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高估了技术带来的短期改变,却低估了技术对于现实的长期影响。
前两天看见一个讨论全球化很有意思的观点,是什么促进了这些年的全球化叙事,是政治因素,比如冷战结束红利,还是经济因素,抑或制度?
最后结论是——集装箱模式。
这个结论属于乍一听特别离奇,但仔细挖掘确实极具说服力的。
在集装箱发明之前,不论是陆运还是海运的运输成本都非常高,因为装卸成本高。
比如邮寄一个桔子,听起来很简单对吧?
但在集装箱技术出现之前,这可就有讲究了。
首先,桔子是软性的,不能被压,所以桔子得放上面,但桔子又属于生鲜,不能风吹雨淋,所以又不能放最上面。同理,有的产品能被压但怕水,比如米粮,有的产品不怕水但怕被压,有的产品像玻璃,既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被压,但装卸的时候必须轻拿轻放。
各种产品八仙过海的特性,决定了物流装卸不仅仅是一件体力活,还需要很多精细化区分,直接导致了装卸成本的极具上升。之前有数据显示,过去物流行业,80%的成本,就是在装卸这一个环节。
但这还没完,这些不同产品散货运输,不仅拉高了装卸成本,也意味着装卸时间被大大增加了。码头工人需要根据散货差异来搬运,甚至装卸时还要考虑产品位置,哪个产品放底层舱,哪个产品放上面。这意味着,装卸时间会非常长。
这又连带引发了什么问题呢?
水果是有生鲜周期的,一个水果的保质期在10天,那就意味着他只可能被卖到10天以内能运到的地方。
假设装卸需要三天,那么简单计算一下就能发现,去程装卸三天,到了目的地卸货三天,加起来一共有六天是在装卸,你的行程只能控制在四天。
直白一点,荔枝保质期十天,来回装卸时间六天,那就意味着你不可能将岭南的荔枝卖到长安,因为四天时间不够你走完行程,除非你说我不装卸了,专门拍人送来,一骑红尘妃子笑。
所以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个典故,其实侧面反应了唐代的物流特点。
把岭南的荔枝弄到长安是可能的,但商业角度,商品运输有装卸流程,把这个时间算上,可能就无法实现了。
所以几千年前的商品辐射范围很小,很多商品只能在原产地周围买到。超出这个距离,物流运不过来。
这个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实现全球化贸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古代丝绸之路卖的是丝绸香料呢?
丝绸香料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轻,方便运输,且基本没有保质期概念,风干的香料运个一年半载没有问题,丝绸更直接,给你运十年都不过期。在那个车马都慢的年代,丝绸香料等产品恰好符合长距离运输贸易要求。
但集装箱模式改变了这一切,过去虽然也有商人用箱子运输货物,但没有进化到集装箱统一运输的模式,直到现代随着技术发展,集装箱模式终于出现。
集装箱模式看起来有不少缺陷,比如要使用集装箱运输,对货物数量有一定门槛,你卖十斤八斤苹果,肯定就用不了集装箱,或者必须找商贸公司拼箱,其次是体量,装卸集装箱的要么是火车,要么就必须是大船,你不可能开一条小轮船去装集装箱。
而大船,意味着极深的吃水线要求,这意味着普通的小河码头无法停靠,甚至水文条件一般的内陆河流都达不到要求,对于普通商户来说,原本零零散散的货物自己就能通过小码头小货车运输,现在却必须将货物凑齐集装箱或者拼箱才能发货,并且还要运到指定物流点,这毫无疑问是麻烦不少的。
但有一个因素让所有缺点都被遮盖了,它便宜。
美国当年的数据是,散货模式下,转运站分拣散成本是每吨85美分。
而如果把去一个地方的货都放在一个集装箱里,那么每吨的分拣成本就下降到了0.8美分。
这是天与地的差距。
同样的差距还体现在装卸效率上,集装箱模式下,工人们可以利用吊车非常快的装卸货物,不用考虑货物分配,也不用考虑哪个货物放上面哪个放下面,这又大大提升了效率。装卸时间从三天缩短到一天,意味着原本辐射范围只在本省的产品,可以横跨多省贩卖。一些保质期稍长的产品,甚至可以全球运输。
物流成本的降低,运输效率的提升,这才最终有了全球化贸易的基础。
是的,全球化贸易不是喊出来的,不是呼吁出来的,而是算盘上精打细算出来的,商业市场发现,物流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提高了,那么我可以将岭南的荔枝卖到长安,甚至卖到燕京去。自然就会有无数商人们趋之若鹜。
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同样的情况,现在又一次上演了。
2024年11月17日,国家邮政局通告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
而这个数据增量的一个重点,就来自西部,甚至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第1500亿单快递,就来自拼多多平台,是从甘肃天水到重庆的花牛苹果。
这个背后,水面下的变化,其实就在于物流模式升级。拼多多在 2022 年首创了西部中转集运的包邮模式,并在 2023 年率先于新疆推行免费包邮进村服务。
中转集运,某种意义上你就可以理解为,集装箱模式,将发往中西部的货物集中起来运输,这直接解决了过去许多商家头疼的中西部物流成本高问题。
对于西部用户来说,这个效果立竿见影,比如三方物流公司伊犁快递点的负责人王振就留意到,2024年双十一相比去年同期,站点的包裹数量增长了大约两倍,增量主要就来自拼多多。
这些订单中,大件商品如家电等占到了24%左右。“过去的包裹以服饰、日用品、玩具为主,近几个月,时令果蔬、智能家电明显多了起来。”
新疆邮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9月,新疆快递业务量完成3.12亿件,同比增长37.57%,已超去年全年业务量。其中,9月快递业务量完成4470.61万件,同比增长37.42%。
过去提到西部大开发,加强中西部电商和消费时,大家往往会从商品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许多人认为,西部有不少特产,如新疆的西瓜,西藏林芝的牦牛肉,青海的红枸杞,甘肃的软儿梨,这些特产能靠着出众的口感拉动消费,拉动大众购买。
这其实是有点理想化的,因为商业市场,第一因素永远是利润,新疆的西瓜哈密瓜再好吃,如果价格昂贵,市场大众未必就会买单。买单的少,意味着商家无法走量,意味着单件的利润要求又会高起来,平摊的物流成本也会更昂贵,一环套一环下,恶性循环,很多土特产可能就会卖出旅游景区价格。而过去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哪怕特产再好,溢价高一些,大众也还是不会买单。
最终的解决办法,一定是从产品,从市场本身出发,把价格打下来,大众才可能买单。
所以最终就是你们看到的,伴随着国家基建发展,拼多多今年9月又推出了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减免政策,进一步把中西部电商货品的物流价格打了下来。价格一下来,或者说只要包邮服务一普及,用户消费马上就起来了。
我认为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不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未来以西部为支点向中亚继续丝绸之路,打通中亚市场,都可以由此借鉴。
西部大开发一定不是靠口号呼吁出来的,一定是靠着基建发展,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变迁,从而在商业市场上站得住,精打细算创新出来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