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
个人信息包括:如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通信通讯联系方式、通信记录和内容、账号密码、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通过,并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填补了数字社会重要的法律板块,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中心的“三大法律体系”。
02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风险一:消费者受到营销骚扰。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打包售卖给第三方后,会接收到各种垃圾短信、营销电话和营销邮件,对消费者日常生活进行困扰。
风险二:造成消费者金融损失。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个人敏感信息来盗取客户账户资金,或盗刷信用卡进行大额消费和透支。消费者可能被冒名顶替办理贷款、信贷产品、信用卡等,甚至进一步损害消费者个人信用记录,引发后续的逾期、催收等环节,导致个人信贷能力和信用评级降低,影响消费者未来财务状况。
风险三:造成消费者名誉损失。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冒用消费者信息,开展违法活动,对消费者身边亲友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钓鱼和电信诈骗。
平安人寿梧州中心支公司提醒您:安人寿梧州中心支公司
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金融消费者要注意不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身份证号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要将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转借他人使用,提供复印件时要注明用途以防他人挪用;在使用第三方软件或办理业务时,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合同条款,审慎填写个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过度收集或非法使用。
二、要提高警惕意识。日常生活中不打开不明短信链接、邮件,遇到中奖、抽奖等字样时加强警惕;不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连接不明wifi热点;不登录不正规网站;在处理个人快递单、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涂抹掉个人信息或集中进行销毁。
三、遭遇信息泄露时要学会正确维权。如消费者发现个人信息泄露,请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保护协会、行业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