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引领农业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高精尖”,引领农业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2024年10月26日 08:32 陕西日报

无人驾驶的全机械化农用机器人,擅长在丘陵山地果园飞行的无人机,复杂地形下运行自如的单轨运输机……金秋十月,来自国内外的“高精尖”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在杨凌农高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机器人上场,种田不下田

“这款智能机器人具备剪枝、打药、除草等全流程自动化功能,单套设备就能管理2000亩地。”10月25日,在杨凌农高会B馆内,青岛沃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途智能”)总经理张鹏介绍。

今年,沃途智能第一次参加农高会,就带来自主研发的主打产品——纯电智能拖拉机机器人。

该产品实现农业L4无人驾驶首次“实际落地”,首创国内新能源智能农机架构系统,采用全球领先的无人作业技术、作业规化控制技术,搭载完备的智慧管理软件系统。

展区内,不少客商被这款机器人吸引,宁夏家苗跃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和沃途智能达成购置15台设备的合作意向。

同样引起关注的还有极目EA-J100农业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安装有全球首创常温弥雾喷头,喷雾可以穿透防雹网,均匀覆盖叶面;前视激光雷达可以识别1厘米直径电线、树枝等障碍物。可以全地形仿地飞行,尤其擅长在丘陵山地果园飞行。”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地区负责人王蒙恩介绍。

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M200农业无人车,可以使喷药节省30%至50%的药液;COONEO(酷牛)携多款智能农业机器人以及机械爪、机械剪等配套零部件参展;杨凌葡园智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葡园智人——履带式智能果园管理机器人可进行开沟、除草、施肥、播种、埋藤等多项作业……本届杨凌农高会上,各种机器人“大展拳脚”,助力农业发展向“新”求“质”。

AI赋能,数字技术在田野生根

在晓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雨农智”)的展台,摆放着室内气象站、雨雪传感器等器具。

“这款‘小雨滴’传感设备,可测量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大气压和二氧化碳。”晓雨农智大客户经理刘洪涛说,“通过AI算法,设备可预测夜间棚内温度变化趋势、是否有冻害。它还支持历史数据导出、多设备数据对比,帮助制定更适合作物生长的管理方案。”

这些器具还可以“合作”发挥作用。刘洪涛说:“我们还有补光灯等执行设备,和传感设备配合发挥作用,它们统称为小雨园区管理系统,可提供温室智能化领域功能最全面、控制范围最广的控制模块,也可根据业务需求量身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为工作主线,大幅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连续参加五届杨凌农高会的棚掌柜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亲历者。今年,该公司研发推出“AI模块”技术。

“我们第一代产品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和老式洗衣机一样大,如今研发到第四代,产品和平板电脑大小差不多。”该公司副总经理赵甲说,“‘AI模块’技术收录了大量农业生产数据,能很好地帮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诸多实际问题。”

为土地“把脉”,守护沃野良田

在耕地质量提升展馆,各地土壤被放置在容器中,容器上标注了取样地、取样地经纬度、取样深度及种植作物等信息。

“为保障耕地‘健康’,我们创新了‘耕地土壤医院’。可以实地检测土壤,也可取样送来分析。”中陕农建集团办公室主任师晨迪说。

土壤的“看病”流程为:“接诊”,根据地理位置、作物种类、出现问题划分接诊科室;通过物理性状调优、化学性质修复、生物营养重构开出“处方”——耕地质量提升与修复方案;“治疗”,进行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农田标准化建设、作物优选及种植,并根据作物长势适时调整。

除了“耕地土壤医院”,该公司还有微生物修复技术与土壤改良的综合应用等技术。

确保粮食安全,土壤是基础,水是命脉。

记者在省水利厅的展区了解到,数字孪生信息化建设为现代灌区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以东雷抽黄工程为例,在气象墒情站、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联合应用的基础上,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可精准预测作物需水量,快速制定配水方案。灌溉亩均用水量下降10立方米左右,全灌区年均节水约1800万立方米、节电约2000万千瓦时。”省水利厅科技处工作人员霍轶哲说。

近年来,我省聚焦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通过构建数字通信网络、搭建用水管理系统等,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智慧农灌”服务模式。全省灌区年均节水约2000万立方米,亩均增产粮食50公斤以上,提升了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记者 李欣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