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器租赁市场的另一个主要参与者是Together AI,这家初创公司尽管比Lepton AI成立时间短一年多,但已融资超过5亿美元。

SemiAnalysis认为,技术进步意味着计算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现在是GPU租赁的买方市场。企业主要从超大规模提供商和CoreWeave租赁GPU,而CoreWeave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大规模(超过10,000个H100芯片)集群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非传统云服务厂商。

在这个市场中,CoreWeave无疑处于领先地位,以极高的计算效率提供优质的GPU云服务体验。它被广泛信任来管理大型GPU基础设施,为OpenAI和MetaAI等AGI实验室提供服务,还为像Jane Street这样的高频交易公司以及英伟达内部的集群提供支持。此外,CoreWeave的大多数客户都选择使用其管理服务,只有OpenAI/Azure使用裸服务器。

有趣的是,CoreWeave与英伟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英伟达不仅投资了CoreWeave、向其倾斜分配稀缺的GPU芯片,还反过来租用CoreWeave的设备。这种合作关系使CoreWeave能够更好地发挥英伟达芯片的性能,帮助英伟达证明其GPU的竞争力,同时也让英伟达看到了云服务市场的新机会。

成为“下一代云”

芯片巨头英伟达为何会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中间商”?

首先,若英伟达成功收购Lepton,将加强其在云市场和企业软件领域的地位,这一领域它直接与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竞争。

其次,通过这次收购,英伟达可以进一步完善“芯片+云基础设施”产业链,就像亚马逊或谷歌那样。这种垂直整合策略让英伟达能够从芯片设计到算力租赁的全产业链中获利,同时还能更好地控制其GPU芯片的使用方式和价格策略,进一步增强其在AI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

英伟达的云和软件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模式是英伟达直接向企业出租由其芯片驱动的服务器,并提供软件帮助公司开发AI模型和应用程序,以及管理训练AI的GPU集群。

英伟达此前曾表示,这项业务未来可能产生1500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数字超过了英伟达或亚马逊AWS目前的年营收额,展现了公司对这一业务的雄心勃勃。

收购Lepton AI有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英伟达的价值:首先是拓展至AI云服务领域;其次是借助Lepton的技术提升自身软件实力;再次是吸引新客户与人才。此举还可能增加收入并优化成本,巩固英伟达在AI市场的地位。

此外,这一收购也符合英伟达通过战略并购加强其AI生态系统的一贯做法。例如,英伟达最近宣布收购合成数据初创公司Gretel。Gretel开发了一个平台,允许开发者在具有增强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合成数据上训练他们的AI模型。而Lepton AI提供高性能计算硬件和云原生软件解决方案,支持AI训练和推理。

AI云服务还让英伟达能够销售用于管理开发AI模型的大数据集的软件,与Databricks、Snowflake以及微软的类似产品竞争。

尽管这笔交易传闻看似合理,但市场上也存在不同的声音。知名空头投资者吉姆·查诺斯对英伟达收购Lepton AI的传闻提出了质疑。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试图收购转售商可能预示着更深层次的财务问题。这一举动可能是为了管理库存成本或避免应收账款的拨备。

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这类与客户和分销商的交易虽然在规模上不一定很大,但其影响却可能很重要。管理层知道即使是几分钱的失误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他们会变得更加有创意”。

针对这一质疑,也有观点指出Lepton AI并不是直接转售GPU,而是提供租赁服务,更像是一个软件或工具的业务。至于英伟达在收购Lepton之后会不会转而像CoreWeave一样直接提供AI云服务,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尽管外界对这笔交易的讨论不断,英伟达尚未正式确认收购谈判。但如果交易顺利进行,这显然标志着英伟达在从芯片供应商向全面AI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过程中的又一步大胆举措。

英伟达正在通过战略收购加强其更广泛的AI生态系统,例如最近宣布收购合成数据初创公司 Gretel。Gretel开发了一个平台,允许开发者在具有增强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合成数据上训练他们的 AI模型。而Lepton AI提供高性能计算硬件和云原生软件解决方案,支持AI训练和推理。

这些收购正在帮助英伟达通过提供从硬件到基于云的服务的端到端 AI 解决方案,加强其在 AI 行业的竞争地位,还代表了英伟达扩大其核心半导体业务之外的战略举措,不仅要主导AI芯片市场,还要在整个AI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

贾扬清曾经说创业的目标是“成为AI Cloud领域的领导者,就像最初的AWS、Azure、Google Cloud、阿里云,以及Data Cloud领域的Databricks和Snowflake”。

这或许也是英伟达收购Lepton背后的潜台词。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