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围炉夜话”走进工业重镇柳州:探讨工业转型升级背后的金融赋能与企业家精神

财联社“围炉夜话”走进工业重镇柳州:探讨工业转型升级背后的金融赋能与企业家精神
2025年03月30日 20:44 财联社APP

3月28日晚,由柳州银行与财联社联合主办的“围炉夜话”活动在柳州工业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以“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金融赋能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汇聚了企业家、金融界代表以及大国工匠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工业创新、金融协同与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下的融合路径。

共话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

财联社价值增长研究院院长任健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柳州,拥有悠久的工业历史和深厚的工业底蕴。目前,柳州充分利用强大的工业基础底座优势,叠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经济、新模式,开展的工业转型升级,不但为柳州塑造和夯实了四大产业支柱,更为柳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再次迎来腾飞,起到了压舱石和加速器的作用。同时,任健表示,城市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往往是一群人志同道合、目标一致的企业家、金融家、投资家群体的推动。他呼吁,在工业转型升级、爬坡上坎的当下,广大企业家群体,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带动社会、企业及民众资源,积极参与推动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指出,柳州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正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向“新经济、新质生产力”转型。他表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初心,柳州企业的生命力正源于对实业的专注与韧性。

经济学家、远力中国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青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勇于担当与长期主义”,在当前全球化裂变与地缘政治挑战下,企业家需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价值深度融合。

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刘健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使命感与家国情怀”。他提到,其企业通过十余年自主研发,突破激光技术壁垒,推动国产高端装备走向世界。“企业家需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增长。”刘健表示。

广西汽车集团首席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大国工匠郑志明以“工匠精神”诠释企业家精神的另一维度。他分享了自己从手工爱好者到精密制造领域顶尖专家的历程,强调“技能人才是工业升级的基石”。他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技能传承,“没有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再先进的设计也无法落地。”

探讨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如何破局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金融赋能助力至关重要。在活动的下半场,与会嘉宾们聚焦金融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如何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等进行深入探讨。

李青指出,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需革新金融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需,勇于革新金融服务模式,打造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此外,李青表示,除了革新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机构还应加强驾驭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强化跨行业合作纽带以及筑牢风险防控堤坝等相应举措,助于提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工业转型中的融资痛点,谢斌提出柳州银行的破局之道:懂工业、重信用、强服务。“银行需创新产品设计,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提供差异化支持。”谢斌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探索“场景化、信用化、智能化”的服务路径。

谢斌表示,柳州银行应成为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通过创新产品设计与服务模式,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上市公司光洋股份董事长、前深圳东方富海主管合伙人李树华从VC(风险投资)机构视角补充道,投贷联动机制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融资短板,“通过风险共担与产业协同,金融资本能为科技企业注入‘耐心资本’”。

活动最后,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在于企业家们的“使命感与长期主义”。柳州工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金融、人才与政策的协同赋能。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