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日前发布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凭借其开源的性质、大幅下降的售价和训练成本获得了广泛关注,顺势戳破AI赛道资本狂欢大泡沫。
此前全球AI也许会是一个金矿,但挖矿者都没有明确的赚钱路线,卖铲子的英伟达却快要成为最有钱的人,至于AI行业未来能不能赚到钱,没多少人关心。
DeepSeek诞生后,大家对AI应用充满了信心,对英伟达的担忧转向缩放定律是否还有效。
有人说缩放定律天花板可能降低了,但边缘计算和端侧算力会补上这些需求,自动驾驶车,AI机器人,小厂蒸馏自己的AI,大概率还是用英伟达的显卡。
正如英伟达自己所说,就算友商的显卡免费送,买英伟达的卡仍有总体成本的优势。
然而作为一款开源模型,R1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能够比肩OpenAI o1模型正式版,并采用MIT许可协议,支持免费商用、任意修改和衍生开发等,预训练费用只有区区557.6万美元,进而动摇英伟达的商业根基。
R1的横空出世,导致英伟达近期股价近期大跌20%,股价从最高153美元,下跌到120美元左右,且短期内看不到止损点,股价陷入阴跌状态,市场对英伟达前景也是普遍不明朗。
游戏芯片诞生了英伟达,量化交易诞生了DeepSeek,二者曾经都因为饱受争议,差点被禁止,如今大放异彩,或许这就是科技的双刃剑魅力。
然而DeepSeek死活不承认是自己干的,只认为英伟达近期股价波动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己并非主要原因,对英伟达股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近期下跌主要反映市场对估值泡沫、地缘政治风险和行业竞争的理性调整。投资者应聚焦英伟达自身业绩增速、AI需求韧性及竞争护城河,而非过度解读单一外部事件。
众所周知,DeepSeek打破了英伟达对AI芯片的垄断,失去垄断地位的英伟达失去了AI行业地位和头上的光环,这算是英伟达股价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当年360杀毒软件宣布免费,整个杀软付费商业模式很快崩塌了。
可能区别在于此次免费软件需要显卡等硬件加持,但是显卡需求骤降至原来的30分之一,曾经的万卡集群,现在只需要300张卡,这让英伟达的市值咋维持,股价咋涨回来?
英伟达是美国芯片股的龙头,打掉了英伟达,如同打断美国芯片股泡沫的半条腿。
事实上,DeepSeek开源并公布方法论文后,理论上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其开源成果,使得成本最高的预训练(需要高端GPU的部分)不再重要,后面的人只要用他的模型进行优化(运行)就行了,而优化(运行)并不需要高端芯片。
如果一种技术可以被轻易复制,那么即使投入数千亿美元它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Deepseek开源,大幅降低了AI顶级大模型的入局门槛,原来各行各业的IT部门没能力搞出自己定制、用独家数据精调的AI大模型,只能高价依赖巨头提供接口服务,现在靠开源的Deepseek大模型,可以减小对AI巨头的依赖,大幅削弱美国科技巨头的护城河和AI商业变现能力。
其实利空英伟达的也不仅仅是Deepseek,而是更多AI技术的出现。
很多人一直在纠结Deepseek的出现会不会影响未来算力基础设施的总投资?认为Deepseek会促进未来算力基础设施总投资,或者未来算力基础设施总投资仍然会显著增长,就认为Deepseek对英伟达不是利空。
然而利空因素一是时间缩短:比如原来英伟达能享受高技术壁垒超高市场份额的时间是3年,这3年里别的厂商很难进入,但由于技术进步,解决算力的途径又多了,英伟达享受高技术壁垒的时间缩短了。
利空因素二是市场份额逐渐降低:算力基础设施总体是增长的,但是英伟达市场份额是下降的,导致虽然英伟达GPU每年销售总量仍然是增长的,但预测的销售增长率较以前降低了。
DeepSeek给了中国AI产业链发展提供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需受到英伟达的制约,但如果中国本土计算卡不能追求英伟达,DeepSeek获取的优势终究会被追平。
英伟达近期股价短期波动,中期阴跌,长期看AI下一步的发展是否仍然依赖高端显卡,毕竟DeepSeek在这一阶段是证明显卡并非绝对关键要素,但难以确定AI下一阶段的发展如何,而与此同时如果国产显卡产业链能快速崛起,将会是大绝杀。
未来英伟达未来仍会活的不错,毕竟AI市场需求有增无减,但从估值角度,增长斜率被压低不少,躺着赚大钱的美好时光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英伟达后续很难再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如果想要保有市场,势必要降价,进而降低利润率,所以英伟达长期应当学会向下找到新的股价平衡点。
英伟达目前股价只跟相信美股还会涨的人数有关,跟英伟达的产品可能没有多大关系了,因为平替对手很快要多出华为、壁仞、摩尔线程等一大波的高性价比中国厂商,不仅能用,还便宜一大截。
或许英伟达股价还能涨回来,但AI下游的公司应该涨的更多,以后美股市值不可能是英伟达一家吃独食,正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