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4年07月04日 08:30 江苏经济报

近期举办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提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算力成为战略资源和科技竞争焦点。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企业近3万家,中国企业占15%。得益于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正在从大模型的进步中看到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

国产大模型呈现质的飞跃

6月25日,多个地区的OpenAI用户收到了一封来自官方的邮件。邮件显示:“您所使用的API流量来自OpenAI目前不支持的地区。我们将从7月9日开始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不在我们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的地区的API接口。”名噪一时的OpenAI试图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断供”。

OpenAI的“封杀令”并未引发恐慌,反而被国内相关企业视为“大礼”。北京智谱华章科技公司便正式推出“OpenAI API用户特别搬家计划”,向开发者提供OpenAI迁移培训及专属搬家顾问,并为开发者提供1.5亿Token。百度智能云千帆则推出“故乡的云·国产大模型普惠计划”,提供零成本SDK迁移工具和迁移专家服务,帮助国内API用户零成本切换大模型平台。腾讯云也发布大模型迁移企业用户专属福利,截至7月31日24点前,新迁移企业用户可免费获得腾讯混元大模型1亿Tokens。

国内企业的底气来自国产大模型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经历了2023年的“百模大战”,今年上半年国产大模型迎来了质的飞跃,头部大模型初创六强浮出水面(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面壁智能),与百度文心、阿里通义、讯飞星火、字节豆包、腾讯混元、华为盘古、昆仑万维天工AI等巨头大模型构成第一阵营“十三太保”。同时,国产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又迎来了一波爆发式更新。华为、快手、科大讯飞等企业纷纷发布新版本或新功能,不仅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多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还推出了更多创新应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大模型突飞猛进为AI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望推动我国成为全球AI产业的领跑者。华金证券分析师孙远峰指出,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

“AI+”席卷各行各业

仅需一台电脑即可轻松开播,动作表情神态可媲美真人,且24小时不间断运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后,无锡红星美凯龙实现了“007”工作制。商场相关负责人说:“数字人直播不仅能更生动直观地展示产品,还能实时和观众进行一些互动,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可以有效汇聚闲时流量,持续提升产品曝光率。”在泰州,反诈机器人助力公安机关提高电诈反制能力,协助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表示,国内AI快速发展,目前,在智能生产、医疗健康、金融科技、新消费等领域,AI赋能已取得显著成效且AI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率仍在不断提升。

上半年,京东重磅推出“春晓计划”,通过一系列AI工具为全品类商家免费提供入驻、图文制作、视频生成、客服、直播等服务,助力商家节省50%的运营成本,让商家开店更简单。据介绍,京东推出的“开店AI助手”,能够随时为商家解答开店问题,帮助商家0元快速入驻京东;在内容生成方面,京东通过AI工具“羚珑”“京点点”,免费帮商家生成图片、文案内容,帮助商家每年节省上万元商品图文和视频制作成本。

今年年初,荣耀手机发布了新一代全场景操作系统,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相关手机功能大幅提升,引发消费者热捧。“人工智能手机意味着使用大模型等技术来重构和赋能手机应用、操作系统、消费者体验和业务逻辑,充分利用终端厂商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更好地服务用户。”荣耀终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明说。“AI带动高性能计算芯片、存储等需求快速增长,使得半导体封装技术的重要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给芯片封测厂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半导体业内人士同样表示,AI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封装产业的复苏。

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尽管人工智能深入各行各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化才是最终目标,否则将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技术其实不难,难的是怎么推进商业化。”人工智能领域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AI商业化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

“Kimi智能助手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大模型里技术视野、研发水平和商业应用上相对靠前的AI品牌,但即便如此,前期Kimi也因访问量过大而崩溃,可见在算力硬件瓶颈与软件需求维护方面,Kimi与其他国产大模型一样均存在短板。”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认为,国产大模型品牌要实现商业化,既要有独立自研的系统和底层技术夯实基础,也要有足够灵活的商业模式支持研发运营。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AI商业化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懂AI又懂其他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供不应求,如若AI产品没有明显创新优势,想要实现商业化无异于天方夜谭,这都是AI企业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子阳认为,当前全球已经进入AI驱动的产业革命,但除了幻觉、安全和伦理等问题外,生成式AI发展还面临算力、能耗、数据集、标准化及商业应用等挑战。对于AI商业化进阶,中兴通讯的核心主张是开放解耦、以网强算、训推并举,将提供从算力、网络、能力、智力到应用的全栈全场景智算解决方案。

不过,从上半年我国AI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中银证券分析师杨思睿表示,回顾代表性的创新技术发展历程可知,后续成功开启新周期的技术一般在元年之后的1年至3年内就会呈现出较有说服力的商业结果。按以上思路看AI大模型2023年至2024年的阶段性数据,龙头企业用户数与营收增速、市场规模统计增速等指标都初步验证了大模型成功商业化的潜力。

樊 骏 整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