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元宝的大模型超车,是开年以来业内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元宝从百模大战小透明,一度跃升至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第一。更让人欣慰的是,自微信搜一搜开启DeepSeek-R1灰度测试以来,腾讯全产品生态在对待新质生产力上的整齐划一和高效执行力,丝滑的一塌糊涂。
那个能打硬仗,又善出奇招,敢于在关键时刻梭哈的鹅厂又回来了。
01
DeepSeek红利,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互联网产品圈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能够跟随热点吃上红利的,往往都是“小厂”。比如更早一点的大模型网红Kimi,在大厂们还在讲多模态故事时剑走偏锋,凭借长文本处理能力迅速出圈。
这其实是一种赌性的表现,但并非贬义词。就连高端制造业巨头宁德时代,早期也是赌赢了三元锂电的技术路径,才有一飞冲天的第一桶金。但“赌”恰恰是大厂们所忌讳的。他们的目标都是成为六边形战士,不太能允许产品过于偏科,以免在新的技术浪潮中掉队。
再加上,大厂的产品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以至于,在拥抱新鲜事物时,难免会被内部复杂的流程和决策链条所制约,甚至被戏谑称为“大厂病”。正是这些难以处理的底层问题,才更凸显出腾讯元宝作为这届大模型MVP的含金量。
一种吃瓜视角认为,元宝的出圈,要归功于腾讯自家的混元大模型之前表现不尽如人意,所以才在DeepSeek上借坡下驴,结果意外的爆了。
这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对大厂来说,产品层面的蹭热点是非常危险的营销动作。一旦用户发现产品体验与预期落差太大,就会加速逃离,甚至引发舆论危机。
结合腾讯财报最新数据来看,元宝日活跃用户在2-3月增长超20倍,目前是中国 DAU 排名第三的 AI 原生移动应用。换句话说,这不是一场没有准备的仗,DeepSeek的角色也并非“大腿”,而更像是一阵情理之中,但意料之外的东风。
客观来说,外界会有这样的错判非常正常。因为从技术厂牌角度看,腾讯混元大模型过去一年的宣发肯定是太保守了。尤其是在隔壁豆包、文心、通义千问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混元和元宝的存在感是在太弱了。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混元的“隐身”是一种主动选择?
在更早的时候,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就在专访中为腾讯的大模型思考定了调——比起孵化新产品,腾讯更倾向于让已有业务先拥抱AI,先让客户用起来。他的原话是,“未来五年或者十年后,我最为看重的,可能还不是我们的整体规模能到多大,而是会把每个产品的细分赛道都拆出来,看看是不是在每个赛道做到最好。”
这也是腾讯混元大模型过去主要在做的事情,不着急打响招牌做心智破圈,而是化整为零沉淀到各个业务场景当中。
比如在学生、投资者、律师、医生、会计圈里,腾讯有一个叫做ima工作台的AI助手就吃得很开。它能导入公开文章链接或文档自建专属知识库,同时支持智能搜索、AI写作等,让很多专业、学术场景提速不少。
还有春节以来腾讯云、腾讯文档、QQ浏览器、腾讯地图、QQ音乐、腾讯理财通、搜狗浏览器等一系列产品,其实都在低调探索与自研大模型的耦合。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已经有700多个内部业务接入混元。
只不过,腾讯宣传口径上都没有过多强调这些业务与混元大模型的从属关系。这才出现了混元、元宝的PR失声,但在场景中“真香”的反差。但前期积累的练兵经验和试错是一笔无形资产,这才大幅度降低了接入DeepSeek的决策成本,取得先发优势。
腾讯一直是一家重视数据、量化的公司,无论是在上一轮百模大战中表现出的战略定力,还是接入DeepSeek时集团上下的战略果断,背后都有清晰的思考。这才促成了这场,堪比当年红包大战“偷袭珍珠港”的大模型超车。
02AI战略提速,从幕后转向台前在最新财报中,腾讯的很多迹象表明出对AI战略的高度重视。
先来看市场关注的资本开始数据,2022、2023两年腾讯降本提效,资本开支降低到180亿元、239亿元。然而2024年开始,腾讯资本开支重新开闸防水,Q1就恢复到143.59亿元,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91%,Q2、Q3资本开始同比增长也分别达到121%、113%。Q4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86%至365.8亿元,其全年资本开支767.6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收的11.6%。
而这轮钞能力不为别的,正是在积极推动AI战略。
也有投资者认为,腾讯与阿里不同,其AI更多是应用层面的投入,过高的基础设施算力投入会在短期内因为折旧减值等会计处理影响短期业绩。
腾讯高管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回应表示,DeepSeek 问世之后现有的GPU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生产效率,更加有效的去进行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而腾讯增加的算力一部分用于支持广告、游戏以及其他的业务提效,一部分跟云业务相关,后者直接产生回报。
AI提效已经表现在腾讯的业绩上。除了海量业务单元的“投喂”以外,腾讯“现金牛”业务之一——营销服务板块,是其AI战略最好的练兵场。2020年腾讯就开始重塑以大模型为基础的广告技术平台,2023年加强大语言模型能力,AI广告创意平台妙思和广告3.0系统实现了AI内容生成和广告定向的突破,显著提升投放效果与用户匹配精准度。这相当于让自己最严苛的客户,参与到AI调优当中。
就连腾讯的“大动脉”微信,也为AI战略大开绿灯。今年2月上线的微信AI搜索,用户的海量问题搜索,90%由腾讯自有模型来参与交互。年初以来吸睛无数的微信小店,“低调巨人”视频号,也都得到了AI加持。在内容生成、客户服务等方面,开展了AI创新,尝试让微信在用户心智中的功能权重进一步提升。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达到13.85亿。财报还显示,腾讯会议收入同比增长超40%,其中腾讯会议AI相关功能的1500万月活显然功不可没。腾讯文档月活超2亿、企业微信收入同比翻倍、搜一搜广告收入翻倍等亮眼表现......桩桩件件,都佐证了AI战略的方向正确性和内涵价值。
在自研能力方面,经过业务层面的探索后,腾讯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和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已经接连推出,覆盖文本、图像、视频和3D生成等的多模态战略,也丝毫没有动摇。相信在与DeepSeek协同后,版本迭代和功能创新将会更加频繁。
当然,这些蛛丝马迹无论再多,都不如“搞个大新闻”引人注目。腾讯元宝这次的大手笔营销,就是一例。内部的AI场景整合,叠加DeepSeek引爆的全民AI浪潮,让腾讯元宝迎来了自己的“微信红包时刻”。
接入DeepSeek后,抽象的资本投入,才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出现在台前。作为新晋的大模型顶流,腾讯元宝甚至下乡走到田间地头,其出圈增加了团队的对外分享积极性。
AppGrowing数据显示,2025年2月18日开始,腾讯元宝的广告投放突然爆量,从原本的低位投放一跃超过豆包和Kimi的总和。一时间,从微信服务栏目、腾讯全产品矩阵,到B站知名UP主,全网头部应用,都随处可见腾讯元宝的推广信息。就连海外营销渠道,腾讯元宝也开始霸屏。
腾讯AI战略从幕后转向台前的时点,遇见DeepSeek的科技之光故事。这个恰到好处的加速BUFF落到腾出头上,既有偶然,又有必然。
03
找搭子,开新篇,布局下一代超级入口
DeepSeek之父梁文锋曾说,在颠覆性的技术面前,闭源形成的护城河是短暂的。中国AI发展不能只有第二手消息,需要有人站到技术的前沿。
同理,互联网上看似稳如泰山的超级入口,其护城河也没有想象中强大。每隔十来年,互联网上的超级入口就会迎来一次换代,手握“入口”的大佬们也会产生对应的入口焦虑。要么鼓励内部颠覆性创业,要么就对有潜力的新产品和技术团队开启“买买买”模式。
以前有句话叫做“中国互联网看美国”,但当下的中国互联网生态,已经从追随者逐渐向引领者切换。也就意味着,再没有什么产品可以通过效仿,来提高成功率。于是,大厂们迫切希望通过眼下的大模型之争,在技术角力中找到下一代超级入口的灵感。
而DeepSeek,显然就是腾讯布局下一代超级入口的“技术搭子”。梁文锋曾在采访中表示,团队的目标是专注研究和探索,而不是做具体的应用。但研究和探索,终究不能是“空中楼阁”,还是需要和具体业务和产品发生联系,在真实应用中碰撞出灵感。
腾讯的产品理念和全生态覆盖优势,刚好能与DeepSeek的定位起到互补。再加上腾讯是大厂当中少有的,对开放包容有深刻理解的一极,对双方加深合作有着天然优势。
长期以来,坊间就有“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一说。而腾讯的产品理念,可以在张小龙的很多发言中得到概括:极简的产品、极致的功能,以及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丝艺术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的开放性,亦如当年大名鼎鼎的“微信九宫格”,那里为无数超级产品提供过加速服务,并长期保持着互利共赢的关系。
ChatGPT也好,DeepSeek也罢,都只是AGI路上的一个节点。 冯·诺依曼架构的算存分离法则,到目前为止还是难以撼动的柏林墙。但只有敢于在中场以身入局,才可能有机会亲手参与终局的建设。
所以很难说,下一代超级入口会不会在这里,由DeepSeek与元宝共同孕育而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