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买手机不会选?这篇文章手把手教你如何按需购买不花冤枉钱

双十一买手机不会选?这篇文章手把手教你如何按需购买不花冤枉钱
2020年10月31日 20:34 电科技网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再次来临,很多朋友也希望趁着打折促销季更新一下自己的手机产品,但是时至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越发同质化,想要选到一款称心如意的产品又谈何容易。

今天,电科技就以价格为主线,结合产品的特征和以及不同的使用场景,针对性地为大家推荐几款有代表性的手机产品。

千元入门产品大多有所侧重

随着手机成本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目前各大手机厂商均不再坚守曾经火热的百元机市场,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发力千元机领域。不过尽管该领域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受成本所限,大部分产品都称不上十全十美。

Redmi K30S至尊纪念版

自从卢伟冰执掌Redmi产品线后,Redmi就一改此前“均衡”的产品策略,转而开始激进的重仓性能——RedmiK30S至尊纪念版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RedmiK30S至尊纪念版核心参数为“骁龙865+UFS 3.1+LPDDR 5”,这一配置几乎可以比肩旗舰产品。因此,日常使用的时候,不论是运行多任务还是大型游戏,RedmiK30S几乎都不会掉链子。与强悍的性能相对的,RedmiK30S同时也搭载了5000mAh的大容量电池,以满足强悍性能所需的长久续航。

不过由于过于偏重核心性能,RedmiK30S至尊纪念版的边缘配置也有很严重的不足。

首先,RedmiK30S至尊纪念版的主摄为索尼IMX682,对比当今主流的IMX689落后了一个段位,再加RedmiK30S至尊纪念版并没有长焦镜头,因此,RedmiK30S至尊纪念版的拍照表现并不十分出色。

其次,虽然名义上,RedmiK30S至尊纪念版支持快充,但是RedmiK30S至尊纪念版快充的功率仅为33W,考虑到RedmiK30S至尊纪念版的电池容量达到了惊人的5000mAh,这一充电功率其实很难满足日常的高频使用。

荣耀X10

与激进的RedmiK30S至尊纪念版正相反,荣耀X10的产品理念就是尽可能打造一台各方面都没有较大落差的产品。

由于华为网络技术层面的优势,荣耀X10在5G网络方面有其他中低端产品难以比拟的技术优势。根据荣耀的介绍,目前荣耀X10支持三大运营商的5G频段全覆盖,并且一些海外频段也已率先支持。

而在拍照方面,荣耀X10的主摄为40MP RYYB高感光镜头,这种独到的软硬件优势,使得荣耀X10在夜间、高反差等极端场景下也有不错的表现力。

性能方面,荣耀X10搭载的是麒麟820处理器,虽然这颗处理器采用了和麒麟990相同的NPU架构,但是由于工艺和主频的限制,麒麟820的整体表现力不过和骁龙855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和同价位的其他产品相比,荣耀X10的性能其实是要差一些的,不过考虑到目前智能手机市场普遍存在性能过剩的问题,荣耀X10相对的性能弱势才通常情况下其实也并不会切实的影响我们的日常使用。

不过或许是成本所限,荣耀X10并没有采用成熟的屏幕指纹识别,而是将指纹识别和侧边的电源键合二为一,不论是观感还是实际的体验,都有些差强人意。

华为畅享20 Plus

虽然一款手机的性能至关重要,但是可能并不是大部分消费者都需要强悍的性能——针对这一需求,华为畅享20 Plus应运而生了。

华为畅享20 Plus最大的亮点就是颠覆了千元机"无设计"的产品缺陷,加入了诸多亮眼的设计。比如"星河银"的配色再辅以圆环的规整镜头,就使得华为畅享20 Plus看上去极富档次感。

除了外观,华为畅享20 Plus还着重优化了产品的拍照表现。硬件上,华为畅享20 Plus搭载了4800万主摄+800万广角+200万微距三摄组合,再辅以华为的AI拍照功能,几乎可以驾驭任何极端拍照场景。此外,华为畅享20 Plus的升降前摄也不再是一个"鸡肋",而是拥有1600万像素和全新AI美颜算法,想必可以极大的满足女性用户的期待。

尽管华为畅享20 Plus仅搭载了4200mAh电池,但是华为却为其配备了旗舰级的40W超级快充,仅需30分钟即可充电70%,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5G手机与生俱来的电量焦虑症。

总的来看,华为畅享20 Plus并没有和同价位的大部分产品一样,专注于堆性能,而是考虑到了一部分女性用户对外观、拍照等功能有强烈的需求,因而因地制宜的打造了针对性的产品。

主流中端产品的不同场景定位

由于成本增加,进入中端市场,产品的综合配置开始显著提升,但是一方面该价位段的竞争对比入门价位段更激烈,另一方面,有全面均衡的旗舰产品在宏观层面打压,因此,不同类型的中端手机也不会盲目的做一款"全能旗舰",而是会给自己立一个"人设"以在市场立足。

魅族 17

虽然魅族早已不复当年勇,但是由于即使收缩战线,并且凭借黄章的"打磨",魅族依然在手机市场的"other"类目占据一定的地位。

魅族 17最大的亮点,就是设计层面延续了"章式旗舰"不妥协的理念。比如魅族17屏幕四周的边框尽可能做到了等宽,并且挖孔前摄的面积十分狭小,再加上对称式的后壳设计,可以说,即使放到旗舰机领域,魅族 17的外观都异常出色。

除此之外,魅族手机的灵魂——Flyme系统也是"魅友"们一贯支持魅族手机的最大动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Flyme 8系统的大版本更新早已发布,但是随着Flyme 8系统的更新,魅族依然在为其增加注入120Hz、夜景拍照等功能,这功能的延后性,其实也从侧面体现了魅族"小厂"的现状。

更令人遗憾的是,自魅族15时代开始,魅族手机被消费者诟病缺无线充的问题依然延续到了魅族 17时代。考虑到目前无线充电正在大范围普及,市面上的主流机型都已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因此,想必有很多魅族 17的潜在购买者也会因此功能的缺失而转向其他产品。

坚果R2

与魅族类似,经历了疾风骤雨的波折后,坚果也逐渐偏安一隅找到了轻办公,锤粉们的产品新定位。

从配置来看,坚果R2的一大产品特征就是堆料,比如其搭载了一亿像素主摄、骁龙865处理器、LPDDR5+UFS3.1闪存等旗舰级配置,再无曾经坚果手机慢半拍的延续性产品缺陷。

而在软件之外,坚果R2也同步更新了坚果手机诞生之初吸引眼球的smartisan OS操作系统,加入了Big Bang 2.0、One Step 1.5、Idea Pills 1.0等十分叫好的功能。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或许是因为对自己软件操作系统的极度自信,坚果R2的售价对比同级别的产品高了大概500元左右,然而坚果历史的"失败"证明了大部分消费者并不需要smartisan OS的那些"灵光乍现"类功能。

因此,这种极度的自信,或许也限制了坚果R2的市场表现。

不惧成本的高端旗舰

到了高端市场,由于不再需要兼顾成本,因此,大部分厂商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堆料,并宣传自己"水桶机"的产品特征。但高端市场的狭窄性,也决定了该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

小米10至尊纪念版

随着2020年上半年小米10的热销,小米逐渐看到了自身在高端产品领域的潜在实力,进而推出了售价5000+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

从配置来看,由于不需要顾忌成本,因此,小米10至尊纪念版几乎成为了一个堆料狂魔——市面上的顶级配置都被小米10至尊纪念版收入囊中。

但是这种无脑的堆料操作,带来的一个负面问题就是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和便携性。根据小米的介绍,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厚度达到了9.45mm,重量为221.8g,这显然劝退了一部分追求轻薄产品的妹子。

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小米已经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但是一直以来小米身上的"廉价"属性还没有完全的褪去,因此,在同级别产品配置不差,并且品牌更有格调的基础上,小米其实很难给出一个消费者选择自己的理由。

iPhone 12 Pro

作为iPhone史上的第一款5G产品,同时也是三年来第一次更换机模,iPhone 12系列无疑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是我们在关注 iPhone 12 Pro网络、外观、性能等亮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最大的缺点——续航。

苹果官网显示,iPhone 12 Pro的电池容量仅为2815mAh。Tom's Guide针对iPhone 12 Pro和iPhone11 Pro进行了续航对比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12 Pro的续航成绩要比iPhone 11 Pro少1个小时左右。

考虑到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5G手机的电池容量都是4000mAh起步,iPhone 12 Pro不到3000mAh的电池容量,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其实很难不让用户产生续航焦虑。

因此,如果不是特别需要iOS系统,其实同价位的安卓手机在综合使用体验上,对比iPhone 12 Pro,可能还会略胜一筹。

华为 Mate 40 Pro

尽管近两年华为遭受了政策层面的限制,但是凭借坚韧的毅力,华为的旗舰产品依然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接受度。

毋庸赘言,在实现了品牌高端化,并且掌握核心技术的背景下,不必顾忌市场和成本的华为Mate 40 Pro称得上是"安卓机皇"。比如由于华为Mate 40 Pro搭载了业界超大底、综合参数最佳的光学变焦系统,因此,再一次成为DXOMARK排行榜上的王者。

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此前余承东曾坦言,"麒麟9000可能是华为绝唱",考虑到9月份,华为手机曾因芯片断供而出现渠道商涨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不光需要考虑产品的供应问题,还需要考虑未来华为手机承继性的隐患。

总结

看完上文的盘点,想必大家可以看出个智能手机各价位段都有不同的产品特征:千元入门产品很大程度上只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个层次需求;中端产品虽然已经可以打造较为均衡产品,但是为了抢占市场,各产品依然有不同的宣传和定位侧重;高端产品尽管都可以称之为"水桶机",但是竞争的激烈性和厂商不同的产品导向,也使得不同的产品需要面对不同的受众。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首先还是需要明确自己的购买能力,其次,再结合不同的需求和产品的不同侧重进行客观的筛选,惟其如此,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