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厉害的“宇宙化思维”

很厉害的“宇宙化思维”
2024年06月15日 08:03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前几天,一位读者说自己准备做小红书了,给我发来一个刚做完的视频,让我帮忙看看。视频的标题颇具深意:设计师要具备链路化思维。

视频内容大概是,一个满脸洋溢着自信的少年,面带微笑,含着一股浓浓的儿化音说道:“设计师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具备链路化思维是关键。什么是链儿路儿思儿维儿?它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对每个功能点进行深入的场景分析。”

之后举例:“比如一个人打车,突然不想打了,这时候点击退出,会弹出一个弹框,而弹框内容是「您是否确认取消订单」?你们觉得这个弹框的设计好么?显然不好,这就叫不具备链路思维。”优化例子:“如果你具备链路思维,就会知道这个弹框的正确做法是,在弹出的弹框上加上司机距离用户还有多远,如果文案是「司机距离你不到 400 米」,用户取消订单的概率就降低了。这,就叫链路思维。”

这种先铺概念,再讲例子的方式,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玩腻了,所以我一眼就看出这段内容至少存在五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至今没明白什么是链路思维,似乎十个人说的链路,表达的都不是一个意思,而这位读者对链路的解释,似乎就是…流程?然后再从流程中抓一个节点,代入所谓场景化思考,得出优化方案。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场景化?用户取消打车,页面弹出弹窗,弹窗的文案由什么组成。这是最简单的业务信息,跟场景化毫无关系。似乎现在场景这个词已经要被用烂了。很多人自己编出来的场景,是从功能反推出来的一段无价值描述,并不代表这个功能是出自这个场景,以及,功能从来不是源于场景。

第三个问题,即便它就叫场景,难道想到了这个所谓的场景,就能得出方案了?你能在完全不了解业务和技术的情况下,就想到去计算司机与用户的距离,再通过弹窗的形式实时地告知用户?以及用户一定是因为司机距离太远就取消订单的么?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我要是说,弹窗文案改成「完成本次行程将获得 10 元优惠券」,用户取消订单的概率是否也会降低?那这是否就反驳了前面的用户不想打车只是因为看不到司机距离的场景?

第四个问题,暂时还没想到。

第五个问题,第四个都没想到,你不会在期待第五个吧?

这种说法就特别像是拿着结果,反推逻辑,得出理论。要是这样,我也可以编一个。

步骤:

第一,设计师要具备宇宙化思维,什么是宇宙化思维,就是思考方案的时候要大而全,不能过分聚焦在一两个像素上。

第二,比如一个人阅读公众号的文章,读完就走了,我们怎么留下这些用户,提高他们的转发率和点赞率?

第三,如果你具备宇宙化思维,就知道只要把文章底部的转发和点赞做成悬浮于屏幕底部,就可以提高用户转发率和点赞率了,因为用户能在更显眼的位置看到它们。瞧,这就叫宇宙化思维,更全局的看待页面和功能。它还有一种理论,叫状态可见原则,就是把想给用户看的内容,在页面上凸显出来,也可以叫它宇宙焦点原则。

好吧,我相信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段内容是在胡说八道,但我要是写得认真点,少点浮夸,收起诙谐且略带嘲讽的笔调,再把术语改得生涩一些,还真就会有人相信这个「宇宙化思维」。

而我没说的是,悬浮就是把操作行为做得显眼了,它只是让本身就有转发和点赞欲望的读者更简单的操作了。而想要让没有转发和点赞想法的人执行这类操作,本质是内容的问题,内容共情,转发和点赞就高了。除非有好处,比如这篇文章是付费的,转发的话就可以打折。所以这个方案只能说是提升了一点操作体验。但它对用户阅读内容时,是否会造成影响还未可知。

所以即便是微信这样的团队,在设计底部的操作栏时,也需要有多个方案反复测试,看看哪个方案的数据表现得更好,同时不会造成其他问题。而一个所谓的千万「大厂」设计师中的不知名的一员,告诉你,通过一个思维模型就能解决所有的业务问题。要真是这样,这些所谓的大厂,早就被这些设计师带的股价起飞了,阿里还会被一个搞定价策略的企业打得找不着北么?你觉得是自己太聪明,还是别人太傻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