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之城

有人说,21世纪是“光的世纪”。

光纤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激光雷达用于辅助驾驶,激光飞秒手术用以治疗近视……从光通信到光传感,从显示器到数据通信,从智能终端到超级计算,光子技术全方位赋能和推动产业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争之域。

聚焦光子产业这一未来产业,西安率先布局,向“光”而行、聚“光”成势、强“光”赋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子产业集群,抢占发展先机和未来竞争制高点。

这束“光”,映照出西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行之路,也让城市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滚滚而来,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透视出一座城市的发展抉择。

作为全市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光子产业这束“光”,对西安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有机材料——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发光层Red Prime材料,被工信部认定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一条生产线——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全国首条大尺寸硅基Micro-LED微显示屏产线贯通,掌握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个生产基地——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光电通讯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基地,弥补我国高速率光芯片短板;

一项重大设施——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通过可研评审,建成后有望填补国内阿秒激光设施空白;

……

绿光闪烁间,一台台高速运转的设备正利用超高速飞秒激光进行精细加工,在半个手掌大小、厚度仅有0.1毫米的金属材料上,切割出超过3万个缝隙,每个缝隙的宽度仅为头发丝的1/10。这样的景象,在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是日常。

成立于2015年的中科微精,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三轴至七轴超快激光高端制造装备,攻克了这一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助力国产大飞机、“夸父一号”等“大国重器”,“雕刻”出一条创新发展的生动曲线。

以“光”聚能,这样的例子,在西安比比皆是。一束光,催生出万千创新因子,交织成新质生产力的光幕。

机器人3D视觉系统搭配焊接机器人精准作业

发力光子产业新赛道,西安科研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整,先发优势突出。

2021年6月,陕西在国内率先实施“追光计划”,以西安为主要承载地,加快构建光子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并以“一机制+一中心+一平台+一基金+一聚集地+一大会”的“六个一”重点举措推动光子产业集群快速壮大。

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追光计划”正式升级为“跃迁行动”,将形成百亿级光子产业基金群,打造“曲率引擎”光子聚集区,迈入光子“2.0”时代。

今年3月24日,《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出台,围绕光子技术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构建“一核两翼”,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光子产业创新集群跨区域空间布局。

不久前,陕西启动建设首批6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赫然在列。

其中,以西安为核心,主要包括“一园三区”,即西安科学园、光子芯片聚集区、光子制造聚集区、光子传感聚集区。聚集区围绕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能量光子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光子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到2026年,光子企业总数突破200家,落地一批光子产业项目,光子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追“光”的人,本身成了光。追“光”的企业,成了光源。星星之火,聚合成了城市发展的“光”。

于微观处看成果,西安支持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攻克了20余项光子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培育了炬光科技、莱特光电、源杰半导体3家上市企业,引育了光子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100余位,初步形成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等产业集群。

于宏观处看势头,2023年全市光子产业链总规模约200亿元,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27.26亿元,较2021年增长超过50%。不断攀升的数字,见证着西安光子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工作人员使用一体式3D扫描仪MIRACO扫描人体

有人比喻说,光子产业像冰山。海平面以上,各种高精尖产品受人瞩目;海平面以下,是海量的研发支持和平台支撑。

从产业链上游的光子材料研发,中游的芯片、器件、模组制造,到下游的设备、产业应用,众多科技企业成长、集聚起来,更多园区和创新平台搭建起来,才能隆起一座产业集群、构成一个产业生态,让乘数效应充分释放。

目前,西安光子技术企业达到28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6家,储备上市企业10余家。“聚木成林”的背后,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

超百人的完整工艺技术团队、100余台(套)先进化合物芯片关键设备和8000平方米的千级、万级、十万级洁净厂房……2023年3月,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启动运营,为光子产业各类创新主体打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化批量供货的完整链条,成为西安聚力打造创新平台、搭建“两链”融合桥梁的缩影。

扎根沃土,要素集聚,拔节生长。

在西安,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开放式协同科创生态,有效释放了创新势能。

成立光子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一个方案、两张图谱、N张清单”产业链提升工作体系;产业基金规模日益壮大,总规模37.5亿元,累计投资孵化光子企业近100家;建成光子芯片、光子制造两个专业园区,正在建设光子传感聚集区,产业专业聚集度达90%以上。

光合作用始于单个光子。光子企业在西安这片土壤中吸收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共营拔节生长式的产业场景,共享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工作人员通过触屏操作一体式3D扫描仪MIRACO

“创新”与“聚集”是西安光子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从追光、循光到聚光,西安如何让光子产业在城市发展版图中持续“发光”,点亮“高光时刻”?

加快布局建设战略性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以“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为契机,探索光子产业综合性实验室,聚焦光子材料与芯片、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传感三大产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和整体提升,抢占未来光子技术发展制高点。

构建多维度应用场景。建立产业链企业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创造市场需求、促进供需对接、拓展应用场景,精准服务“存量”、招引“增量”,让光子技术更好赋能产业升级,与其他产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持续优化升级全链条生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完善壮大基金规模,深化“校招企用”“柔性引才”等人才引育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与“光”同行,万物生长。

唯有聚光成炬、久久为功,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协同,才能汇聚成西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之“光”。

我们以独特的视角注视城和人的点滴变化,解读政务信息、紧贴民生关切,分享想法和见解,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美好图景,期待与您共享、共情、共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