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入门到高端前端 就想找到HIFIMAN HE-R9音质“天花板”

【上篇】入门到高端前端 就想找到HIFIMAN HE-R9音质“天花板”
2021年12月10日 10:01 撩数码

  • 换句话讲,这耳机怎么推,会到顶儿?

最近一段时间,我终于把音源折腾得「虎虎生威」「游刃有余」,借助Silent Angel Z1这个音乐服务器,确实与我之前的音源相比,有了非常明显提升。

简单来讲,就是把我从初中积累下来的音乐,以及在tidal中听到的比较好听的一些曲目,都保存并交由ROON管理,我现在是单月付费大概10美金,准备明年直接买断(目前用得一切都好,但是就是核心更新老是失败)。当然这确实是个不痛不痒的小问题,也不是很在意,假如你对ROON感兴趣,想多了解一些,欢迎点击耳机大家坛那个帖子。我还在更新中,准备做个长线专题。

我也会截取部分这篇文章中的内容,来填补这个链接,作为精华部分。

在今年年初时候我分享过一篇「我用HIFIMAN HE-R10D,组了套系统,听完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文中的系统如果不看音源,那是还算「豪华」的。整套系统确实能把HE-R10D推好,不过这耳机毕竟是我借过来「爽一把」的,当时音源还没折腾好,不敢长时间听这么好的耳机,感受下就得了。

不过近期我手头上的系统可就多了很多,音源折腾好了,解码耳放系统也有很靠谱的。正好,HIFIMAN HE-R9也到我手里,就用手头上两套不同台式系统以及蓝牙模块,看看到底能把HIFIMAN HE-R9推到什么程度,也顺便摸索下我这套系统的一个「脾气」。

首先先下个结论,HIFIMAN HE-R9潜力非常大,不同前端下的声音表现,最大的差距就是信息量和整体的声场形体感。不管是我用蓝牙模块还是分体系统以及一体机,这点都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

和HIFIMAN HE-R10D最大差距同,是高频延伸以及横向声场。

不过我感觉HIFIMAN HE-R9仍能达到80%HE-R10动圈版实力。当然这和用什么来推关系非常大,我说的这80%是在蓝牙模块下得出来的一个「大致」结论,HE-R9具有很大潜力。

当然这篇使用分享我会同时搭配Bluemini R2R模块、2K价位入门分体式解码耳放以及我认为能推得更好的的5K价位一体机,这个是原创的OPA-3.1,电流驱动型。

咱们先从包装和外观说起。HIFIMAN HE-R9整个包装并不算大,也不算重。它并没有采用在高端HE系耳机上的皮质翻盖外箱设计,按照现在话讲,虽然是“环保”了,但少了一些精致,按理说HE-R9怎么着也算是个次旗舰产品,这点要扣分。不过箱子内柔软的绸缎还有海绵依旧不少,还是能够保证外腔不受到磕碰,在配件方面,3.5耳机插头搭配6.35转接头,当然还有一本比较「厚」的说明书,里边详细介绍了这款耳机的方方面面,我觉得换耳罩是最实用的。

你现在购买这款耳机,是会「附赠」Bluemini R2R模块的,也有一本单独说明书,建议仔细看看,此外还有一根type-C充电线。

  • 怀旧和情怀

这次HIFIMAN HE-R9依旧延续了HE-R10设计,唯一不同就是从木质腔体外壳换到了酒红色硬质腔壳,这样的好处是,重量会更轻一些,搭配记忆海绵头梁和钢架头梁骨架,像我这种头稍微大点的用户,也觉得压感正合适,而且因为本身重量仅为328g,所以长时间佩戴也很舒服。

黑色头梁搭配酒红色的封闭腔体,颜值方面提升巨大,有一种“分外妖娆感”以及“神秘莫感”。

当然以上仅为添砖加瓦,本身地基(声音)就牢固,多一些设计确实起到锦上添花作用。

HIFIMAN在我看来是HiFi圈「异类者」,别人讲这耳机用了什么名贵树材时,HIFIMAN讲音质;别人讲自己硬件有多先进时候,HIFIMAN干脆自研芯片,之后继续讲音质;在HIFIMAN推出拓扑振膜后,经过更为深入研究,完成了对索尼R10的「逆袭」,这种致敬并超越的案例在HiFi圈尤其是耳机圈几乎没有。

我就在想,如果一个厂商通过对知名品牌的「逆袭」,是不是也能说明,本身实力就已经非常强了,这样来致敬一把也未尝不可,电动车本身就有,但通过对技术的研发,让续航翻倍并有驾驶油车的顺滑感,这不就是厂商实力体现?

当然HIFIMAN HE-R10虽然各方面都非常完美,但唯独价格让我望而却步,HIFIMAN HE-R10平板版本将近4万元价格和动圈版本小1万价格,确实「吓到」了一些核心用户群体,当然大家也不用太着急,HIFIMAN调性就是旗舰产品先上技术,之后通过部分技术下放,推出下沉市场的产品。

所以你就能看到HE-R10其实延续了R10外观特性,这个不规则的腔体,其实就是单元后边「障板」,在音箱上的作用是避免声短路,放在封闭式耳机中也是如此,另外还通过声衍射和反射来调整声音走向,加上特殊腔体材质,让HE-R9音色和HE-R10区别开。

  • 声音:

我在R10动圈版时给出了这样评价:「声音再次出乎我的意料,昨晚夜里听了2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声音极为宽松、润泽,即使用HIFIMAN 901这样的便携前端,都有很好的解析以及扎实的结像表现,加上厚实的头梁以及仅有337g的重量,很适合长时间佩戴。

HIFIMAN HE-R10D是我目前听过音质最好的封闭式动圈大耳,这无疑是糟糕的2020年的一大惊喜」。

R9后,可以直接更新为 「HIFIMAN HE-R9D是我目前听过5000元音质最好的封闭式动圈大耳,这无疑是糟糕的2021年的一大惊喜」。

在讲音质之前。得先讲下Bluemini R2R模块,别看这个黑了咕噜甚至还不规则的小玩意儿,就是这个模组插到R9上,就能有和台式系统一样的细腻声音和宽域声场,它内置了HYMALAYA R2R DAC芯片,并有大功率耳放,发烧级滤波器和缓冲,实现了更丰沛的储备功率,它的功耗其实也非常低仅为20MW,另外充电速度非常快,仅半小时就能充满。另外这个模块支持几乎所有无线协议,同时还支持有线链接电脑作为声卡;或者连接个转接头接有线耳机用作小尾巴。总之玩法非常多就对了。

接驳Bluemini R2R模块后的声音,我觉得是足以匹敌中端台式系统,这里来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大概能推到上台70以上%潜力。整体声音悠扬细腻,声场中规中矩,背景非常“黑”,其实初听声场就有比较好的“形体感”,横向和纵向呈现出圆形,并有一定边际感,适合听一些三重奏、四重奏,用蓝牙模块来推。我个人感觉整体器乐的声像还是比较靠前的,不过整体还是非常耐听,并没有因为整体结像比较突出就让铜管部分声音过于嘹亮。

此外,虽然声场并不如台机宽域,但器乐定位、分离度,这些和台机并无区别,尤其纵向表现,层次感非常好。不过像John Williams《Imperial March》这种气势磅礴的交响就不建议用蓝牙模块听了,瞬态和动态不算特别凌厉,声音有些平面化。

但蓝牙模块下的人声就让我觉得非常“惊艳”,我在R10中是这样描述的:

「这种风格在HIFIMAN HE-R10D上,得到了延续,就是人声韵味。那究竟什么是好的韵味感呢?按照我自己理解,就是要有一定密度,不能过于单薄,而在线条感方面呢,也不能太硬朗,太过硬朗就有一些喧宾夺主感,不自然,另外最好是有一定的润泽度,此外,像演绎蔡琴、苏芮这样声线较甜美的人声,不加过于厚重的音染,保持一定口型以及结像,即可。」

至于稍微小众一些并带有金属冰冷感的烟嗓,我觉得稍微有些过于「圆润」,削弱了一些刺激感,至于这种风格是否能够被全员接受,就因人而异。

而HE-R9人声和HE-R10是「大相径庭」的,首先人声的结像相比HE-R10比要突出,当然我讲的并不是指人声要“贴脸”,这种非常廉价的表现是不会在HIFIMAN耳机上出现的,HIFIMAN人声是国产品牌耳机里,少有可以把人声做得“绘声绘色”的品牌,人声有不错的张力。

蓝牙模块下的人声距离适中,类似坐在二三排位置,恰巧可以听清人声的换气声,另外在表现enya、赛琳迪翁(祝愿她早日康复)蔡琴等一众声线非常优美有韵味的女声时,换气声轻微细腻、吞吐婉转自然,醇厚悠然,加上较为「硬朗」的线条感,以及较高的密度,让整个人声立体饱满、润泽清晰,当然这里也少不了HIFIMAN早已驾轻就熟的人声「韵味感」。

单播放男声诸如赵鹏这类「磁性」比较重的歌曲时,HE-R9表现出来的又是时而惆怅、时而静谧,很有一种坐在空无一人的寺庙中,进行「冥想」后,睁眼的一刹那带来的「忘我」之感,这种略带一些沧桑感的声音,沁人心脾。

整个蓝牙模块的声音是让我满意的。

  • 上个台试试

但是为了进一步挖掘HIFIMAN HE-R9的潜力,我还是准备上我的台式系统,先来一套我最近一直推荐的全想DS3和DH3组合,在欣赏梁静茹《分手快乐》这首歌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声比较近,贴耳,听这种流行歌曲很适合;人声非常顺滑,没有齿音,厚度适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声很鲜活,有生机,听梁阿姨的声音,变得年轻了些许。声场方面,宽广且横向声场够大,纵向延伸感尚可,听流行人声包裹感更好些。

因为本身驱动力比较足,所整体低频的瞬态和动态表现都不错,低频十足,拳拳到肉,下潜就很深,不拖泥带水,值得注意的是,低频的质感和下潜并没有在明显降低整体通透度情况下实现的。

其实在这套系统搭配下,横向声场已经打开,纵向层次感也分明,整个声场呈现出椭圆形,不过横向依旧有一定边际感,而且稍微有些“羽化”“模糊”感,说明这套系统还是不太能hold住这款耳机,声场控制力稍微差点,不过低频却推得“有模有样”这点值得肯定。

虽然已经能「正常」表现出HE-R9该有的声音,但我依旧不满足现状。准备再换台式系统。

于是又试了试采用全分立三极管,并工作在甲类状态的原创OPA 3.1。截止到目前,终于把HIFIMAN R9全部实力发挥出来了,至于这款解码耳放一体机究竟为什么能把R9推到“天花板”,以及具体声音表现又如何?这里留个悬念,之后我会继续出下篇,并以视频形式进行分享。

以上体验就到这里。

当然我也总结了可能会被大家问到的一些问题:1、这个外壳容易划吗?用了一段时间,我感觉不太容易产生划痕,但如果出现划痕,还是很难看的。

2、佩戴热吗?我屋里是19度左右,长时间佩戴还行,不过我觉得耳罩还是有些厚,希望官方可以出一款薄一点的。

3、不同前端声音风格差距大吗?不大,主要还是低频和声场问题,推不动时候就是低频没量,声场发空发窄。

4、多少价位台式系统能「喂饱」?我试了试手头这套仅2K元的全想DS3/DH3,就可以推得不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