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亏!蛇年被Deepseek上的第一课

血亏!蛇年被Deepseek上的第一课
2025年01月30日 23:26 乎西商业评论

向各位股东朋友们,拜年啦!

好几天没更新,其实我们并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另一个市场搏杀。

除夕夜咬着牙,在英伟达120刀的位置逆势买入,并同步买入了苹果.......

给大家复盘下当时我们的想法。

首先是综合了但是手头的信息,发现这并不是机构第一次以Deepseek之名做空英伟达了。

早在Deepseek R1发布后,某机构就公开发报告做空英伟达 → 股价暴跌获利 → 用利润购买华为昇腾训练 R2 → 发布更高效模型 → 引发了除夕夜英伟达的暴跌。

甚至这家机构直接改名为“ShortNVDA_forever.ai”,生怕外人不懂他们的幽默与野心。

更为巧合的是Deepseek母公司High flyer原本就是做空的量化基金。

毫无疑问,这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做空英伟达,并且他们成功了——赚了很多钱。

其次是,我们发现这场局布得早,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推3个月,我们会发现:

11月底,我们这边丢出橄榄枝;

12月,我们宣布英伟达“涉嫌反垄断”;

1月,黄仁勋亲赴上海;

然后,Deepseek老板上了XX联播,风头无两;

再然后,12月28日行动启动,英伟达被收割得体无完肤。

再再然后,我们看到了英伟达被爆锤的一幕,以及简中互联网上关于我们再次赶超,实现yaoyao领先的观点铺天盖地.......

这是不是太异常了?

我是指——顺利得异常。

当时我的判断是:

这就是Ai领域的“珍珠港事件”,华尔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们割了。

处于直觉的反应,我们咬着牙在英伟达120刀的位置,大量买入。

现在冷静下来,才发现:

我们或许被Deepseek上了一课。

原因无他,任何领域的发展都不太可能是一条陡峭的直线,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波澜。

如果Deepseek继续发酵,被证明是一条可实现的路径或许整个关于AI的投资逻辑得重新校准。

毕竟,Deepseek的存在就证明了:

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路径是存在分歧的。 

在我看来,Deepseek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以非常低成本、快速迭代的可能性。

要知道,之前由于科技硬件的封锁,我们很多的人工智能公司在芯片获取以及其他产业链的应用上都遇到了很多困难。

特别是像大模型、ASR(自动语音识别)这种类型,几家大厂投入了大量资金,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人员上,效果也只是一般般。

但即便如此,DeepSeek他们还是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赶上了这些大厂,并且通过不断迭代,推出了一个让美国同行都感到惊讶的模型,甚至能与美国同行抗衡的大模型。

假设Deepseek 还能再迭代 1-2 个版本,那么 2025 年就大概率能看到:

Ai大模型在PC、移动端落地。

道理不复杂,Deepseek是开源的,只要硬件成熟,完全可以部署在本地设备。

这意味着,届时Ai手机将会如苹果4s一般,成为划时代的产品,这必将带来消费电子的又一轮狂潮。

跟上的厂商将一飞冲天,而没跟上的厂商,将如当年的诺基亚、索尼、爱立信败走沙场.......

那么,这将是所有厂商都不能输的一局。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天不断有厂商跟Deepseek眉来眼去,比如:AMD。

那么,Deepseek会是这样的“里程碑”存在吗?

我希望如此。

毕竟,这会带来肉眼可见的机会。

事实上,只有氪金玩法的游戏,未免过于单调且无聊。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对英伟达的估值带来冲击。

道理同样不复杂,所有的成长股最怕的就是:

1.被推翻现有逻辑与产业链结构调整;

2.增速放缓,甚至需要重新投入研发与生产线。

这点我们并不陌生,在A股出现暴跌的大白马,往往并非业绩暴雷,而是增速放缓,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

比如:白酒里的茅五泸。

再比如:新能源、光伏与创新药..........

当然,Deepseek威力会有这么大吗?

我的行动给出了答复。

但我依然想说,我可能是错的,而且“学费”可能会非常昂贵。

对此,怎么说呢?

很多时候,职业投资人跟普通投资者没什么区别,一样会有:

贪、嗔、痴、妒、慢、疑。

但我们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错了会认,态度还很端正。

只要不伤到本金,我们再来就好了。

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我们在蛇年被上的第一课:

要辩证、尊重地看待市场的选择。

哪怕这种行为是非理性的,但也有一的定合理性。

具体到眼下的市场操作来看,如果英伟达不能在短期内修复,这意味着:

节后会产生新的知识付费。

大量的Ai应用端会起飞,参考前几天港股走得非常的阿里、百度、金山........

而Ai硬件端,比如:算力、铜缆......将会一跌到底。

反之,如果英伟达再次卷土重来,Open Ai短期内再发布新模型,则意味着Deepseek被证伪。

那么,尘归尘,土归土,我们这次算是侥幸做对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接下来都需要做好两手准备,等待纠偏修复带来的不对称机会。

另外,Deepseek给我的另一点启示在于:

永远不要走,他们“规定”你走的那一条路。

因为,墨守陈规意味着按着他们的规则玩,我们累成骡子,都跑不出成绩,能混个温饱都不错。

DeepSeek就是这么干的。

他们没有遵循现有的大厂路径,而是通过低成本竞争、快速迭代来取得优势。

他们也选择不依赖英伟达的硬件,也不依赖美国大厂设计的路径。

相反,它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先让几乎所有人都能使用,然后不断改进。

这个模式非常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既有的路径走呢?

我很敬佩DeepSeek这种不按剧本来演的超能力。

那么,他们做出夜袭英伟达的天才举动,意外吗?

有主意、有办法、敢想、敢做、敢拼。

在最佳的时间段,主动发现并把握己方的优势,敢于剑走偏锋,通过大胆的选择,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这或许就是投资天才的魅力。

Respect!!!

又到月末,管理收“稿费”。

觉得,老谢文章还有点价值,那么就资瓷几块钱的呗。

我投桃报李,会给你一个惊喜!

本文提到的详细数据、一线资讯,持仓交易日志均同步更新到我们的圈子:“乎西百万"。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