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防火防盗防超市,大商超生意还要不要做?

经销商:防火防盗防超市,大商超生意还要不要做?
2023年01月13日 18:00 新经销官方号

导语:生意要往前看,不能一成不变,经销商要去适应市场变化。

作者丨周群

防火防盗防超市

经销商加速逃离大商超

最近一段时间走访市场,拜访了不少经销商,看了一些区域核心门店。

在问到过去两年生意的情况时,经销商大多都反馈生意比较难做。一方面是厂家的压力,市场大环境不好,但是厂家要求的任务增长一直都在。

有经销商还抱怨,市场刚刚有起色,厂家就要求做市场深分扩大增长,不同意就切割市场,开发新经销商。

当然,厂家的压力大多数经销商其实还能接受,毕竟生意增长对自己也有好处,无非就是生意压力大一点,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市场。

更令经销商头疼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商超生意,看似生意盘子很大,但数据一拉出来,很多都是不挣钱的,甚至是亏损的状态,而且还要承担商超跑路的风险。

有经销商总结的特别形象,“防火防盗防超市”,不仅生意不好做,还得防着他们跑路。

与大商超合作,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在降低大商超在生意盘子的比例,甚至是直接放弃大商超生意。

为什么经销商

不愿意做大商超生意?

在十几年前,大商超凭借品类全、价格低、一站式购齐等优势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成为主流渠道之一,备受消费者喜爱。

彼时,对于经销商来说,大商超是“香饽饽”。只要搞定一家门店,就相当于搞定一年几十甚至上百万的销量,而且做起来也不用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但现在的大商超,已经成为过去式,从“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经销商加速逃离。

为什么出现出现这种现象?

从行业的视角来看,互联网和新零售的冲击,很大程度上影响线下大商超的生意。人流量的下滑,商超整体生意在下滑。

但销量的下滑,并不是经销商逃离大商超的核心原因,关键还是在于大商超把风险转移到经销商身上。一些商超收取费用越来越高,规则越来越离谱,经销商原本赚钱的生意慢慢开始赔钱。

1)延长账期,占用经销商资金

不少经销商反馈,现在很多区域性大商超基本上是全额代销,甚至有商超半年不给结账,找理由拖着。

表面上规定的是2个月账期,但实际算下来其实是4个月账期,比如1-2月的账单,实际上是在4月份对账。如果当月有特价活动,超市还要冲红,重新对账,相当于账期再延长。资金周转,一年都没有3次。

4个月的账期,按利息算相当于4个点利润就没了,加上前台毛利和后台返利,以及相应的税收,整体生意基本处于亏损的状态。

2)增加各种名目费用,降低经销商利润

超市销售额下滑,利润少了,就想办法通过各种费用增加利润。进店费、条码费、新品促销费、活动费、解码费、地推费各类费用数不胜数。

有些商超知道自身生意情况不好,所以在签陈列、活动的时候,采取直接签订年框合同。不管生意好不好,反正费用先提前交了。

越是做一线品牌的经销商,越是难以承受。一线品牌本身利润就比较低,市场价格透明,很多产品的加价率都不够超市的合同费用。

3)账款结算难,容易成坏账

即便有规定的账期,在结算时仍是各种麻烦。比如原来和采购谈好的费用方式,但是原有采购离职后,超市不认可,拖着不结算。经销商又不敢轻易打官司,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只能变成坏账。

举个例子,某经销商和超市打官司,法院判决胜诉,但超市还是重新上诉,不仅要花钱请律师,而且在此期间法院会把经销商的个人账户全封掉,连信用卡都用不了,经营都成了问题。

4)超市关停风险大

之前拜访过一位经销商,在做代理生意的同时,还做自营超市的生意。按照他的说法,现在开一个超市很简单,租个场地,然后简单装修,花个几十万就可以开张,所有的货都是由供应商提供,不用自己花钱,而且结算还有账期。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很多商超其实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开张一个月,收一波现金流,然后卷钱跑路。

在安徽某地级市调研时,经销商反馈在其所经营的区域今年就有几十家超市关停。最夸张的送完一次货,一个星期不到就关停跑路了。

对于经销商来说,新开的门店又不能不做,如果被竞争对手抢先,之后再想抢占市场份额就很难。但是遇到门店关停,又会损失严重。

所以商超生意现在面临的现状,有实力的经销商不想做,没实力的经销商又做不了,没有几百万的资金,垫付的费用都给不起。

大商超生意

到底还要不要做?

在交流过程中,很多经销商也在思考:面对商超生意下滑,利润越来越低的现状,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笔者综合过去和一些优秀大商交流的情况,做了一些总结,供参考。

第一种情况,大商超生意在经销商生意盘中占比不高。如果完全不赚钱,甚至是亏钱在做,可以考虑切掉,或者控制投入费比。

如果商超生意能有盈利,经销商可以继续做,但不作为主要发展的渠道。笔者看到有些大商的做法是,将大商超生意单独一个团队运作,维持基本生意盘子,将公司的核心精力放在更有销量和利润的渠道。

比如洛阳蓉城易购,原有的商贸团队继续负责大店业务,但是重心发展做中小门店的供应链上。这样既能稳住生意的基本盘,还能提高在渠道的话语权。

第二种情况,大商超生意是经销商生意的中间力量,占比很高,是主要销量和利润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面临的现状是不得不做。只是经销商在维持商超生意的同时,可以拓展一些新的方向。

整体市场的变化,是往渠道多元化、碎片化去发展,但消费者并没有减少,只是消费的渠道变了。比如经销商可以尝试做流通终端,B2B等,发展一些更有潜力的渠道。

当然,虽然商超目前整体环境不好,但市场上还是不乏有一些经销商做得还不错。他们在商超的打法,也值得学习一下。

第一,在门店上,要做好筛选,效益好的门店重点投入,效益不好的门店降低投入,维持基本分销覆盖即可。

所有的费用和销售动作,都以转化结果为标准。促销员如何安排?陈列怎么做?活动力度怎么设计?等等,都要以最终的销售和利润为导向,投入产品不高的及时止损。

第二,在品类上,完善在品类的产品丰富度,做到在品类占比的绝对优势,增加在商超的话语权。比如做纸品,当纸品的核心品牌都在你手上时,再和商超谈合同是占据优势的。

经销商在某一品类的话语权足够大,还可以和地方性商超和中小超市去谈包场。有了足够的货架和陈列位,再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加销量和利润。

第三,在运营上,不要局限于线下,可以尝试O2O,比如美团、饿了吗、京东到家等。在一些低线城市,我们其实看到了一些经销商做得不错,通过O2O实现30%以上的生意增量,

商超的客流,加上平台自带流量,本身就是一种互补。而且在一些促销节点,平台也会有相应的政策,配合经销商和超市的政策,能快速吸引一波消费者,扩大销量。

在O2O的操作上,有几个关键点强调一下。一是经销商不要把O2O当成厂家的事情,线上卖出去的也是经销商的销量。

消费者在平台购买,是要经销商去做引导的。比如在超市货架旁设置人员,专门教消费者怎么在线上下单,以及线上的优惠力度。

二是经销商要做好O2O的执行和宣传。其实很多厂家是非常重视O2O渠道的,也会有相应的政策给到,经销商一定要把政策传递到业务员和超市,全力去执行。

O2O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趋势,经销商要在这个过程中,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产生足够强的认知,在下单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自己代理的品牌。

写到最后:

从本质来说,无论零售业态怎么变化,市场总量是不会减少的,只不过是从过去的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

在存量市场,任何一个渠道的落寞,必然会有其他渠道替代。当商超生意下降已成趋势的时候,经销商就需要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发展方向,不要在一棵树上绑死。

对于经销商来说,生意要往前看,不能一成不变,要去适应市场变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