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急了?

京东,卷起来了。

1

“狼性训话”

“没有业绩连呼吸都是错的。”

这样一句话,你觉得会出现在哪?保险公司的大门上?健身房销售的备忘录里?还是房产中介的誓师大会上?其实都不是,它出现在互联网大厂的办公室里。

这是最近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张图。和这张图一起流传的,还有京东老板刘强东的“狼性训话”。根据媒体报道,这是刘强东的线上讲话流出,在谈到员工问题时,刘强东直言:

不管是我们深入的行业,还是内部外部环境,我们永远没办法继续让我们大量员工在躺着睡大觉。

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图源:界面新闻

老板强调业绩,鼓励员工拼搏,这无可厚非。但纵观互联网大佬,最常把“兄弟”挂在嘴边的,刘强东是其中一个。也难怪网友们说,兄弟的最终解释权归东子所有。不能给东哥赚钱的人,是不配做东哥兄弟的。

▲图源网络

618来临,京东的风波一浪接着一浪。

更早些时候,有媒体曝光了刘强东的近况:微信群跨国操盘京东,经常深夜发语音安排业务,近三个月每天睡觉不足4小时。

同时,从媒体报道看,京东零售开始严查考勤,并且调整了午休规则。新规要求每天早上9点统计上班工位人数,班车若晚点需提交证明照。并且,为评估员工工作饱和度,晚6点下班的员工需接受工作饱和度考量。

面对京东的这些操作,一时风声四起:

刘强东开始对“躺平兄弟”下手了?

当一个企业抓考勤的时候,就说明他们走下坡路了……

京东,到底发生了什么?

2

“对手太猛了”

老规矩,先从财报中找答案。

从体量看,京东无疑是个“巨无霸”。根据各家的财报,2024年第一季度,京东、阿里、拼多多三家的营收分别为2600亿元、2219亿元、868亿元,京东“遥遥领先”。

但从增长势头看,拼多多才是那个“最靓的仔”。同样是2024年一季报,京东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归母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再看拼多多,总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246%。

从2023年的营收数据看,京东增长3.7%,阿里同比增长7.28%,拼多多同比增长90%。

▲图源:网经社

再从平台核心数据GMV来看,根据“定焦”的统计,2023年的GMV体量大致为:阿里8万亿、拼多多3.7万亿、京东3.6万亿——拼多多已经反超京东。

趋势同样体现在资本市场。截至2024年5月24日,京东美股的股价是30.27美元/股,相比当年的高点已经跌去:

72%。

这已经不是什么腰斩,而是把膝盖以上全给砍了。

从市值看,京东美股目前的总市值是462.20亿美元,阿里美股总市值是1965亿美元,拼多多是2188亿美元。也就是说,京东的市值:

只有阿里的23%,只有拼多多的21%。

在市值上,曾经的“小弟”拼多多,已经逆袭成了大哥大!

面对这种凶猛攻势,东哥的焦虑,可以理解。

3

找回初心

京东要面对的,远不止拼多多。

例如以抖快为代表的直播电商。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电商的成交额已达1.5万亿。尽管这个数据和京东还有着较大差距,但要知道,那时候这个平台搞电商才三年多时间!

更重要的是,直播电商颠覆了原有的购物模式,在短视频平台购物,和在传统电商平台购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再如菜鸟在供应链上的发力。全球四大快消巨头雀巢、宝洁、联合利华和百威,都在与菜鸟供应链发展深度合作。去年,菜鸟推出1212半日达模式,打破了京东物流长达13年居于领先位置的211模式,比211模式快4个小时。

对物流来说,速度就是效率,就是服务,就是生产力。

当然,京东也在努力改变。

人事上,2022年底刘强东“回归”以来,京东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京东从事业群制回归事业部制,调整后,京东零售旗下家电家居、3C数码、大商超、生活服务、大时尚5大事业群负责人将统一变更为事业部负责人。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高管的变动:京东集团CEO徐雷出于个人原因向公司辞职,许冉成为继任者;京东物流CEO余睿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执行董事和CEO,由原京东产发CEO胡伟接任,京东健康原CFO曹冬则接任京东产发CEO……

在外界看来,刘强东召回了一批老将,准备迎接一场新的战斗。

价格策略上,2023年开始,京东全面推进低价策略,推出“百亿补贴”频道、单件到手价、买贵双倍赔服务、下调自营包邮门槛等一系列举措。人们发现,以往专属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突然出现在了京东。

但效果还有待检验。去年618,京东被外界调侃为“雷声大、雨点小”。

今年,京东官宣618取消预售制,表示一切用价格、服务说话。但就在618大幕拉开之际,北京10家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联合声明称,均不参与京东618促销方案,并且将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

说白了,京东想要低价,但“亏本”的出版社不答应。

直播业务上,淘宝、抖音、快手都有自己的成熟主播,反观京东,至今没有孵化出自己的头部主播。前段时间,京东甚至搞出了刘强东的分身——“采销东哥”AI数字人来直播。

回过头来看,拼多多为什么能逆袭?有人做了一个总结:

但实际上,试问一下,难道在拼多多上买东西的,真的都是贫民?从周边情况看,不少人在拼多多上囤茅台、买手机、购贵重物品。原因无他,就是物美价廉。

商品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当然是哪里便宜就去哪里买。遥想当年的京东,就是这样做起来的啊,无论是图书业务还是家电业务,主打的就是物美价廉。

找回初心,或许是东哥的当务之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