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日前公布网络“大V”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此外其实控企业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为此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
真心可怜为他打赏的那些粉丝!
公告内容不多,但细细分析,信息量极大。
一个人越显摆什么,越缺什么。
司马南动不动就是家国情怀,时不时还引用伟人名言,结果呢?
不少人认为此事完全在情理之中。金钱的魔力太大,普通打工人做牛做马一个月挣几千块钱,大V们动动嘴皮子就能挣下几百上千万,还要偷税漏税。
正可谓:嘴上主义、心里生意、外表演技。
个人所得税400多万,这是个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司马南在爱国赛道上,至少能赚了上千万。
司马南树立了一个榜样,天天喊着正能量,然后让别人给他打赏点赞。
最后,他收获了真正的能量——偷税漏税数额高达几百万的能量。
这无非就是再一次证明,爱国流量这碗饭不仅好吃,还很香,即便哪一天会砸锅里,也算出大名了。
众所周知,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而司马南口口声声说自己爱这片土地,却连依法纳税都做不到,还跑美国买房。
节目效果拉满?不,拉爆了。
司马南这二十几年一通折腾,就好像红楼梦那句话,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司马南倒了,网络上还有无数个司马南,这些人本质上和司马南是一丘之貉,只不过目前来看,留给这些人赚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未来,如果他们要想持续吃这碗饭,要么改变话术,要么改变立场。
原来我以为,贵圈再乱,总还有人守住底线。
现在才知道,凡是涉及贵圈的人,只要做到一定高度,没有干净的。
根据公开信息,司马南社交媒体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24年11月5日,后其全网账号(包括头条、微博等)均未发布新内容,可见大概率是被全网禁言了。
有人做古风一篇,盖棺定论他的传奇一生:
司马南者,生于燕赵之间,以"打假斗士"之名,行世事纷纭之实。观其生平,似河朔之奇士,如江湖之游侠,然其行藏之间,隐有税法之瑕,终成后世之议。余闻《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斯言殆可为南之谶也。
年未弱冠,即挟《科学与人》之论,遍历九州,指摘伪气功之妄。其言犀利,如剑出鞘,一时名动天下。然好景不常,洎乎新世纪,南之兴致,在于财经领域。或曰其以"知识付费"为名,行敛财之实,年入数亿而报税不足千万,税官之案牍,隐有疑云。
南乃创立"司马南频道",以视频言之,以直播行之。其名下企业,资产腾挪于阴阳之间,或隐匿收入于海外,或虚报成本于账簿。有司查之,发现其某年代言费千万,而纳税记录寥寥。此等行径,与古之商贾藏金于山、匿银于海者何异?
南周游列国,所至之处,多与资本巨擘把酒言欢。或传其以"合理避税"为说辞,教唆企业家钻税法之隙。有诗云"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南之交友,岂非如是?税官闻之,乃加意稽查,南之税案,遂成悬牍。
南年届耳顺,犹不知止。某年突遭税务部门彻查,其企业账目,竟有千万之差额。南乃发文自辩,言称"税法复杂,难免疏漏",然舆论汹汹,终成公案。史官论之,以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南之失,岂非税法之失乎?
或曰:司马南者,一世之雄也。其始也,以科学之名,破愚昧之暗;其终也,陷税法之网,成后世之讥。或曰"税法如网,疏可走马",然网之疏密,岂可因人而异?南之行事,实为税法之鉴,亦为世人之戒。呜呼!以千秋之史笔,书一时之荒唐,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